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终身学习吹响创新的号角(图)

发布时间:2018-02-01 21:43 | 来源:重庆日报 2017-11-27 010版 | 查看:647次

——我市“六大维度”推进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建设

  教育是城市发展和民生幸福的重要支撑。

  通过社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搭建全民终身学习桥梁,更是成为提升市民素质、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发展的关键点。

  在重庆,社区教育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呈现出“人人想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美好景象,全民终身学习正在淬炼为一种城市品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我市吹响全民终身学习创新的号角,迈步高水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征程。

  维度一:政策护航

  建平台扩大全民终身学习机会

  巴南区陈恩禄老人已经89岁高龄,本该颐养天年的他现在仍活跃在社区教育讲台上,他成立了“夕阳红宣讲团、夕阳红家教团、夕阳红校外辅导团、夕阳红法制关爱团”4个义务宣讲团,深入基层弘扬社会正能量。

  在这位“学习之星”的带领下,很多退休老人跟着他一起学习,生动演绎着活到老、学到老、讲到老的精神。

  陈恩禄的学习故事折射出了我市社区教育的蓬勃景象。

  社区教育是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重要基础。我市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发展,通过健全一系列制度拆除了制约市民学习的围墙,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市民搭筑起终身学习的桥梁。

  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市教委等七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我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指明了航向。

  近年来,我市积极完善经费保障,建立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对建设国家级、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的区县,规定每年按不低于人均2元标准安排社区教育专项经费。近3年来,全市各渠道共投入成人教育与培训经费16.54亿元,其中社区教育经费超过5000万元。

  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分别出台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区的政策和措施,目前我市已形成区县各具特色的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例会制度等,为全市社区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按照市政府部署,我市社区教育办学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依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办学进行建设,从市到区县、街镇、村居的社区教育网络化四级办学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社区教育向好发展,文化休闲、音乐艺术、健康养生、就业创业、致富增收、岗位进修等教育深入民心,市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热情高涨,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和市级的“百姓学习之星”。

  维度二:示范引领

  社区“小学校”创出“大作为”

  在黔江区,社区教育已成为一张有影响力的教育名片。

  去年,通过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市民学校等展开各类教育培训课程,该区的社区居民受教育培训率超过51%。

  高培训率背后正是黔江区因地制宜创新开展社区教育的生动实践。

  建立社区家长学校,黔江区把假期学校教育的盲点和家庭教育的难点变为社区教育的热点,形成了完整的接力育人链条。而另一边厢的社区学院则设置了几十种课程,满足了不同学习层次的居民就近参加学习的需求。

  此外,黔江区还依托社区教育不断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开设计算机应用、家电维修、制冷设备维修等10多个专业,去年培训近6000人,实现就业3500多人,创业培训近1700人,实现创业1000多人,带动2000多人就业。

  黔江区的社区教育做法点亮了百姓心中的幸福灯盏,其好的经验和做法更是成为了样本,引领更多区县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创新探索。

  成就榜样力量,影响带动更多人进入“学习圈”,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发展,这正是我市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创建工作的初衷。

  目前我市已有国家社区教育示范(试验)区5个、市级社区教育示范(试验)区8个、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实验中心3个。

  依托示范建设,社区教育在各个区县呈现出多色彩、高成效的局面——

  九龙坡区大力开展便民、利民、安民、乐民的社区教育“四进活动”,引领教育服务、传统文化、科普活动、高雅艺术进社区。

  巴南区以传统文化进社区为抓手,深入持久开展基层社区教育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教育发展新格局。

  渝中区加快推进社区教育与文化融合,发挥社区教育学院、文化中心等阵地和资源优势,不断推出百姓喜欢的学习品牌项目。

  沙坪坝区以“学习、幸福、感动、和谐”为主题,大力为社区居民提供“足不出户的终身学习”,全区社区教育出现了喜人局面。

  ……

  为进一步推动各区县创新践行社区教育发展,我市已将社区教育纳入区县政府年度目标考核,进一步强化社区教育地位。

  维度三:淬炼队伍

  聚力保障市民接受更专业的教育

  今年9月,第二期“全国社区教育管理者专题研修班”在我市举行,全国各地427名社区教育管理干部在重庆度过了获益良多的5天。

  据悉,我市为全国社区教育管理干部设置了主题报告、访谈交流、现场观摩等学习环节,九龙坡区作为“东道主”更是向全国展现了在特色项目建设、课程建设、标准化学习型社区建设方面的好做法,得到学员高度认可和赞扬。

