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书记沈彪——心里始终装着乡亲(最美基层干部)(图)

发布时间:2018-03-22 15:36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年03月19日 06 版 | 查看:3066次

本报记者 沈文敏

沈彪(左)在检查村组绿化情况。资料图片

在上海嘉定区马陆镇东南角,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北管村。这里马路两边绿叶葱茏,沿街店面整整齐齐,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村中穿过。村里各类配套设施齐全,近些年还建了好几处文化休闲场所。“当家人”沈彪是土生土长的北管村民,从19岁至今,他在村里工作了41年,当了32年村党总支书记,心里始终装着乡亲。

  “村民口袋富了,日子舒心,天天开心。进入新时代,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更上一层楼。”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沈彪此次带着北管村的美好期待,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等话题赴京参会,“作为代表,我要多多反映村民心声,把老百姓想说的话带到大会上来。”

  一心要让村里富起来

  30余年前北管村“声名在外”,出名的原因一点也不光彩,十里八乡的人对这里只有一个印象:贫穷,极度贫穷。

  当时,北管村申请的贷款,银行一律不批,怕的是他们还不上;村里的电线曾因交不上电费被掐掉;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和祖祖辈辈几无差别——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几亩地熬日子。

  沈彪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贫困村,28岁的他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一门心思想着要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穷不会生根”这句话挂在沈彪嘴边多年,伴随全村人走过了最艰难的那段岁月。

  反复思量之后,沈彪决定全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让村民尽早告别一滴汗水摔八瓣的日子。村里底子薄,又没有贷款,想要发展谈何容易,沈彪愣是在村里挖出了“富矿”。他和村干部们一起,翻遍了村里的户口本,所有北管籍在国有企业任职的厂长、工程师、科研人员,都成了他们“厚着脸皮”拜访的对象,希望能为村里拉来技术和投资。在村干部邵伟梁的印象里,沈彪干起活来不知道下班,也没有周末,一周跑三次市区,就为了多谈几家,这股子劲头也感染了身边的许多村干部。村里的老支书看到沈彪,感慨地说:“你身体里流的不是血,流的是机油,浑身都是干劲。”

  坚持和努力换来了令人欣喜的结果。当初那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子,30余年间已经彻底变了模样,北管村逐步发展成为拥有130多家企业、每年可支配资金达2400万元的富裕村。

  让富裕的村民感到幸福

  不过,经济水平上去了,麻烦事也随之而来。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北管村,如今村里户籍人口约2400人,外来人口却达1.2万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治理问题——人口管理难、基础设施欠缺、公共服务不到位、环境污染扰民等,村民抱怨不断。沈彪带领村民们开动脑筋,动起了自己的“奶酪”———发展速度宁愿慢下来,也决不能污染环境、牺牲安全。

  本世纪初,沈彪逐渐将工作重心从发展经济转向社会治理。一方面,村里不断扩容水电系统,修路桥、布设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两年累计拆除3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彻底清理河道水系;建立社会治理三级防控体系。另一方面,严拒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产业园区,吸引电子商务、家居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等“四新”企业。通过调整发展思路,村民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全村生态环境、治安秩序也越来越好。

  结合社会治理实际需求,沈彪在北管村建了一个村级联勤中心,安装了100多个监控探头,可以实时查看村里角角落落的情况,同时安排联勤队员带着“城管通”终端24小时轮流巡逻。监控人员一旦发现有人张贴小广告、随意排污入河、建筑垃圾乱倾倒等行为,就会马上用“城管通”呼叫联勤队员,3到5分钟就可得到处理。这套“技防+人防”的体系被称为“北管110”,十分管用。

  如今,北管村村口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沥青路面上见不到一片果皮纸屑,沿街的店铺门口也都干干净净。这几年,沈彪在村里划了不少停车位,停车无序现象大大缓解,还建起了门球场、舞蹈区、棋牌室等文体场所,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为民服务紧绷一根弦

  “找我们书记?他八成不在办公室,去菜场、村民小组找找看。”在北管村,不少村民对老支书沈彪的评价是“闲不住”。一有空,他就喜欢在村里转悠,发现问题就要求相关干部马上处置。

  “村里事情那么多,就怕哪个环节出岔子,怎么敢放松?”在沈彪带领下,北管村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始终坚持定时、定人、定责。有村干部统计过,有一年村里举办的培训会竟达96场,培训对象包括村民组长、卫生人员、经营户、企业主等。沈彪说:“这些会议可不是走过场,培训的同时,还给大家敲敲警钟,让大家紧绷一根弦。”

  北管村用30余年时间打造了一支具有凝聚力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各项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沈彪这样总结对干部梯队的要求:“管好一个村,要有热爱农村工作的干部梯队。村官不算官,一心想当官,也做不好村干部。既然选择扎根基层,就要爱百姓,不求自身名利,但求为乡亲多干事。村干部没有三五年,对村内事务无法熟悉,两委成员没有10年,很难成长为优秀村干部。”

  北管村最年轻的村干部是余晓东,在他案头上摆放着联勤巡逻日志、“六小行业”安全隐患排摸表等六七本台账,记录内容甚至包括村民的养老情况。连同余晓东在内,通过竞选上岗的村民组长共有10位,他们每年的聘任合同上都详细列明了考核内容,覆盖村组工作的方方面面。

  沈彪认为,党员干部要敢于碰硬、敢于对抗歪风邪气,只有这样,村干部说话才硬气。还有一点难能可贵的是,北管村要求党员干部要有视村事为家事的担当。沈彪坦言,过去村里没有经济支撑,难做事,现在有资金保障,做事就要精打细算,“这就需要村干部把村事当家事,真正为百姓守好土、看好房、管好人、服好务。”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