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13 20:51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4年04月11日 第02版 | 查看:809次
■沈献章
近日,一篇名为《30年1000余高考状元的悲惨下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笔者读后感到匪夷所思,不可理解,想为“状元”说几句公道话。
文章中作者先列举了一系列“事实”:1977年以来,恢复高考30多年来的1000多名“状元”都没成为社会活动家、或企业家、或艺术家,也没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领军人物;高考“状元”们也没成为一流科学家。
这些所谓“事实”的可信度有多大?他说,“见《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页”。但《上海教育》根本没有出2011年12A期;再查《上海教育》2011年12期,也没有这样的说法。作者又说这是某教科院的调查结果。笔者通过媒体朋友向该教科院的研究员求证,答复是否定的。
作者高举狼牙大棒,横扫恢复高考30多年1000余位高考“状元”,说他们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军人物,下场悲惨。危言耸听,令人害怕。全盘否定“状元”之后,作者感到还不够深刻,又历数了高考“状元”的五大“罪状”,诸如“高考‘状元’只是应试教育做题的‘状元’而已”等等。
作者分析“状元”悲惨下场的原因是学习只重记忆,看重分数,思维僵化,缺乏见解,没有创新。一言以蔽之: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悲惨结果。
其实,高考“状元”的取得,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综合素质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良好的学习素养。现在的高考已然不是死记硬背能应对的,考查的是多种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迁移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学科知识要学得非常扎实,并且融会贯通;非高考学科也要学好,全面发展,有所特长。那种偏科、死记硬背、知识面狭窄、能力不强的人高考绝对不能取得好成绩。二是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高考这一决定人生命运的大考,为什么那么多学生紧张焦虑,晕场,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心理素质不好。而高考取得高分的学生一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镇静,临危不乱,稳如泰山,心静如水。三是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十二年寒窗苦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肯定会遇到挫折和坎坷。遇到困难,怎么能够克服和战胜它?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就松懈了,不干了,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和毅力。高考“状元”必定具备这种精神和毅力,否则,他也不能成为“状元”。
良好的学习素养、心理素质、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难道不是一个人的素质吗?怎么能够说一个人的高考成绩好就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呢?
评价“状元”要有一个科学态度,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都是错误的。“状元”不是全才,更不是全能,不可能尽善尽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对“状元”也要包容,不能求全责备。
评价“状元”也要有一个客观标准。标准就如同“标尺”,定得好,有利于对人才进行客观评估;定得不规范或有偏差,就可能导致评价有失公允。用“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对照高考“状元”,其实根本没有可比性。如用“科学家”的“标尺”来衡量评价“状元”,很大程度地存在着唯“结果论”的倾向,即只对成功者予以肯定。如果唯“结果论”盛行,就可能导致一些科研工作者为片面追求成功率,“跟风克隆”,不愿意做原始创新,从而导致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被扼杀,这实际上并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对那些默默无闻的“探路者”应给予一定的肯定,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更是不可取的。
近几年,骂“状元”似乎成了一件时髦的事,高考“状元”一出来,就有人往他们身上泼污水。一个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但不被赞赏羡慕,反而被诋毁谩骂。是“状元”犯错了,还是那些培养出高考“状元”的名校名师犯错了?我看都不是,是那些别有用心、惑众取宠、恶意炒作的人犯错了。
见贤思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都应该继承、发扬、光大,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身体力行。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