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还能赞成童年“神剧”的价值观吗?(组图)

发布时间:2018-02-28 11:54 | 来源:新京报 2018年02月28日 第C02 | 查看:663次

《还珠格格》、《一帘幽梦》(图)这样的琼瑶式言情剧反复重播,成为经久不衰的时代荧屏记忆,化作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还珠格格》、《一帘幽梦》(图)这样的琼瑶式言情剧反复重播,成为经久不衰的时代荧屏记忆,化作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今天看到的言情剧大都只能嫁接进职场、宫斗、家庭这样的类别里

今天看到的言情剧大都只能嫁接进职场、宫斗、家庭这样的类别里

今天看到的言情剧大都只能嫁接进职场、宫斗、家庭这样的类别里

《蜗居》(图)、《裸婚时代》这样的现实主义命题曾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蜗居》(图)、《裸婚时代》这样的现实主义命题曾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蜗居》(图)、《裸婚时代》这样的现实主义命题曾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奋斗》(图)走到了《欢乐颂》,在城市里生存的泛中产一代的焦虑被摆上台面。


从《奋斗》(图)走到了《欢乐颂》,在城市里生存的泛中产一代的焦虑被摆上台面。

一些关于历史的演绎,成了今天被反复称颂和怀念的经典

一些关于历史的演绎,成了今天被反复称颂和怀念的经典

一些关于历史的演绎,成了今天被反复称颂和怀念的经典

【聚光灯】

  如果只把影视作品作为消遣娱乐的产品,无论如何也无法想明白为什么二十年前的观众会如此痴迷矫情肉麻的偶像剧。但别忘了,观众喜欢的作品恰恰是受众价值观的折射镜,正是在这些大小荧屏上的故事内外,我们才得以窥得当代史的风云际会。

  1 “神剧”背后是曾打动过你的价值观

  今年是《还珠格格》首播20周年,为了纪念,曾经将播这部电视剧作为寒暑假传统的某卫视选择再次重播这部经久不衰的“神剧”。除了刷怀旧感之外,一时间有不少人发现曾经兴致勃勃追的剧今天再看竟然也雷得外焦里嫩,羞耻感爆棚。小燕子的天真烂漫不过是倚靠豪门下的任性妄为;紫薇与尔康的旷世绝恋则肉麻矫情得不忍直视;而万年好人的令妃仔细看竟是不折不扣的心机女;从天山脚下痴情缠绵到大清皇宫的蒙丹更是细思恐极的自私狂。反倒是晴儿,曾经被忽略的配角,如今看来是如此善解人意、懂事大气。

  不过短短二十年,似乎一切都显得陌生而愚蠢。是以前的观众三观清奇,过去的我们不可理喻吗?如果记忆力不算太差的话,应该能回忆起,曾几何时,确实有不少人深深认同“爱情高于一切”这样的恋爱观。也正因如此,《还珠格格》《一帘幽梦》这样的琼瑶式言情剧才能反复重播,成为经久不衰的时代荧屏记忆,化作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这些剧集热播于上世纪90年代间,那是经济改革、市场化浪潮下突飞猛进的时刻,是集体主义理念大规模的溃散而个人价值亟待彰显的时刻,是物质开始丰盛但物欲还不曾成为主导一切的年代。那是中国现实社会转弯的节点,也是中国人内心世界泛起涟漪的钟点。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和四大天王的流行歌曲、大波浪发型和大喇叭牛仔裤一样,发端于港台的偶像言情剧集,伴随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爱情观风靡一时。

  在随后的许多年里,像《还珠格格》《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这样的剧集依然能获得可观的收视率。直至2009年,还曾出现六家卫视一起重播《新白娘子传奇》的“盛况”。2014年,六小龄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西游记》已被重播3000多次。如果从技术角度来说,当时已经有太多超越前作的影视作品出现了,但“神剧”经久不衰的秘密在于所谓怀旧的背后是曾经打动过人心的社会价值观。

  2 “爱情高于一切”被职场生存概念瓦解

  琼瑶的经典言情作品《一帘幽梦》中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台词,费云帆对绿萍说:“你只不过是失去了一条腿,而紫菱失去的是整个爱情。”或许今天的年轻观众们很难想象,如今这句已经成了“渣男语录”的台词,曾经真真切切地打动过许多人。与之类似的,有太多在旧日影视作品中,由主人公深情款款一本正经说出的爱情宣言,在今天都成了社交媒体的段子,而与之相伴相生的夸张的台式言情偶像剧演绎风格,则成了表情包的主要来源之一。

  仔细甄别不难发现,今天的“细思恐极”的反转式童年回忆,一大来源是彰显时代爱情观的言情剧。在往日的作品里,爱情本身成为整个剧集的核心元素,男女主角一波多折的感情戏作为故事主线,琼瑶笔下的痴男怨女们似乎从来不用为生活发愁,人生最大的困扰主要是“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一旦这个核心矛盾解决了,就能获得大团圆结局。

