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9 18:45 | 来源:经济日报 2016年12月10日 第06版 | 查看:3603次
▲ 苏庆亮(右二)在村小广场与党员群众交流。 (资料图片)
◀ 苏庆亮(右)在村办茶厂与大家一起工作。 (资料图片)
▼ 图为大陡山茶园。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佟德柱
“孩子,生病要是能替,俺这把老骨头就替你,让你健健康康地领着全村人过好日子。”说话的是山东泰安市岱岳区大陡山村90岁的老人赵玉珍。有一年,听说村支书苏庆亮病了,赵奶奶用手绢包上几块饼干,颤巍巍地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苏庆亮家中看望。然而,打赢了一场场扶贫攻坚战的苏庆亮,最终没有战胜病魔。今年7月24日下午,他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带着对大陡山深深的眷恋,带着对父母妻儿太多的愧歉,他匆匆地走了,将生命定格在46岁。
三回大陡山
1994年,24岁的苏庆亮已是天平乡党政办副主任兼团委副书记,是公认的好苗子。这年,他服从组织安排,回到家乡大陡山村主持工作。曾当过生产队长的父亲一听说这个消息,火冒三丈:“你好不容易跳出农村,为什么放下乡里的安稳工作,来捅大陡山这个马蜂窝?”
“大陡山,穷乱差,不长庄稼产蚂蚱,书记3年换了俩。”上世纪90年代,大陡山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不仅各项工作年年垫底,全村还背着50多万元的外债,是块烫手的山芋。“大陡山是我们的故土,连我们都嫌弃,它怎么会有出头之日?”最终,苏庆亮还是毅然作出决定,回大陡山。
“这回来了个嘴上没毛的!”苏庆亮刚一踏上大陡山,村里就有人说起了风凉话。面对村民的疑虑,苏庆亮当众立下誓言:就是豁上一条命,也要把这个穷陡山、荒陡山,变成美丽的金陡山、绿陡山!
2001年,苏庆亮决定因地制宜发展苗圃产业。召开群众代表会时,多数群众对此投了反对票:“万一干赔了可咋办?”苏庆亮当场承诺:“我们13名党员和干部集资13万元,先发展10亩,赔了我个人承担,赚了归集体!”最终,这10亩苗圃当年就为村集体盈利5万元,群众心服口服。走过七八年弯路,苏庆亮终于摸到让大陡山脱贫的门道,他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大陡山富了起来。为了这个誓言,他几乎没睡过安稳觉,也没吃过正点饭。
2009年,作为村支书的苏庆亮面临人生一道选择题:山东省面向全省村干部招考乡镇公务员,苏庆亮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正式成为国家在编公务员。可就在他履职的短短几个月,村里一些老党员、老干部,一拨拨到他家,极力劝他留下来,继续领着大家往前奔。村里一些老党员和村民代表还集体到街道办事处请愿,请求一定让他们的好书记苏庆亮回来。
当时,苏庆亮心里非常纠结,一边是令人翘首企盼的国家公务员职位,一边是撒下他青春和汗水的大陡山:茶园正在扩大规模,刚注册的泰山极顶茶迫切需要打开销路……这时自己离开,势必影响村里的发展。思虑再三,苏庆亮最终向区里、街道申请,继续留在村里带领群众发展。
2011年,乡镇换届,苏庆亮因工作突出,被选拔为天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然而,这一次,他又作出令家人意想不到的选择:主动向组织提出继续留村任职。闻听消息的老父亲又来“兴师问罪”,他平静地向老人解释道,“我也想离开支部书记这个岗位,最起码能睡囫囵觉。但看到咱村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群众又这么信任我,这个时候当逃兵,就愧对党员这个身份”。
“亿元村”的“穷书记”
在苏庆亮的苦心经营下,大陡山村建成了460亩绿化苗木基地和600多亩有机茶园,注册了“泰山极顶茶”商标,荒陡山变成了花果山,成了村民脱贫的“绿色银行”。如今,大陡山的年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万元,其中,茶厂收入占了一半以上。同时,他还带领村民走“依托山水生态,借助泰山品牌,打造泰山脚下民俗生态休闲第一村”的路子,旅游中心、拓展培训中心等项目纷纷上马,大陡山人吃上了“旅游饭”,村集体资产达到1亿元。昔日的荒山穷村一跃变成了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和全国文明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也从最初的不足1000元达到现在的1.4万元。
伴随“泰山极顶茶”的声名远播,人们发现,苏庆亮把自己端了三十几年的茶杯放下了。曾与苏庆亮共事多年的天平街道纪工委书记程丽华了解苏庆亮的心思,“庆亮书记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中的一大爱好就是喝茶。但他是个原则性非常强的人,怕别人在背后说他占公家便宜,自打村里有了茶园,他硬是把茶瘾给戒掉了”。
