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13 19:53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05-22 | 查看:1349次
一枚透澈晶莹的眼角膜,轻薄、易碎,却传递出爱的强大力量。在哈尔滨,这种力量正在每一个参与者的行动中提炼、升华,并物化为一座城市所有公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冰城角膜捐献演绎“光明裂变”
一枚透澈晶莹的眼角膜连接着两个世界。一个是被捐献者渴盼的多彩世界,一个是捐献者构筑的精神世界。
10年前,省眼库刚刚告别眼角膜“零库存”。那时,眼角膜移植手术患者因缺少供体,要排队两三年以上;如今,哈尔滨每年会有50对眼角膜入库,眼角膜捐献数量居全国大城市前列,患者只要等上一个月,就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光明。
变化的背后是奉献精神的浸润、市民素质的提升、城市文明的进步。
在哈尔滨,几乎每一个捐献眼角膜的故事,都在连锁反应中演绎着“光明的裂变”。
善的风骨挺立。从捐献遗体的“冰城好人”朱占华,到“留下双眼看亲人”的外地女孩魏维丹,两则捐献眼角膜的故事感动冰城
初夏,冰城丁香花最香最美的季节。感动,也一浪高过一浪地涌来——两个捐献眼角膜的故事让许多人热泪盈眶。
4月19日,61岁的“冰城好人”朱占华因癌症离世。生前,他自掏腰包10多万元,为农村修路造桥;弥留之际,他吐露最后的心愿:捐出眼角膜和遗体。
“遗体就让医生研究用,角膜应该还可用,就当我再活一次。”朱占华说,“人总该有点信仰,有点精神。”
5月12日,24岁的江苏女孩魏维丹在江北海员康复中心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尽管没有一名亲人在身边,这个身世凄苦的女孩却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中享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时光——在她癌症扩散、被抛弃街头时,是一群好心的冰城人救治收留了她。
“我要捐献眼角膜,回报社会,留下眼睛,看这座城市的这些好人。”去年,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魏维丹专程来到省眼库,签署了自愿捐献眼角膜协议书。
他们的善举比丁香花更美,感动着受帮助和帮助过他们的冰城人。
“留下我的一对眼角膜吧,既帮助别人,也让我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世上……”5月13日,冰城的哥宋孝滨因病离世,按照他的遗愿,捐献了一对眼角膜。
宋孝滨是飞宇出租车公司司机,去年查出腹腔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前段时间,朱占华离世前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事迹,让病床上的宋孝滨无比感动,同为司机,老宋对朱占华更多了一份敬意。于是,他和爱人商定,去世后也要捐献眼角膜。
就在宋孝滨捐出眼角膜的同一天,魏维丹捐献的两枚眼角膜被成功移植给来自双鸭山和五常的两名眼病患者,他们是59岁的马启业和19岁的女孩小月。她答谢冰城人民大爱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
为了等待合适的眼角膜,小月已经期盼了两年多。得知给她捐献眼角膜的魏维丹仅比自己大几岁,小月说:“她太可敬了,我要用她留下的眼角膜,感受生活中更多的温暖。”
魏维丹的善举也感动了曾帮助过她的冰城市民,在她去世后,4名照顾过她的义工也都与省眼库签署了捐献眼角膜协议书。
来自省眼库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5月,他们收到的自愿捐献眼角膜供体数创下纪录,截至20日,已达10对,相当于去年一年供体数量的两成。
爱的火种传递。从阎阿红到张子丽,再到丁凤芹,一枚透澈晶莹的眼角膜连起三个人,让两位老人重获光明。10年间,冰城眼角膜捐献登记人数呈裂变式增长
9年间,一枚眼角膜连起三个素不相识的龙江人,让两位老人重获光明。这不仅是中国眼科医学史上的奇迹,更是冰城眼角膜捐献活动蔚然成风的发展见证。
去年底,59岁的丁凤芹老人走进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手术室,准备接受右眼眼角膜移植手术。进手术室前,老人一直难以抑制激动的情绪:“我太幸运了,没想到这辈子还有机会重见光明。我要感谢为我捐眼角膜的人!”