  在这些爱情至上的童话里,真爱可以超越一切,世俗意义上的阶级门第、资源能力自然不是问题,甚至道德伦理必要时也是纯粹爱情的牺牲品。这并不可笑,而恰是一个特殊时刻的时代精神表征。为爱情赋权的《还珠格格》背后是刚刚步入市场经济大潮的普通中国人,对个体自由与幸福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向往与追求。

  但事情很快起了变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市场经济转型逐步完善成熟,城乡之间日益剥离,实用主义逻辑成为新一代丛林法则。在城市里谋生亦谋爱的新一代职业白领群体逐渐丰满起来,而作为言情剧观众主体的女性人群更是在这二十年间大规模步入职场。当《杜拉拉升职记》风靡全国的时候,我们才蓦然发现,中国职业女性群体的数量正在不断壮大,而她们对于事业的野心与能力并不亚于同时代男性,与此同时,这个国家里的爱情婚恋观也已剧变。

  于是今天看到的言情剧大都只能嫁接进职场、家庭、宫斗这样的类别里。我们需要在《甄嬛传》里体会追求爱情的女性必先懂得生存,在《步步惊心》里顿悟即便玛丽苏的爱情也更适合生长在权力的巅峰,在《我的前半生》里感喟爱情之外女性独立的意义……而纯粹的爱情偶像剧只能前移到校园,催生出来言情剧的另一个衍生子类——校园剧,也只有校园的厚实围墙能够让爱情暂时不需要“及物”。

  3 戳中时代情绪才可能获得共鸣

  与反映社会爱情婚恋观转型相对应的,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也是今天再看神剧吐槽的重点之一。比较典型的是对抗日神剧的抵制。新世纪初,在中国加入WTO的征程中,申奥的热情之下,爱国主义情绪高涨,抗日题材的战争剧集因为契合了时代之热情而成为热门题材,《亮剑》这样的作品成了许多中老年男性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不过,屡试不爽的抗战剧却走向了更多被调侃戏谑的“抗日神剧”路线,除了影视业投机主义者大规模复制以谋求商业成功之外,被玩坏了的抗战剧不复往日热门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今天的中国观众已经不需要再依靠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获得民族存在感与自尊感,现实社会中触手可及的中国自信已经不单单在文艺作品中获得体验了。

  除此之外,仅仅是近十年间,反映当代生活价值观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区别。赵宝刚执导的《奋斗》曾经激励了不少年轻人追求自己的青春与生活。一群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怀揣乌托邦之梦住在废弃工厂厂房里,心心念念各自的理想并坚信通过奋斗可以获得成功,以恣意挥洒自己青春的方式传递着正能量。但别忘了《奋斗》是2007年的作品,一年之后,金融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蔓延至全球,关于新世纪的意气风发一时间饱受挫折。

  年轻人也无法像往日一样恣意《奋斗》了,我们不能再学着佟大为饰演的陆涛,将POLO衫的领子高高竖起,睥睨世界。也不再艳羡向南和杨晓芸奋不顾身折腾到底的青春与爱情。我们必须开始考虑《蜗居》《裸婚时代》这样的现实主义命题,然后像樊胜美、关雎尔或者邱莹莹一样在都市里小心翼翼地探索自己不甚明朗的未来。

  在环球同此凉热的社会背景之下,我们从《奋斗》走到了《欢乐颂》,电视荧屏内外的青年一代都无法也不敢再任性,在城市里生存的泛中产一代的焦虑被摆上台面,细细地剖开演绎。终于,消费主义席卷一切的当下,我们回望过去的时候,开始调侃“你冷漠你无情无理取闹”的琼瑶式偶像剧,我们再也不相信纯粹爱情的童话了。而是开始认同都市女性代言人亦舒生发出的独立而冷漠的宣言:“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4 经典永远是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那一款

  观众完全可以否定过去的理念、想法、价值标准,这无可厚非,人与时代都是在不断地反思和自我否定中走向未来。

  如果只把影视作品作为消遣娱乐的产品,无论如何也无法想明白为什么二十年前的观众会如此痴迷矫情肉麻的偶像剧。但别忘了,观众喜欢的作品恰恰是受众价值观的折射镜,正是在这些大小荧屏上的故事内外,我们才得以窥得当代史的风云际会。

  令妃还是那个令妃,但观众是不断成长的。一个人物的好坏褒贬,也在时代的流转中发生了逆转。

  那么,是所有的过往经典都解构为如今的笑谈了吗?未必。与谈论爱情和生活,讲述梦想和拼搏的剧集相对照,关于历史故事的演绎,则成了今天被反复称颂和怀念的经典。《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类正剧向的作品被反复拿来打脸今天漏洞百出的历史剧,而《三国演义》《红楼梦》这些古典文学作品的改编精品则始终是那些不着四六的古装戏无法超越的巅峰。

  一方面,对历史的解读具有相对稳定性,整部作品的价值观随着时代变迁彻底颠覆的可能性较小;另一方面,则是这些剧集诞生的年代里,影视业宝贵的健康环境下这些作品本身质量卓著。还有一点更为重要,一部良心制作可以借古喻今,这些所谓的经典,是指作品由内而外都永远经得起时间检验,任何时候都能读出人性价值的那一类。

  □纪如泽(媒体人)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