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发布时间:2018-03-19 19:40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03-19 12版 | 查看:2654次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坚守质量传承创新,为企业带来了高质量的发展。 

  ——刘自明代表

  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社会氛围,提升技术工人社会地位。

  ——赵郁代表 

  传统企业在产品的高端化生产研发上投入更多资金,建立更好平台,吸引人才汇聚,才能做大做强。

  ——郑彩琴代表 

  把手艺当做信仰和追求,培育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理念,是成就高质量产品、传承工匠精神的关键。

  ——李国伟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广东、山东、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多次讲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质量强国。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了质量强国的目标与路径。

  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质量质量,质在量前,有质才能有量。品质上去了,品牌叫响了,才能占领市场,形成有效供给。”湖北襄阳市市长郄英才代表讲出了自己对“质量”的独特认识。

  去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坚守质量传承创新,为企业带来了高质量的发展。”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自明代表说,“长期以来我们秉持坚守质量、传承创新传统,先后打造2600多座各种不同类型的桥梁,无一发生质量事故。”

  根据《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要形成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基本建成食品质量安全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国产奶粉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重建行业信誉、重塑消费者信心。”君乐宝乳业集团总裁魏立华代表介绍,过去5年来,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国产奶粉的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以君乐宝为例,我们坚持高标准的牧场、工厂、合作伙伴、监管体系,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需求,以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市场份额

  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大而不优、多而不精的短板,却逐步显现。

  “中国经历过飞速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制造业企业也难免偏向于追求量的发展,导致质量控制上有所欠缺。再加上过去的消费还停留在从无到有的阶段,所以消费者也没有太多为质量额外买单的意识。”江西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厂模具钳工袁政海代表说。

  “制造强国的竞争,不仅表现为数量和规模的竞争,更表现为质量与品牌的竞争。制造强国,必须首先是质量强国、品牌强国。”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技师赵郁代表说,“我一直工作在现代制造业的第一线,现在我国制造业高级技工人数非常缺乏,7000万的产业工人中只有1/3是技工,其中初级工占到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仅仅占到5%。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成为质量强国的瓶颈。”

  质量的提升,在短期内可能需要企业作出一些暂时的牺牲。“以丁腈橡胶为例,目前主要产品还处于中端领域。受需求限制,目前高端产品的生产,其盈利空间未必能超过中端产品。但高端化势在必行。”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丁腈橡胶二车间副主任郑彩琴代表说,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需求,以高质量的产品赢得市场份额,以牺牲部分眼前利益换取长期效益,在她看来,是完全值得的。“传统企业必须把目光放长远,在产品的高端化生产研发上投入更多资金,建立更好平台,吸引人才汇聚,才能做大做强。”

  建设质量强国,需要加强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

  “在一些行业、领域,我们的国家标准还比较欠缺,与国际标准还存在差距。”湖北宜昌市市长张家胜代表说,要聚焦重点产品服务等领域,对标国际标准,对企业设立更高要求的质量约束,形成规范成熟的质量标准体系。这些年,宜昌加快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本地企业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56项,有力地推进了质量提升。目前,宜昌有中国驰名商标60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9个。

  建设质量强国,需要加强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长期以来,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一直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夯实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基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向巧代表介绍,要实现赶超,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强国,就必须要扎扎实实地走完从基础研究到生产实践的全过程。

  向巧建议,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带动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加入到企业研发中来,夯实研发基础和产业基础。

  建设质量强国,应该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

  “一线工人收入不高,很多本科生都不愿意进企业,更愿意去做白领。而职业院校目前难以吸引到优秀生源,产业工人的源头出了问题。”袁政海建议,用人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薪酬、保障和激励机制,拓宽技能人才的成长道路。

  赵郁建议,应该引导更多综合类高校向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转型,进一步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社会氛围,提升技术工人社会地位。

  注重打击假冒伪劣,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

  选料、研磨、配料、熔炼、滴制、退火冷却、打磨、漂洗晾晒、分拣、包装成品,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验,失传百年的“永子”围棋制作技艺,被永子非遗传承人李国伟代表“复活”。“把手艺当做信仰和追求,培育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理念,是成就高质量产品、传承工匠精神的关键。”李国伟说。

  建设质量强国,要注重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过去,产能过剩、‘地条钢’等问题一度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瓶颈,价格下跌、市场萧条、恶性竞争严重。”福建省三钢集团公司董事长黎立璋代表说,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强力取缔“地条钢”,钢铁行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质量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产品质量稳定性不断提高。“要继续严控新增产能,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推进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建设质量强国,抓好品牌建设是关键。“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让国产品牌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我们一定不负嘱托,抓住‘品牌’这个牛鼻子,坚持质量第一,把中国乳业品牌做强做优。”魏立华认为,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普及质量安全知识,打击质量违法行为,提升“中国制造”质量水平,打造“中国品牌”。

  张家胜则建议,坚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个体培育和集群打造、品牌创新和品牌保护、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四个并举”,加快发展壮大品牌经济,建设品牌强国,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范昊天、史自强、孙超、江琳、邵玉姿、郑海鸥、郁静娴、付文、谢雨、程焕、杨文明、贺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