  全国社区教育管理者专题研修班之所以“落户”重庆,得益于我市在社区教育发展中探索出的好做法、好成绩,其中提升社区教育干部教师队伍水平和素养的做法,则是引来全国关注学习的焦点。

  从2012年起,市教委将社区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培训纳入全市教师培训项目中,并给予专项经费保障。近4年培训社区骨干管理干部、和教师共计1032人,社区教育志愿者1万余人次。

  几年来我市积极构建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专兼结合、数量匹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适应社区需要、富有社区特色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

  各区县积极开展区级层面的人才队伍培训工作,全市社区教育队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据悉,我市计划用2-3年时间完成对社区学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业务能力。

  维度四:理论创新

  强研究促社区教育水平全国领先

  当前中小学和高校开展教育课题的研究已是常态,然而社区教育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鉴于现阶段社区教育已不是狭义的教育,因此通过理论创新培育社区教育的区域特色就显得特别重要。

  2015年我市首次启动社区教育课题研究,除了每年设置社区教育专项课题之外,还依托高校的专家科研创新团队,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

  3年来,全市30多所高校、40多家区县社区教育机构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出版多个关于社区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的学术著作,产生了20多项研究成果,为我市社区教育政策保障、体制机制建立、城乡社区教育实践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支终身学习科研创新团体在我市建立起来,有一定影响的教育学专家学者囊括其中,他们建立、组织、申报省部级课题,开展社区理论和实践的专项研究,目前已出版《社区教育研究与实践》、《终身学习研究与实践》、《终身学习理念下的社区教育实践研究》等学术著作。今年由重庆市广播电视大学申报的《服务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还被评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通过理论研究,我市社区教育的实践经验上升到了理性认知的新高度,促进了我市社区教育水平全面提升,扩大了我市社区教育在全国的影响。

  维度五:拓宽平台

  “点菜配餐”足不出户轻松学习

  2010年,我市开通了面向全体市民的免费学习平台——重庆终身学习网。

  在这个学习网上,我市自主开发的重庆特色美食、家庭教育、市民素质教育、家庭实用技能等400多门微课程深受市民喜爱。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渠道,我市近年来不断优化重庆终身学习网,每年要投入近百万元建设网络课程资源,每年有1000多集,超过700小时课程资源上线供市民免费学习。现在网站注册用户数已达10万人,网站累计点击量超过100万次。同时我市还有11个区县分别建立市民免费学习平台。

  市民需要学什么,终身学习网站就尽可能地开设相应的课程,实现了“你点菜我配菜”的局面,市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学、快乐学。

  为了丰富市民的“学习餐单”,我市组建了专业团队自主开发微课程,并启动社区教育微课大赛,开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比,进一步提升了课程的丰富性和实用性,让市民不仅时时能学,还学有所用。

  除了结合“互联网+”聚焦微课程建设外,我市各社区教育院校还主动挖掘历史文化积淀,开发乡土特色资源,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课程资源体系,突破了社区教育资源数量有限、特色不鲜明、质量不高的瓶颈。

  维度六:塑造品牌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惠民

  从2010年起,我市已连续举办了6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以展示社区教育成果,传播终身学习思想,发展学习型组织等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特别是成功举办全民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和全国学习型城市联盟年会以来,我市全面终身学习活动覆盖面达到80%以上,参与人数突破900万人次,我市也多次获得国家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优秀协调组织奖及特殊贡献奖。

  为扩大终身学习活动的社会影响,推动发展社区教育发展,我市打造出一系列有特色、有成效的品牌活动。

  立足“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着力弥补农村教育短板,近年来我市面向基层和农村办好街镇、村居社区教育,大力支持各街镇、村居结合当地历史、人文资源和社会现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各区县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沉淀,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品牌活动建设,社区教育品牌不断涌现,形成了九龙坡区的“社区教育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社区”,渝北区的“巴渝风百姓大舞台”、“慈孝文化”、“羽毛画制作”,沙坪坝区的“黄桷树下广场故事会”等享誉全国的社区教育品牌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

