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行走”的课堂让思政“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8-02-14 21:24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2月14日 04 版 | 查看:717次

在中国率先试水“包产到户”而闻名的内蒙古康家湾村,不久前迎来了一批来自天津的大学生。学生们把思政课堂从校园“搬”进村民家里,请当地老百姓当起了老师。

  把社会实践的“活水”注入理论深奥艰涩的思政教育,是天津大学让思政课“活”起来的一次创新,每逢寒暑假,全校有4000多名学生带着课本中的理论问题,到农村、田边、工厂等广阔天地中寻找答案。以往被贴上“枯燥”“无用”标签的思政课一下子接上了地气,变得有趣起来。

  天津大学团委书记吕静说,社会实践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便于学生把解决自身思想困惑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他们带着思考扎根基层一线,也能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国家。我们鼓励学生要扎根泥土,能吃大苦、受大累,才能培养大担当”。

  在天津大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社会实践是多年延续的传统。学生假期社会实践项目的主题是“海选”出来的。学校先向全校学生广泛征集实践主题,由专家论证和筛选后,再发布出来提供参考,引导大家关注国情社情。

  社会实践与思政课融合后,又新推出了14个主题:“建言献策‘一带一路’”“深入助力精准脱贫”“重温红色光荣历史”“重视生态环保发展”“保护弘扬传统文化”……每个主题都与课本上的知识点对应,让思考和实践更有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畅带领一支实践队来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区——内蒙古地区,开展题为“改革开放初期内蒙古地区‘包产到户’口述史收集”的实践活动。

  “改革开放初期刚实行‘包产到户’的时候,大家的干劲都比之前足了,整体的劳动氛围都有很大改变。”这堂课的“老师”是内蒙古“包产到户”第一人赵丑女的儿子陈绿师,他身边围坐着一群听得聚精会神的大学生。

  陈绿师告诉学生们,唐家湾村地处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区,不利于大规模种植,自己的母亲当年便先尝试在自家周围承包小块耕地进行耕作,取得了亩产300公斤粮食的高产,之后“包产到户”政策在整个内蒙古粮食产区得到推广。

  “通过实地访谈,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理论。”经管学部2014级学生罗莉舒谈到收获时说,“也进一步理解了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是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了守住对一个农村孩子的承诺,机械学院学生杨智连续6个寒暑假期,来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上纳咪村。

  上纳咪村海拔3000多米,交通闭塞,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杨智大一就从学长口中听说了在那里支教、调研和捐助的“拥抱纳咪”实践队。“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冬天,晚上冻得睡不着,我们就围坐在一起看星星,互相鼓励,咬牙坚持过了‘气候关’”。

  临走的时候,一个村里的小姑娘拉着杨智的手,用不熟练的汉语说“明年你还要来哦”,此后,每逢假期,杨智都会去那里看看孩子。

  6岁的桑杰拉姆小小的背影,深深印在实践队队员农奥兵心里,“经常看到小小的他背着比自己还重的麦子帮家里干活,挺心酸的”。他坦言,这些经历让他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对自己提高要求,因为总会想到,远方还有一群孩子“以你为榜样”。

  化学专业的赵鹏一直觉得自己的专业离生活太远,直到参加了这次社会实践。赵鹏所在的“不忘初心”实践队2017年暑假来到贵州普安开展科技支农实践,他们用自己设计的枕头盘活了一个作坊,吸引了20余名劳动力返乡就业,目前实现盈利8万余元。

  “我们根据当地特色茶叶的功效,配比制作了茶叶枕头,还帮助他们建立了电商平台。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帮助他们开发其他产品,争取让更多留守儿童的妈妈回家。”赵鹏说。

  化工学院RE计划实践队在暑期开展了关于电子垃圾处理调研,并形成了蓝皮书递交天津市环保局,部分建议已被采纳;建筑学院的同学依托实践基地为营口老街设计改造方案;法学院“依法治水”实践队调研报告提交中国法学会,为水污染立法建言献策……

  吕静说,学校引导同学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社会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不仅如此,每个实践队都配备专业指导教师为实践队“保驾护航”。“我们鼓励全校的青年教师都参与进来,不止是团干部、辅导员,而是涵盖各个领域青年教师、管理干部,通过教学相长,提高青年教师水平。”

  寒假来临,在田间、在小巷、在乡村、在工厂,一批批天大学子在“行走”的课堂里打开了解社会的窗口,将自身的成长融入家国发展的洪流,在社会实践中树理想、长本领、立担当。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