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硕士与父母决裂 带来的仅是对教育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02-21 10:11 | 来源:中青在线 2018-01-31 21:06 | 查看:578次

作者:曹珂 王帝

近日,一位“逆行者”的长信在舆论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别人家的孩子”的代表,作为80后的王猛(化名)从小成绩优异,高中毕业时以地市级高考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本科毕业又赴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读研。学业生涯以外,王猛觉得很糟。由于感到自己从小被家长“管制”、“操控”和“过分关爱”,长大后在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上感到吃力,在多次试图与家人沟通无果后,他不惜采取“12年不回家过春节,6年前拉黑了父母所有联系方式”这样的极端方式,来跟自己的家庭一刀两断。一时间,舆论哗然。怒斥不孝者有之,感同身受者有之,反思教育者有之,暗自庆幸者也有之。

  联想到前几日因为偷偷辞职,被父母要求每月缴纳千元生活费的重庆姑娘小周,同样在舆论场上引起了的热议。像这样两代关系的话题并不鲜见,然而讨论的热度却与日俱增,其背后反映的是成长起来的80、90后一代,话语权的增强。而在网络舆论场,则更为明显,话题中年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曾经在朋友圈晒去哪旅游,变成了晒娃;曾经在微博上求不挂科,变成了求不加班;曾经关注的新闻是明星娱乐,现在则更多地关注民生亲子……

  换句话说,网络舆论场已进入“而立之年”——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间来算,也正好三十有余。或者不妨说,网络舆论场的用户个体总要走向“而立之年”。因此舆论场的话题与内容也在随之变化,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新陈代谢”。而80后硕士万字长文的个案,竟能引发整个舆论场的风波,也正是挠到了“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痒处。

  王猛的万字长信,能够成为热门话题,其“共情”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共情”效应的产生,就来源于对教育方式的反思。有一种负担,叫“我们都是为你好”,从衣食住行到言谈举止,种种规定事无巨细,而评价的最高标准,就在于“听话”二字,这是那个时代对教育的普遍认识。时代在变化,观念也在更新。那个求稳的时代与这个求新的时代在碰撞中交融与继承,没有绝对正确的教育方式,只有时代留给父母的回响,之后又传承给了我们。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长信中王猛对父母有这样那样的指责,引发了不少网民认同,但我们依然不会回避与抵触尊老孝亲的传统。作为老年人,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坠入另一种“塔西佗陷阱”。回顾近一年的热点舆情,热烈的讨论总伴随冷静的声音,而且越来越响亮,这似乎已成为某种标配,而这样的标配,就是成长的标志。

  成长不是单纯的体量增长,而是网友从参与广度到参与深度的延伸,是从“沙发板凳坐地板”、“我就看看不说话”及“我就是来打酱油的”到“厉害了我的国”和“撸起袖子加油干”。而成长的代价,就在于从冲突与磨合中战胜挫折,在黑暗中找寻亮光。

  王猛的万字长信,看起来充满了对父母教育方式和自己成长经历的否定,但其在舆论场引发的二次效应,却成了认同者感同身受之余的身心解压、反对者严厉批评后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入理解,和一些网友发出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善待家人的由衷体悟。由此也就完成了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的“否定之否定”。

  在历次的热点事件中,不理智的过激言论并不鲜见,而群情激愤的也未必是正义的声音,更不用说有多少次舆论的风向被别有用心故意带偏了节奏。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这次的舆情发酵过程中,王猛的长信内容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其作为引子的舆论场历史意义,或许会在接下来和以后的讨论中凸显出来——在这个而立之年的舆论场,关于婚姻、家庭、教育和代际关系的理念都尚待更新与磨合,相信这样的讨论还会越来越多,内容和层次也会越来越深入——这是网络舆论场成熟的必然。

  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讨论,如同我们无法回避岁月的增长;我们期待这样的讨论,如同我们期待新时代的来临。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