  据了解,在今年的活动周上,我市将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成果、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活动品牌的成果等展示,以及“社区教育第二届微课大赛”评选和“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选等活动。

  依托社区教育发展,全民终身学习在重庆展现了新生机、新活力、新境界,学习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和生活习惯,“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每个人都身在其中,共同提升素质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突破>>>

  从试验到示范

  连续7年获国家级优秀组织奖

  2016年,巴南区天星寺镇的“天心故事”被评为全国百佳终身学习品牌。“天心故事”究竟讲出了怎样的动听韵律?

  天星寺镇已有2000余年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积淀了大量的故事传说,这些故事为当地群众所喜爱。故事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天星寺镇率先开启了故事与社区教育结合的试验。

  2011年“天心故事”诞生,2012年成立“天心故事协会”之后,一大批历史文化教师、区作协成员、戏剧曲艺家协会大家等加入其中,共同为故事把脉问诊,搜集整理创作了100余个故事,并编辑出《天心故事书》。

  以廉政故事宣讲、乡村文艺大舞台等为载体,“天心故事”走上了台面。为进一步扩大故事影响力,天星寺镇社区教育学校还成立了故事讲演队,深入百姓茶堂、院坝、镇各村居巡回演讲,传递正能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天心故事”不仅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还成为一个文化品牌,不少游客游览巴南时纷纷前来听故事,地区旅游释放着特色之美。

  无论是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学习,还是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上的自我修养上,一幕幕学习活动已成为巴南各个镇街、社区的寻常景象。

  巴南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发展,近3年财政分别给予了30万元、60万元、150万元的经费保障,经费逐年递增且增幅较大。今年巴南还把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工作纳入社区教育的目标,确保了社区教育活动长效开展,强有力地推进着社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巴南正在新修订《社区教育实施意见》和《社区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成立文件》,两个文件的出台将更好地护航社区教育发展。

  大力发展社区教育,不断寻求突破,巴南从试验走向了示范。

  该区连续7年获得“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国家级优秀组织奖,2012年成功创建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区,余海涛被评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2016年南泉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

  今年,巴南社区教育继续书写成就,陈恩禄获全国“事迹特别感人的百姓学习之星”,“日行一诵”诵读讲堂和姜家舞龙被评为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龙洲湾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陈朝友被评为重庆市百姓学习之星,“放学时光·成长营”则被评为重庆市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创新>>>

  从服务到引领

  深入基层助推学习活动常态化

  今年,巴南社区教育学院参加了2017年东西部社区学院院长论坛,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同时,巴南还与上海市普陀区“结对子”签订合作协议,开启了巴南和普陀区“互利共赢、携手共进”的新篇章。

  加强学习交流以及合作,旨在提升社区教育水平。为推动全区社区教育办出成绩和特色,巴南深入基层从多个角度助推学习活动常态化开展。

  一方面该区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办法》在内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成立社区教育学院,统筹并整合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指导全区22个镇街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社区教育的学习活动要实现常态化,关键是服务能力要跟上。

  依托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管理平台,巴南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深入基层指导社区教育学校和村(居)教学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各单位参加全国、重庆市和巴南区的微课大赛、终身学习活动品牌、特色课程、百姓学习之星及科研课题的评选和申报,盘活了社区教育“一盘棋”。

  此外,巴南区各部门、各高等院校以及各个街镇通力合作,共同打造教育基地,努力实现互联互通,把各项资源充分利用到社区教育工作中,同时还建立起社区教育人才库,吸收了一大批热爱公益事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推进学习活动常态化,还需激活引领能力。

  尽管以社区教育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激发居民学习热情是所有区县的目标,但巴南考虑的是如何在做好管理服务的同时还能引领各街镇做出特色。

  依托本土特色文化,巴南大力培育社区教育示范镇街和村(居)实验基地,充分发挥他们在体系构建、资源共享、投入机制、队伍建设、信息化应用、市民学分银行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保障社区教育特色发展。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