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村“变形记”(4图)

发布时间:2018-02-13 11:02 | 来源:武汉晚报 2018-02-9 8版 | 查看:913次

落后村脱贫致富 外迁村民纷纷返回

 海棠村

  韩加勤(戴蓝围巾)和村民

   韩加勤(右)给村民发慰问金

 海棠大道两旁整齐的村舍


俯视这个宁静的村庄,成片成林的绿树尽收眼底,海棠大道像一条腰带穿梭其中,村舍整齐分布两旁,像镶嵌的明珠。谁曾想到,7年前,这里是新洲区阳逻街有名的脏乱差“落后村”?如今,在“红色引擎工程”“三乡工程”的推动实施下,落后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希望满满的“幸福村”。

7年来,海棠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由5000元以下上涨到10000元以上;村容村貌由早些年挖塘建渠堆满渣土到如今绿化面积达650亩;村民们在精神风貌上也由以前的爱打麻将变成了跳舞唱歌爱运动……

海棠村是如何成功变形的?近日,记者下基层来到该村,了解变化背后的故事。

以前是个“落后村”

经济落后环境落后

2月6日,天空放晴,新洲区阳逻街海棠村的村委会喜气融融,全村66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笑逐颜开,每个人领到了500元慰问金。72岁的村民陈富英赞不绝口:“他回乡这7年,每年过年我们都能拿到红包,真的很幸福。”她口中提到的“他”是该村52岁的爱心企业家韩加勤,扶助老人的红包都是他自掏腰包。

阳逻街调研员黄昌义介绍,海棠村是个有七八百名村民的行政村,2003年支援国家建设,村子整体搬迁到位于新洲倒水河附近的位置。当时干群关系严重对立,村里经济落后、环境落后,久而久之就成了“落后村”。2011年9月,在村民联名举荐下,老家在海棠村、已是三家企业董事长的韩加勤毅然回村担任支书,带领村民们走上富裕路。

现在村民富起来了

人均年收入上万元

万事开头难。韩加勤回乡第一天,带来10万元,捐给了附近一所小学,因为村里的几十名孩子每天要到9公里之外的阳逻就读幼儿园。不多久,以他所办企业命名的搏力幼儿园也在这里落了户。

接下来,韩加勤着手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上下功夫。“我们村是建筑之乡,50%的年轻人都有一技之长,会泥工、木工、电焊工等工种,这部分人我们鼓励进城务工。村里有六七百亩鱼塘,水产资源丰富,我们鼓励剩余的劳动力进行水产养殖。”

“韩加勤回乡7年,做了很多村民盼望做的事。”该村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韩光荣介绍,除了针对不同劳动力的特征进行脱贫致富,还进行了承包责任制,将荒山分片到户,实现了村民增收,目前人均年收入达万元以上。

翻天覆地变化大

外迁村民纷纷返回

“村子越变越美了,我们生活在这里也越来越开心,生活一年比一年好。”76岁的陶金寿老人耳聪目明,对于海棠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竖起了大拇指。

对比过去,他说,路不好灯也黑,街道上垃圾如山都没人管。村民们情愿在外面租房子都不肯回乡。“现在大不一样了,农村像城市,韩加勤回乡修了桥、装了路灯。”去年10月,韩加勤号召在外打工人员,投资20万元修建了一条长600米宽6米的柏油马路——海棠大道,还装上了36盏街灯,海棠村亮起来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不少以前迁去城关的村民纷纷回到村里,还建了不少房子,为乡村注入了鲜活的生气。

“8年没交的鱼塘管理费也理顺了,多年没修的隔河渡水的便民桥也修好了。”干群关系混乱时期,鱼塘管理费一直难以收取。陶金寿老人记忆深刻的是,韩加勤回乡后,他80多岁的老父亲带头做表率,主动缴纳了鱼塘管理费。“先交钱后养鱼,他们家以身作则给全村定下了规矩。”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

去年投入百万修路绿化

早些年倒水河附近挖塘建渠,村子里到处堆满了渣土,杂草丛生。2005年起,韩加勤回到老家将荒地承包下来种树。但是一路荆棘,过程并不顺利。他连续5年尝试了意杨、刺槐等树种,无一存活,“土壤沙化严重,根本无法直接种树。”为了让荒山披绿衣,他只能从改变土壤性质着手,不断施肥翻新土壤,又修建了两座抽水泵引水,仅这项工程就花费300多万元。

土壤得到根本改变后,韩加勤将600亩荒地,划分出果树林、乡土树林、观赏树林、苗圃林。

“你看,这片树林全部栽的是桂花树,树种都是我从外地买来的。等开花后,我考虑修建桌椅,让村民们在这里下棋喝茶聊天。”韩加勤兴奋地指着村委会门口的树林,他说只要有土的地方,都种上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村庄最大的优势。海棠村2017年共投入100多万元用于修路、栽树和绿化。

改变了海棠村的人

十余年捐了379万元

“村容美,村民富,民风好。风清气正,我做的一切对得住党和社会。”同样的专注不仅体现在改变一个村的风貌上,韩加勤在慈善事业上也历来如此,十六七年来,他累计为环卫工人、贫困学子、老人等困难群体捐款捐物达379万元。

2月6日,韩加勤照例来到新洲区朱店老年公寓进行慰问。这是一家民办老年公寓,也是一家爱心养老院,收有38名老人,不仅有孤寡老人,还有外地流浪的无助老人,都是没有子女、没经济来源的老人。韩加勤连续多年上门慰问,送去物资和慰问金。98岁老人叶清明精神矍铄,穿着院长新买的紫色棉袄,拉着韩加勤的手连连道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韩加勤的行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韩加勤还连续8年请环卫工人吃饭,庆祝他们的节日——环卫工人节。他说,每年请环卫工人聚会,既是表达感激之情,也希望能带动其他企业家回报社会,更盼望广大市民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呼吁更多人理解、关爱环卫工人。

扶贫济弱,从生活扶贫到教育支持,从孤寡老人到贫困的大学生。从2000年开始,韩加勤一直帮扶家在金台的贫困大学生周金,多年未间断。周金高中3年、大学4年、研究生2年的全部学费和生活费,都由韩加勤出资,周金也以优异的成绩从新洲三中考入武汉理工大学,后来考上了吉林大学研究生,现在供职于广州汽车研究院,待遇丰厚。韩加勤的慈善之心改写了一个贫困学生的人生,也改变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命运。

“我之所以要做这些,给自己找麻烦,是因为扶贫不仅仅捐些钱,让贫困家庭解一时之急,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韩加勤说,“予人玫瑰,余香满怀。公益,是大爱,是企业的良心与责任的温情表达,它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份和谐的阳光。”

文/记者汪甦图/记者金振强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