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相助 从此多了牵挂(图)

发布时间:2018-03-03 08:24 | 来源:北京晨报 2018-03-02 A10版 | 查看:958次

女民警郑颐带动同事倾心照顾八旬独居老人

郑颐熟练地拿起粘毛的滚子,为老人清理毛衣上粘着的猫毛。

  从两年前的一次偶然相助开始,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三支队民警郑颐就和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赵老太太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的老伴去世多年,又没有亲生儿女,生活上多有不便。郑颐像是女儿一样照顾老人的生活,利用工作之余,每天都去帮助老人做家务。此外,她还发动身边的年轻民警为老人献爱心。在她的带领下,队里的七八名民警都加入了献爱心的队伍中。采访中,老人几次激动流泪,称从郑颐和她的同事们身上感受到了亲情。

  一进家门 忙里忙外难停歇

  昨天,北京晨报记者来到了赵老太太的家中。此时临近中午,刚刚下班的郑颐已经在老人屋中忙得不亦乐乎。她顾不上吃饭,一下班就赶着从附近的面食店给老人买来了蒸好的红薯和胡萝卜。只见她进进出出忙着老人家的家务活,“这个碗我给您洗好放起来,这都放了一上午了吧。”郑颐熟练地洗完碗,用餐布擦干净,放进了碗柜中。忙完了厨房的活,她又进到洗手间,将老人放在水池中的毛巾洗了起来。

  看着忙里忙外的郑颐,赵老太太笑眯眯地从大衣柜中拿出糖和点心放在茶几上,招呼着:“小郑别忙了,快来歇会儿吃口东西。”老人说,上午刚刚睡醒,就接到了小郑的电话,告诉她已经买好了主食给她送来。“小郑特别体贴,知道我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吃不了硬的东西,每次都给我买来软乎的饭。”赵老太太说,家中只有她一个人,蒸一锅米饭能吃上三四天,后两天饭都已经有些变质了。“倒了我又觉得可惜,吃了又拉肚子。有一次让小郑看到了,她就总给我带新鲜的主食来。有的时候是蒸红薯,有的时候是素馅包子”。

  偶然帮手 和老人亲如一家

  前后忙了五十分钟,郑颐终于闲了下来。刚一进客厅,她就从椅子上拿起粘毛的滚子,给老人清理毛衣上的猫毛。郑颐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赵老太太是一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独居老人,已经85岁的她非常自立要强。“老人没有亲生的孩子,老伴也在十几年前去世了,一直独居在家。虽然生活多有不便,但她却从来不愿主动麻烦我。”郑颐说,她每次来都是主动帮助收拾家务,老人也总是拦着她,让她多休息。“感觉我们就像是亲人一样,互相心疼。”郑颐说。

  说起两人的相识,郑颐回忆:“那是2016年2月,一天午休的时候,我看见一位老人提着很多东西,艰难地走着。我就过去问老人去哪里,帮她拿东西。等我帮她把东西拿回了家,老人拿了一堆水果要感谢我,还热情招呼我常来家坐坐。就是那天,我知道了老人独自一人,十分孤独。”

  陪老人聊得高兴,郑颐答应以后也会来看望老人。虽然是随口的承诺,她却真是这么做的,后来的日子里,只要有时间,郑颐总会来赵老太太家看看,陪老人聊聊家常。

  意外骨折 拉近两人间距离

  真正让郑颐离不开老人的,是之后老人的一场病。“我和老人熟了之后,经常到她家陪她聊天。可就在2017年2月,我来到老人家时,却发现老人意外摔伤导致胸椎压缩性骨折,独自卧床在家。当老人见到我来看望她时,握着我的手默默地流着眼泪。”郑颐说,老人是一个很要强的人,面对别人从不轻易说疼。但是因为骨折,就连吸一口气,她都会觉得钻心的疼。

  尽管情况危急,老人依旧坚持不肯去医院治疗。郑颐苦口婆心地劝老人去,却做不通老人的工作。没有办法,再三考虑之下,郑颐只好找来了在医院骨科工作的朋友黄大夫,请他到老人家中为她检查身体,并带来止痛消炎的药品。“虽然医生到家来劝,老人还是不肯去医院,不过这些药品却解决了大问题,她疼得不那么厉害了。我的朋友也多次来家中给她检查,老人慢慢地好了起来”。