此时的丁凤芹还不知道,她获捐的这枚眼角膜,是承载了阎阿红、张子丽两颗爱心的意义非凡的眼角膜。
2004年,阿城电视台女记者阎阿红病逝后,捐出了两枚眼角膜,成为我省成功自愿捐献眼角膜第一人,也打破了省眼库成立6年来“零库存”的尴尬。
阎阿红的两只眼角膜分别被移植给72岁的老人张子丽和22岁的大学生许国兵。对张子丽来说,这意味着她失明了40年的左眼重见光明。
2013年11月5日,81岁的张子丽靠着阿红捐献的眼角膜幸福地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后9年。老人临终前一再叮嘱女儿:“捐出我的眼角膜!阿红把光明留给了我,我也要把角膜留给需要的人!”
就这样,失明多年的七台河人丁凤芹成为这枚眼角膜的第三任主人。这也是我国首例眼角膜的二次移植手术。
得知这枚眼角膜的传奇“身世”后,丁凤芹的女儿王金丽感动不已:“我母亲能得到这么有意义的眼角膜真是幸运,我们一定会将这份爱心延续下去。”丁凤芹和她的三个女儿都在手术后签订了捐献眼角膜协议书。
9年前,阎阿红的眼角膜曾让张子丽老人再次看到亲人,在阿红精神的感召下,带来了我省眼角膜捐献的第一次高峰;9年后,张子丽老人再次捐出阿红的眼角膜,二次移植手术的成功,又掀起一次眼角膜捐献的高潮。
眼角膜捐献者的日益增多演绎出“光明的裂变”。据省眼库负责人介绍,张子丽老人捐出眼角膜不到一周时间,省眼库就收到10枚自愿捐献的眼角膜。10年前,我省登记的眼角膜捐献者只有近千人,现在已增长至万余人。当时,因缺少供体,患者要排队两三年才能做上角膜移植手术;如今,哈尔滨每年会迎来50对眼角膜入库,眼角膜捐献数量居全国大城市前列,患者只要配型成功,等上一个月就能通过移植手术重见光明。
义的壮举升华。从“让我的眼睛再点亮一个世界”,到“用我的器官帮助更多的人”;从捐献眼角膜,到捐献遗体;从感动冰城,到感动中国;哈尔滨人的义举已凝聚为一座城市的风尚
如果说,家乡人阎阿红的善行唤醒了冰城人古道热肠的天性,那么,远在他乡的孙永海则用义举彰显了冰城人急难乐善的本色。
2011年12月,60岁的哈尔滨巴彦县赴宁波务工人员孙永海,因遭遇意外不幸脑部受创,脑功能严重衰竭。临终前,他作了一个伟大的抉择——自愿、无偿捐献出双肾、肝脏和一对眼角膜。作为宁波首例器官捐献者,哈尔滨人孙永海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宁波遗体捐献陵园的纪念墙上。
“他走了,留下了3个脏器、2枚眼角膜,5位长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将因此获得新生;他没有走,他的眼睛将继续看世界,他的生命将因此得以延续,宁波人将会记住他,他的义举将如火炬般点燃宁波人从不缺少的爱心,更多的人将会像他一样,在身后捐献出自己的器官……”这是《宁波晚报》对孙永海义举的不吝赞美。
孙永海的精神感动了甬城。短短几天内,宁波市共有70余人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与此同时,远在哈尔滨的家乡人,也在孙永海精神的激励下,纷纷签下包括眼角膜在内的遗体捐献协议。
仅仅3年后,冰城人朱占华用自己的壮举再一次复制了孙永海的感动。“人死无非就是一把灰,留给医务人员做研究或许还有点用。女儿,这是爸爸最后的一个梦,你就为爸爸圆这个梦吧!”这是朱占华去世前说服女儿同意自己捐献遗体的一番话。在朱占华去世两天后,他的这一愿望终于达成,他的两枚眼角膜移植给了54岁的王芳和51岁的王永发。
无论是冰城人朱占华、阎阿红、孙永海,还是受到冰城精神感染的外来妹魏维丹,他们的义举不仅传承了哈尔滨人积极向善的品质、勇于奉献的基因,更是哈尔滨风尚在新的社会召唤下的一次集体展现。
“目前,能突破传统观念,勇于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哈尔滨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院长刘平说,“虽然供体缺少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解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像献血一样,哈尔滨将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实现供体自给。”
“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而宝贵,然而,遗体捐献者却能战胜短暂,使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让自己的某些组织在别人的体内存活,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这是哈医大一名大学生在博客上的留言,几天前,他刚刚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
一枚透澈晶莹的眼角膜,轻薄、易碎,却传递出爱的强大力量。在哈尔滨,这种力量正在每一个参与者的行动中提炼、升华,并“物化”为一座城市所有公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份财富使得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一种别样的幸福与和谐。(姜雪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