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09 20:18 | 来源:浙江新闻 2018年02月02日 06:58:38 | 查看:755次
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
浙江在线2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在“争优”这件事情上,旁观者可能无法想象其中的激烈,但身处其中的老师、家长们则是感触颇深,围绕着这个“优”字,他们也是施展出了十八般武艺。昨天,我们采访了两位当事人,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一位家长的纠结:
为了多一个争优机会,全家旅行计划泡汤
齐女士的儿子今年六年级,在杭州一所公办小学就读,昨天下午参加了最后一门科目的期末考。
因为成绩尚未揭晓,老师们的焦虑主要来自对未来形势的预测,但齐女士的焦虑却直接摆在眼面前:“儿子回来说题目很难,不要说90分了,85分也有危险。考不到85分,就没有‘优’,过两天还得参加‘争优’考试。考试时间刚好和我之前定的旅行团冲突,到时就只能退团……”
记者打听了一下,齐女士口中所谓的“争优”考试,仅限于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门学科,原本是学校给考砸的孩子一次补考机会,但没考到85分的孩子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再争取一次“优”。
“不过,期末考直接拿到的‘优’和后来争来的‘优’,在成绩单上的写法不一样,看得出谁是补考过的,也不能参加校内优秀生的评定。以后去民办初中递简历,同样会被看出来。”齐女士告诉记者。
既然如此,为争一个“优”,使难得的全家旅行泡汤,值得吗?
她表示:“有拿‘优’的机会,总要让孩子去试试。”至于争来的“优”到底有什么用,齐女士想了好半天,说:“其实就是心理安慰,成绩报告单好看一点而已。”
和身边一些音体美都要争“优”的家长比起来,齐女士觉得自己勉强算淡定。
一是因为全家对儿子小升初的去向并不强求,觉得民办不错,但对口的优质公办初中也能接受,所以支持孩子对空模、车模等模型的兴趣爱好,而没强迫他去学不擅长的奥数,自然更不会在音体美这些学科上纠结了。
二是因为儿子的文化课成绩虽不算冒尖,但是属于全面发展的类型,音体美等学科表现一向优异,她从不用为这几门课的“优”操心。
“可这些‘优’都不是平白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齐女士说,“除了语数英科,家里对音体美等学科的教育一直很重视。儿子天生嗓子好,爱唱歌,我们就鼓励他多听多唱,唱歌能在比较紧张的学业中做一些调剂。体育关乎孩子的体质,能够培养拼搏和阳刚的性格,所以我们每天督促并陪伴他锻炼。对于美术,我平时很喜欢观察儿子的作品,和他谈我的感受和建议,因为我觉得从作品中能了解他的情绪、思维和想象力。”
在齐女士看来,任何学科要取得优异成绩,都必须有付出,不能临时抱佛脚,期末才想到找老师。
“家长争‘优’的心理挺好理解的,现在民办太热了,又是非‘优’不可。另外,一个‘优’不止让家长心里踏实,也是给孩子鼓励和肯定——现在的孩子心理压力大,平时成绩都挺不错,期末考却容易发挥失常,的确需要争‘优’的机会。”齐女士说,“可我不能理解的是一些家长的做法。”
在她印象中,儿子班里有个孩子经常在体育课上调皮捣蛋,有时候索性不去上课,结果体育老师挨不过家长的软磨硬泡,期末还是给了“优”。“别说其他孩子了,我们这些家长也有意见,太不公平了!而且对孩子有意义吗?”
齐女士坦言:“换成是我,不会这么做。‘优’肯定要争,但不是父母去争,而是应该让孩子自己争,争到固然好,争不到也能让孩子懂得理性对待成绩,承受挫折,让他自己总结经验。”
一位美术老师的烦恼:
每次期末成绩一公布,家长电话就追来了
方玲(化名)是杭州一所公办小学的美术老师,任教三到五年级的美术课。这两天,她开始填学生的期末成绩单了,每写一个“良”或者“合格”,尽管有理有据,心里却总有点不踏实。“担心有家长看到成绩单后,会一天给我发N个微信,‘商量’更改孩子的成绩,甚至上门理论……”方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带着一丝焦虑。
她的焦虑来自于亲眼目睹的一桩争“优”往事。当事人是她的一位同事,那年教一年级的美术课。
同事一向认真负责,很受一年级小朋友欢迎。她每布置一次作业,都会给画得好的孩子一张奖励卡。期末的时候,就根据奖励卡的数目评优。“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好,能体现孩子一个学期的付出和努力。”方老师回忆说。
没想到,等到学期结束时,同事的做法竟遭到一位家长的质疑。
因为看到孩子的美术成绩不是“优”,那位家长专程赶来学校两趟,找同事理论。他提出,美术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不是只有画得好的人,才是懂艺术的,才能拿“优”。一个孩子可以不会画画,但是要懂得欣赏。“说到后来,他甚至认为,我们美术老师是在用低俗的评价方式,扼杀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细胞。别说同事了,我听到后也难过极了。”方老师越说越郁闷。
双方为此争执不下,最后还是班主任出来做和事佬,把孩子的期末评定改成了“优”,才相安无事。
“才一年级,就为一个‘优’那么较真,我和同事后来专门讨论过这事。”方老师说,“如今有些家长对‘优’的执着,其实和升学关系不大,只是对孩子的期望值高。这种期望不仅增加了孩子压力,也有部分转移到了老师这里,孩子做不到‘优’,仍希望老师能给一个‘优’。”
虽说自己没有碰到过这样较真的家长,但每学期的期末成绩公布后,方玲多多少少会接到一些家长的电话。“主要是觉得孩子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她分析说。一般来说,五年级开始询问会比较多,因为五六年级是否是“全优生”,关系到能否进入热门民办初中,大家比较重视。不过,个别低段家长也有来问的。
来方老师这里争取“优”的家长,什么样的都有。“最多的还是我们俗称的比较‘要’的家长,其次是一些有自己教育观念又比较固执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优秀,老师不给‘优’,就是刁难孩子。”
家长的心情,方老师不是不能理解,自己教过的学生,终归有感情,不想因为成绩单上的一个打分,“葬送”了孩子读民办初中的一线生机,可是也有自己的底线。
遇上这种情况,她首先会告诉家长们,没有“优”是因为没达到要求,像上课不守纪律,作业没及时完成等。同时,她也提出补救方案,比如把作业补齐了,仍有机会得“优”;或者跟家长商量,这学期先打合格,下学期如果表现好,就改成“优”,可要是表现仍然不好,就不修改。
她隔壁办公室的音乐老师甚至想出了一招:个别实在五音不全的孩子可以通过音乐知识、聆听素养等方面的努力把成绩拉到优。确保只要孩子够努力,就有机会拿到优。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优’都是十分执着的,这种执着是亘古不变的。但老师必须按照规矩做事。我有时在想,比起找老师要‘优’,家长跟孩子一起找没拿‘优’的原因,再一起努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是会更好?”方老师说。
在她的印象中,有些家长第一次来要过、补过优秀之后,第二年第三年每一年都会找老师;还有一些家长很尽责,补过一次优秀之后,家长就会和孩子一起找问题、反思,以后就再也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