  为了安排好赵老太太的日常起居,郑颐联系家政公司找来保姆照顾老人。“我上班太忙,不能时时刻刻在她身边照顾,有个保姆放心些。因为老人还收养了流浪猫,就算在生病的时候也老想着喂饱这些小家伙。我把这个问题交给了保姆,老人也能放心养病了”。

  细心照顾 老人称自己有福

  人老了最怕孤独,原本喜欢午休时逛胡同的郑颐放弃休息,每天中午去陪赵老太太聊天,为她打印老年人骨折后饮食、锻炼的资料,给她看网上百岁老人化妆走T台的故事,鼓励老人树立信心恢复健康,开始新生活。郑颐说:“我们俩很投缘,好像失散多年的亲人,又像熟识已久的忘年之交。”经过郑颐和保姆的照顾,老人的伤慢慢恢复了。“艰苦朴素了一辈子,老人家不习惯别人伺候,自己解雇了保姆。但毕竟年事已高,日常起居总免不了许多麻烦。”郑颐告诉记者,老人近一年来记忆力有些下降,做饭经常忘记关火,还曾把锅烧漏了。“我帮着收拾的时候发现锅坏了,就帮着买了个新锅。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事”。

  老人听着,插上了嘴,“你看我的手,有风湿性关节炎,总是拿不住东西。家里的瓷碗快被我摔光了。小郑发现后,就帮我买了仿瓷的塑料碗,摔也摔不坏。这个闺女的心可细了,她看到我家里蟑螂遍布,就买来灭蟑药。听我说过一次眼睛疼,就蹬高帮我摘掉遮光的吸顶灯罩。看到天冷漏风就帮着缝门帘,还帮我换了个窗户。”老人一边说,一边拉起郑颐的手,眼里闪着泪花:“我真是有福气,到老了能遇到你,对我像是亲人一样,我特别感恩。”

  每日关怀 做老人的“小卫士”

  郑颐平时不仅照顾老人的生活,还做起了老人的小卫士。“去年总有推销三无保健品的人给老人打电话,让她买保健品。老人家中不富裕,又没有经验,听了推销员的话就很心动,想要花大价钱买保健品。好在我当天中午过去的时候,老人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我赶紧阻止了”。不仅如此,老人还险些被贴在家门口的小广告所骗,花几百元去更换燃气管线。幸好又是郑颐发现,及时劝住了。“这就是我每天都去的好处。老人很信任我,有什么情况都和我说。我也能及时阻止这些诈骗的发生”。

  每年中秋节是老人生日,郑颐特地买来蛋糕给老人过生日。“当天看见我和蛋糕,老人又是激动得掉了眼泪。她告诉我从来没人记得她的生日、没吃过这么高级的蛋糕。这些话听得我心里酸酸的。当时我就在心里做了决定,以后每年都帮她过生日,让她有个温暖的晚年。”郑颐默默地做了这么多,甚至有时连自己的家庭都要牺牲。“我的父母都在外地,平时我没有办法尽孝。现在,我把对长辈的爱尽数倾注在老人身上,觉得我俩投缘。老人也把我当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儿,经常关心我,家里人也很支持我这样做。”

  带动同事 加入爱心小分队

  采访中,北京晨报记者又见到了两名队里的民警。只见他们手中拿着肘子、猪蹄等熟食,老人见到他们更是喜笑颜开。“这些孩子也经常来看我,还给我买东西”。民警姜昆告诉记者,知道郑颐默默地做着这一切,同事们都很感动,他们也渐渐地加入了帮助老人的队伍中来。“我们现在有七八名民警时常来看老人,我们是爱心小分队。大家各出各力,有的帮老人洗洗涮涮,有的帮助买些日用品,我们男孩子就帮老人换个灯泡抬个水。队里还有人自告奋勇,要给老人剪头发呢”。

  姜昆说,郑颐春节假期回老家看父母,临走前不放心老人的日常生活。同事们就承担起帮助老人的责任。“每天都有人来看看,吴曼、张可欣在郑颐不在的时候帮忙送饭;我和秦纪伟知道老奶奶搬不动桶装水,就帮忙购买充电压水器。周末时奶奶牙龈肿痛,值班的董亚明送药上门拒不收钱”。郑颐带动起来的爱心,如涟漪般在总队中一波波扩散。“我们都觉得特别开心,给老人送去温暖,也温暖了自己。更知道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啦。”姜昆说。

  采访中,看着这些热心的民警,赵老太太又一次流下眼泪:“真心感谢你们。有你们这样的人民警察陪伴我、帮助我,我放心,我踏实。”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首席记者 张静雅 文并摄

  线索:马先生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