发布时间:2018-03-29 10:37 | 来源:南方日报 2018-03-26 第A12版 | 查看:741次
日常步行通过手机APP“捐赠步数”,就能为公益项目爱心筹款;虚拟庄园里“养鸡”,捐赠“鸡蛋”也能献爱心;用“绿色能量”每养大一棵虚拟树,企业就在线下种下一棵真树……互联网时代,公益“新玩法”层出不穷。互联网公益迄今发展成果如何?随着网民参与度越来越高,“指尖公益”今后将走向何方?
■解读
中山大学副教授、广州社会创新中心理事长周如南:
“指尖公益”渐入规范发展期
2014年,为ALS(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进行筹款的“冰桶挑战”传至中国互联网圈;2015年,全民公益活动“99公益日”掀起了“指尖公益”的热潮,通过多地、多点、多项目的连接,互联网公益使传统的慈善捐赠方式去中心化,各种公益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方式,并通过社交熟人网络,将公益慈善行为的影响力成倍放大。
随后几年间,更多的交互新玩法让“指尖公益”变得更有趣,参与方式也更加多元,其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公益场景化正在流行。
在互联网“赋能”下,网民参与公益不再局限于捐钱,还可以捐步数、捐衣服、捐声音以及捐技能,“运动+公益”“艺术+公益”“时尚+公益”“游戏+公益”逐渐构建起更多元的公益生态。
随着“全民直播”正在成为趋势,公益也搭上“顺风车”,形成了“直播+公益”这种全新的、更具影响力的公益方式。“与传统劝募公益活动相比,‘明星+直播+公益’的影响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公众关注之高、参与人群之众,使其成为互联网公益中的‘一股清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广州社会创新中心理事长周如南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直播+公益’的模式优势在于更直接、更透明、互动性更强。在直播中,公众可以更直接地与主播沟通,主播可以全面、直观地将所支持的公益项目传递给公众,包括帮扶形式、受助群体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互联网公益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痛点。”周如南说。
透明度相对较高的“直播+公益”形式,也难逃“假公益”质疑。2016年,一则“揭秘大凉山公益作假”的视频在各大直播平台流传,视频显示,主播在直播镜头前以“做公益”的名义发放给村民的百元大钞,直播结束后还要收回,被曝光的主播事后承认,“发钱”是为了增加粉丝数和观看量,让粉丝多“刷礼物”。直播的形式反而成为了“骗捐”的外衣。
“互联网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化运作和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其在给社会公益事业带来优势与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风险与问题。”周如南指出,在方兴未艾的网络募捐中,诸如受助人信息造假、善款使用不透明、诈捐骗捐等问题影响着这一互联网公益模式的健康发展。网络募捐甚至可能成为不法分子借公众善意敛财的工具,互联网公益需要有法可依,依法而行。
针对互联网公益的管理和监督,2016年出台的《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该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同时,《慈善法》授权民政部对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互联网公益平台进行公开的资质评选。2016年8月,民政部公示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
“更多慈善组织将可以通过努力争取资质,平等地参与竞争。”周如南表示,在《慈善法》出台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公益逐渐进入规范发展期,但由于配套法规落地执行待完善以及监管制度的不成熟,互联网公益的自主性、低门槛和规模化意味着其本身仍然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
南方日报记者彭颖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