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老人“点点头”:赚了两百块,欠下五万元(2图)

发布时间:2018-03-23 21:20 | 来源:今日女报 2018-03-22 05版 | 查看:1187次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炜

  一张身份证、一张银行卡,对准手机摄像头,点点头、摇摇头,就能免费获赠茶油,还能赚200元红包……本以为“天降好运”,殊不知,一条金额达到5万元的欠款短信彻底“叫醒”了65岁的衡阳老人彭友青。赚“200元红包”,欠“5万元债务”,这可不止是彭友青一个人遇上的麻烦。3月20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从祁东县公安局了解到,目前当地已有3位老人因为被“套路”而报案。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骗局呢?

  莫名欠下5万元,老人报警找原因

  “每月25日为最后还款日,您本月应还款XXXXX元,最长逾期1天。为免更多违约,请保证还款账户余额充足……”近日,家住衡阳市祁东县新城花园小区的65岁老人彭友青突然收到一条借贷公司发来的短信——从没向借贷公司提供过材料,怎么可能欠钱?难道是诈骗短信?

  不!这次彭友青遇上的还真不是电信诈骗,而是“被借钱”了!

  3月19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来到彭友青家里,女婿王国光向记者讲述了这个“离奇”的“借钱”故事……

  3月10日,彭友青和家人一起吃午饭时,突然收到了一条还款短信。大家都以为是诈骗信息,没有理睬。谁知,第二天彭友青又收到了一条同样的信息。

  王国光拨通了还款信息上留下的号码,与接线员仔细沟通后,他惊奇地发现,这家借贷公司不仅存有岳父彭友青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甚至还有完整的银行卡号。

  “借贷公司说老人一共贷了5万元,至于还款短信,按照公司规定,一般是在成功贷款后的第15天才开始发送。”这就意味着,彭友青在2018年2月24日就成功办理了网上贷款。

  压根就不懂上网的彭友青是怎么通过网络借款的呢?带着疑惑,3月11日,王国光陪岳父一同去往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结果一到警局却发现,与彭友青有着同样遭遇的老人真不少。更巧合的是,就在警局的报案现场,彭友青还遇到了“老熟人”。

  “那位大爷年纪也不小了,之前只和岳父见过一面。”王国光说,他们曾一起带着手机去“领奖品”,聊了几句,所以能一眼就认出来。

  于是,两位大爷一说,王国光就明白了——2月24日是他们免费领奖的时间,正好就是成功办理贷款的日子!

  喜获“幸运奖”,点头眨眼就赚200元

  到底是什么样的奖品,吸引了这么多老人? 

  原来,2月24日上午,彭友青在路过一家超市门口时,被聚集在那里的大量路人吸引。彭友青凑近一看,才知道是一家名为“美乐”的农产品销售公司在做年后促销活动。

  “说是为回馈新老客户,凡是前10名扫二维码,留下姓名、家庭住址与手机号的人,就能免费领取茶油一瓶,如果留下银行卡号并录制一段点头、摇头、眨眼的视频,还能拿到200元的红包。”王国光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岳父听说送免费茶油还能拿红包,就有点动心。

  还没决定要不要参与,彭友青一下子就被一名工作人员看到并拉住。对方在彭友青的手机上下载了一个APP,老人根据对方的提示,在手机APP中填写了自己的真实信息。之后,为了“赢”得200元红包,他又在对方的指导下,输入了银行卡号并进行了实名认证。

  “他们说这样绑定就能顺利收到红包钱。”于是,彭友青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准手机摄像头点头、摇头、眨眼,完成了所有程序。

  彭友青回忆,工作人员在进行完这一系列操作后,随即将APP卸载并将期间收到的几条短信一一删除。待成功拿到茶油准备离开时,工作人员还提醒他:“近两天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公司人员确认身份,这样才能拿到红包。”

  果然,2月24日当晚,老人就接到了公司来电,并按要求确认了身份。几天后,彭友青收到一条进账消息,自己的银行卡里还真的多出了200元钱。

  多位老人上当,警方抓获嫌疑人

  就这样,因为“赚”了200元红包,彭友青“欠”下了5万元债务。

  3月20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从祁东县公安局了解到,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成立了专案调查组,并对3位受骗老人做了笔录。通过调取案发当日的监控视频以及串并调查,不到一周时间,警方就抓获了2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就有“帮助”过彭友青的工作人员。

  民警告诉记者,这家名为“美乐”的农产品销售公司是伪造的。因嫌犯曾在网上借贷公司工作,熟悉客户信息注册到借贷再到还款的详细过程,故借由产品推销,在农产品的海报上粘贴了贷款公司的APP下载二维码。

  “他们专找年纪大,不会手机上网的老年人行骗,一旦有年轻男女扫码后发现下载的APP不对,他们就称二维码制作错误。”也正因如此,彭友青等老人才能“顺利”地拿到“幸运奖”。

  那么,为何要老人对着手机摄像头点头、摇头呢?民警解释,这是客户向网贷公司借款时,必须履行的身份验证程序。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知识多一点

  谨防信息泄露,短信链接悠着“点”

  孙金刚(湖南天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孙金刚表示,通常需要市民留下详细个人资料的“中奖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比如为了吸引大家下载某款APP,或是为了大量收集用户信息等,方便日后不良商家用于融资,也有些平台会涉嫌倒卖个人信息,所以市民不要贪图小利,轻易留下个人信息。

  此外,各种带链接的营销短信,则更需要小心点开了。一般情况下,正规公司较少使用会破坏用户体验的群发短信的形式进行推广。

  孙金刚建议,市民可以把相关促销、贷款、融资等电话拉入黑名单,设置让手机拒收这些消息,如果实在不胜其扰,市民可要求运营服务商采取措施,或报警求助。

  Tips

  4招可保个人金融安全

  1、为手机安装有效的安全保护软件,不要在社交平台上随意接收别人发来的图片、二维码、链接和 APP,以防手机被木马病毒入侵。

  2、需要切记银行和支付平台客服绝不会随意向用户索取账户密码、短信校验码,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这些资料。

  3、要在可靠wifi网络环境下进行网上支付,网购付款时使用正规工具, 不要随意点击卖家发来的任何“付款链接”。

  4、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到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新闻多一点

  三种网络诈骗,中老年人易中招

  3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和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出炉,在其历时一年给中老年人的“网络画像”中,中老年的情感沟通需求最为突出。而最容易让老人上当的就是三大陷阱:免费红包、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

  中老年人使用网络能力比你想的强

  据了解,这个报告是为了研究中老年人对于互联网的参与和融入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和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展开合作,采用焦点组访谈+线下调查+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对5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的。

  老人最易因这三点被网络诈骗

  调查发现,中老年人上网时的情感和沟通需求更加突出。中老年人浏览网络内容排名最靠前的就是心灵鸡汤和幽默段子,分别有76.5%和72%的中老年用户浏览了这些主题。

  课题组也对互联网诈骗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受骗信息类型排名前三位的是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折扣/团购。

  然而,什么样的中老年人不容易被骗呢?调查显示,54.4%的中老年人对互联网持有开放的认知和态度,而对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越认同、对自己能力越自信的中老年人,掌握的手机功能也越多、行动能力也越强,从而受骗的可能性更低,网络安全素养更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