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29 10:29 | 来源:南方日报 2018-03-27 第ZC03版 | 查看:6656次
随时掌握嫌犯精神状态,建立彼此信任关系
管教民警罗勇每天都与至少10个在押人员谈话,了解在押人员的情况。 受访者供图
“怎么样?适应吗?被子够不够暖?”
“还好,被子够暖了。”
“那就好,有需要的地方都可以跟我说。”
……
34岁的罗勇是珠海市第二看守所(以下简称“二看”)管教三中队的一名管教民警,负责53、54号监室的管教工作已经两年。类似以上的对话,他几乎每天都要重复数十遍,目的是让在押人员知道,他们是被尊重与关爱的。
两年来,进出二看大门的在押人员成百上千。于别人,这不过是记录在案的一个数字,但对罗勇来说,却有不同的意义。等待判刑人员的焦虑,无罪释放人员的喜悦,死刑犯的绝望与留恋,罗勇与其他管教民警一样,一一见证。在高墙之下管教这样一群人,考验管教民警的不仅是耐心,还有解决问题的智慧。
采写:何丽苑
与在押人员“斗智斗勇”
“集合,下面开始报数!”每天早上8时30分,管教民警便会准时来到所负责的监室开始点名。他们首先要检查人数,观察每名在押人员的精神状态;随后对在押人员进行集体教育;之后便是在押人员自主学习、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时间。
事实上,每天8时30分之前管教民警就开始工作。为了掌握在押人员状态,他们早上必须提前到位,向监控室的值班人员了解监室前一天晚上的情况。
看守所的任务,是依据国家法律对被羁押的人员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并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保障侦查等。不同的案子,在押人员被关押在看守所的时间也不同,最快的3天便可能被移送,也有三五年还在等待审判的最终结果。
对管教民警而言,要顺利开展管教工作,与在押人员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至关重要。
今年40岁的管教民警王贺,比罗勇更早来到二看,八年前就开始与在押人员打交道。在他看来,面对背景复杂的在押人员,要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主动配合管教工作,时常要上演“斗智斗勇”的较量。
王贺的思绪回到了三年前。2015年底,斗门男子黄某因故意杀害自己的妻子被捕,于2016年初送进了王贺所负责的监室。
“黄某很狡猾,也很自私。”据王贺观察,黄某进入监室的第一周,对外界完全设防,根本无法与他交流。另外,黄某对监室条例的不服从,也影响着监室其他在押人员的生活。王贺知道,必须得想办法尽快“突围”。
一方面,王贺在生活上尽量给予黄某照顾,帮助黄某尽快适应监室生活;另一方面,王贺找来同一监室里黄某的几名老乡,为黄某做“思想教育”工作,老乡还负责随时把黄某的状况告知自己。
第二步,王贺开始频繁地找黄某聊天。
“聊案件往往是‘破冰’的第一步。”王贺说,聊天也有技巧,刚开始只能从案件的侦查进度谈起,比如目前情况如何?一旦起诉成功,审判结果会如何?这些问题是在押人员最为关心的。随后,可以尝试聊家庭,引起共鸣。最后便是可以探讨人生道理,以真诚的劝导换取对方的信任。
几周的谈话与相处,黄某终于被王贺的诚意所打动,不再抵触管教安排。对王贺绝对信任的黄某,甚至还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
王贺笑称,这是一个“软硬兼施”的过程,该批评的时候要严厉,要让在押人员知道自己被看管的身份;该表现人情味的时候,要真诚,“但再如何‘斗智斗勇’,不过是希望看到,在押人员能勇敢地承认、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
与死刑犯的“生死对话”
相比沟通工作的“智与勇”,面对死刑犯的“情与理”往往更让管教民警印象深刻。
“一审的结果并不代表最后的结果,还不如好好利用这个时间,给儿子做个榜样。”罗勇的劝导,让一审被判处死刑的李某从绝望的恍惚中走出。
李某是罗勇两年来遇到过的唯一死刑犯,也是他印象最深的一名在押人员。“死刑犯或仗着自己是临刑人员而藐视监室规矩,或是表现极度绝望,无论哪一种都影响着监室的秩序,我们必须花更多的心思。”罗勇说。
李某的案件当年轰动一时。案发于2015年底,45岁的自由职业者李某本有三个可爱的子女,一个美好的家庭,但贪婪的他却走上贩毒的歧途,涉案毒品多达10公斤,被依法逮捕。
2016年春天,李某被移送二看。从抗拒与人沟通,到接受被管教的事实,服从监室的安排,罗勇与王贺一样,不知花了多少个日夜与李某进行诚挚交谈。然而,得知自己被判处死刑,李某又重新回到封闭的状态,拒绝与任何人沟通。
“我只好抓住一切时机,与他解释,一审的结果并不代表最终结果,如果不想死,必须要自己争取。”罗勇说。
为了鼓励李某积极面对二审,罗勇特意给他买了法律书籍,时常为他解释法律条例,还支持李某给家人写信,隔三差五地帮忙联系寄信。
如今,李某的案件还在等待二审。罗勇坦言,无论结果如何,他最想让李某知道的是,人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必须敢于面对,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也应该努力争取生的可能。
李某的事例,让罗勇对自己管教民警的身份有了新的认识。在他看来,站在生命终结的时刻,或许大多数人都希望有可倾诉的对象。身为管教民警,要做的是从法律的角度,让他们明白自己所犯的过错;同时也从人性的角度,鼓励他们积极“求生”。
采访中,罗勇总提到的一句话是,人只要活着就比什么都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