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23 11:22 | 来源:人民日报 2018年02月23日 05 版 | 查看:564次
主旋律文化的传播不是强行植入,而是“润物无声”;不能强迫灌输,而要“柔中带刚”
今年春节档,火出“史上最强”的票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凭借口碑实现“逆袭”,票房已经突破14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红海行动》击中人心的不只是影片的“燃”,更有现实的“真”。影片改编自中国海军的也门撤侨行动,“蛟龙突击队”在索马里海域解救中国商船,在战乱国家营救中国公民,一个个紧要时刻、一系列生死救援,让人们通过镜头看到了什么是“勇者无惧”、什么叫“强者无敌”。站在电影传播的角度,这是“高品质”与“高口碑”的一次默契;站在国家进步的高度,“蛟龙”所获得的掌声,更像是生活在“强起来”时代的人们,对国家和军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期许。
从《湄公河行动》到《战狼Ⅱ》,再到《红海行动》,近年来,观众每每被真情打动、被热血感染、被主旋律电影“圈粉”。这些影片在制作与情节、故事与价值上孜孜以求,用生动的实践回答主旋律作品如何引人入胜的重要命题。过去,人们常常感叹主旋律文化传播不易,难就难在容易落入窠臼、生硬说教,给人刻板印象。有人评价《红海行动》是自然流露的主旋律情怀,可谓一语中的。在故事讲述中传递价值,在人物塑造中注入情怀,才有这样的“自然而然”,才能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主旋律文化传播需要“硬实力”的根基。《红海行动》之所以“炸裂”,主要是它取材于真实故事。这几年来,我们在许多海外行动中看到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防能力的提高,这是叙事的“硬实力”。因而装备精良、作风硬朗的“蛟龙突击队”一亮相,就让普通中国人感受到自信自强,对“虽远必救,再难必援”有了更强的信心、更足的底气。
同时,主旋律文化也离不开“软实力”的内核。一句“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足以让人感动,一句“中国军人不会让任何一个中国人受到伤害”足以给人力量。电影之外,“孤胆利刃,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宁舍此生,不负使命”的责任担当,“吃尽万千苦辣,只为祖国荣光”的爱国情怀,那种情感冲击力、人格感染力,从艺术形象延伸到军人集体,从创作者传递给观众,产生了广泛的共鸣。
“恰逢其时、恰乘其势”,这不仅是形容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更是主旋律文化正在面对的“时”与“势”。主流文化的传播不是强行植入,而是“润物无声”;不能强迫灌输,而要“柔中带刚”。就像《红海行动》所传递的,中国不好战,但从来不怕战。这种“能战但不好战”,何尝不是一种以柔克刚、以柔变强的“柔实力”?今天,无论文艺创作还是主旋律文化传播,都需要立足时与势。只有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润物无声的巧力来怀柔远人,才能“驰骋天下之至坚”。
“我们必须打赢!”人民军队如此,主旋律文化的创作与传播更是如此。只要立足时代、赶上时代、引领时代,我们就能不断发掘并讲述更多动人的中国故事,凝聚起建设新时代的人民伟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