“要让群众信任咱、跟着咱走,自己先得行得正。”苏庆亮生前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当了21年村支书,苏庆亮工作上对得起村里每位乡亲,但总觉得亏欠家人太多。富起来的大陡山老百姓搬到了村里盖的二层小楼里,本来也有分房资格的苏庆亮,却依然带着妻子和儿女挤在爹妈的旧房子里。妻子孟广琴经常数落苏庆亮:自从嫁到这个家,就没有装修过,家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1999年,京福高速公路服务区落户大陡山村境内,服务区需要一名门卫,有人推荐苏庆亮的父亲上了班。苏庆亮知道后,硬是把这份工作让给了一个贫困户。为此,爷俩闹翻了脸。父亲质问:“咱村到服务区上班的这么多人,我也是村民,你凭啥不让我去?”“就凭您是支部书记的爹!”苏庆亮背对着父亲回答道。
大陡山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苏庆亮的身体却慢慢垮了下来。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让苏庆亮身体严重透支,接连患上了高血压、心脏病、神经性耳聋,左耳听力几近丧失。
生命最后的142天
今年3月初,泰安市岱岳区成立扶贫办,为将大陡山村脱贫致富的经验推广到全区,苏庆亮被任命为区扶贫办任副主任。不曾想,在区扶贫办工作的142天,竟成了苏庆亮生命最后的时光。
岱岳区面积1750平方公里,呈“U”形环围着巍巍泰山,山地、丘陵占了三分之二,而全区17个乡镇街道的82个贫困村大多分布在山区。为尽快掌握全区扶贫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仅用40多天,苏庆亮就跑遍了这82个村,行程达5000多公里,写出了1万多字的调研报告,绘制了详细明确的扶贫地图,确立了15处精准扶贫示范基地,为打赢全区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100多天的时间里,他将全部精力用在了对症施策、精准扶贫上。良庄镇高胡村盛产大樱桃,却卖不出好价钱。在苏庆亮的帮扶下,大樱桃搭上电商快车,每斤比过去多卖两三块钱,让高胡村一下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今年村集体收入超过40万元。
省级贫困村夏张镇任家小庄有1/3的人口是贫困户,苏庆亮毫无保留地将大陡山村的种茶招数传授给了当地;利用分配到村的扶贫资金帮助村里建起茶园200亩,搭建冬暖式采光温室42个,茶园年收入有望达到300万元。在苏庆亮的帮助下,全区82个贫困村一村一策、一户一招,都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方子”。
马不停蹄的工作状态使苏庆亮的病情雪上加霜。他随身带着药片,实在撑不住了才到医院住上几天。按照医嘱,苏庆亮生命的最后一周,原本是出院后在家静养的,可出院后第二天,他就返回工作岗位。他放不下正在推进的扶贫项目,天天用电话调度工作情况,还编发了扶贫工作简报和“岱岳脱贫攻坚”公众号微信信息,筹备了全区扶贫干部培训班。
大陡山的儿子,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现在,他协调援建的省级贫困村二王安村光伏项目已经并网发电,他一手打造的64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已投入运营,他跟进的101个扶贫产业项目已经启动,全区金融扶贫、社会扶贫、健康扶贫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到今年底,岱岳区32个贫困村可望脱贫,剩下的50个贫困村将在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
青翠葱茏的大陡山,环绕山间的片片茶园,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位好支书的故事,时刻提醒着:其实他不曾离开。曾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奖的苏庆亮用短暂而忙碌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本色,谱写了扎根扶贫一线的动人篇章。前不久,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苏庆亮“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编者注:原标题为:《大陡山的硬汉子——追记山东泰安市岱岳区扶贫办原副主任、大陡山村原党支部书记苏庆亮》)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