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广泉:当前没人能扛中国相声大旗 郭德纲也不行(4图)

发布时间:2018-01-21 22:51 | 来源:新浪新闻 2018-01-19 12:24 | 查看:1241次

  丁广泉认为看似红火的中国相声其实只是表面繁荣,一些相声非驴非马,相声界急需一位领军人,带领大家走上正途。

  光明网1月19日报道 丁广泉认为相声界亟需领军人,带领两万多职业相声人走上正途。郭德纲功不可没,但距离成为领军人还有很长的路,至少要先搞好内部团结;另外,虽然有一些人被视为领军人,但根本起不到领军作用。

1973年丁广泉与恩师侯宝林合影

1973年丁广泉与恩师侯宝林合影

  中国著名相声艺术家丁广泉与马季同门,是中国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爱徒。在中国相声界,丁广泉可以说是走上了一条“旁门左道”,他因广收洋徒成为“京城洋教头”,他走进高校用相声教留学生学们汉语。

  如今虽已桃李满天下,但年过七旬的他对中国相声的发展忧心忡忡。他认为,看似红火的中国相声其实只是表面繁荣,一些相声非驴非马,舞台上遍洒狗血,逾越了相声传统的底线,相声界急需一位领军人,带领大家走上正途。

  “洒狗血”逾越了相声传统的底线

  20世纪初,郭德纲带火了小剧场相声。在相声界前辈的丁广泉看来,无可非议,这是对相声事业的一大功绩。为此,他报以极大的热情也常应邀到小剧场“攒底”(即压轴),虽然是最后一个节目,但他基本都是早早到场。

  他说,与当“洋教头”相比,他还是爱上台、爱表演,但每当看到有人在舞台上“洒狗血”,他还是难免有些失落甚至心寒。

  “互洒狗血逾越了中国相声传统的底线,污言秽语更无益于中国相声的发展。”回顾中国相声的发展史,他指出,父母哏和伦理哏是前三代相声艺术家努力抛弃的糟粕,如今有些人却重新拾起,甚至大量运用,有过之而不及。

  他介绍说,从“八德”开始(即第四代相声艺人开始),传统相声又被称为“卫生相声”,即观众听过之后不会受到污染。“相声传统告诉我们,说话要文明,不适用污言秽语。虽然现在大家在大谈传统,但现在有不少相声简直就是病毒。”

  丁广泉说,很多相声没有继承老一辈的相声传统,而只是单纯地为博观众一笑。“虽然说笑是相声的宗旨,但并不是为了搞笑而不择手段。”他说,对于相声的现状,有些相声前辈们已经不再说话,因为被气着了。

  针对这种情况,他曾苦口婆心地劝诫年轻演员,也曾经给小剧场负责人写过信,希望他们能抛弃糟粕坚持相声传统,但均无济于事。

  他在给侯耀文的大弟子贾伦的信中写道:“我呼唤青壮年相声演员多出几个艺术家而不是笑星,笑星遍天下,当今,君不见东三省就有成百上千近万的笑笑笑…星吗?你是相声艺术家的徒弟,不是笑星的徒弟,我希望你能继承候家的衣钵……”。

丁广泉与爱徒大山表演相声

丁广泉与爱徒大山表演相声

  中国相声界亟需一位领军人

  那么,中国相声如何摆脱弊病实现发展?丁广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国相声界亟需一位领军人,带领两万多名职业相声人走上正途。丁广泉的这句话直言不讳,当然引起了同行的非议和赞许,同时也惹恼了有的人。

  在他看来,郭德纲功不可没,他一方面壮大了相声队伍,同时也让百姓重新认识了传统相声,但他距离成为领军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要先搞好社员业内部团结;另外,虽然有一些人被视为领军人,但根本起不到领军作用。

  “以前的领军人都处于艺术高峰,是大家学习追求的榜样。”丁广泉认为,中国相声的最大遗憾是失去了侯耀文,他是延续相声正宗正派,致力于发展相声的优秀人才,虽然绝大部分作品是新相声,但其艺术功底和作品思想性都很高,而且没有任何脏话。

  在丁广泉看来,恩师侯宝林在晚年就开始对相声的发展产生困惑。他回忆说,年迈的侯宝林仍坚持登台,表演的都是那些简单却经典的传统相声。侯宝林还要求徒弟们提高素质,努力达到学识渊博、知识丰富、见解独到、善于表达。

  “其实,师傅当时就想加速培养出这样一位领军人。”在侯宝林眼中,丁广泉并不是说相声的料,倒不如去研究一下相声理论。如今,他已出版了《我的汉语教学与国际推广一相声传播与汉语教学研究》一书,这让他更加佩服于恩师当年的判断与指点。

  对于这位未来的领军人,丁广泉等相声前辈有很多期盼,首先他们更希望这个人是一位年轻人,能超越他们这些老人的既往成就。

  如今的相声晚辈不再虚心学习

  在小剧场中,有丁广泉迷恋的舞台,但更多的是让他无能力为的现实。除了污言秽语和遍洒狗血之外,还有那些不再勤奋学艺的相声界晚辈。

  他介绍说,在他学艺的那个年代,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是徒弟追着师傅跑,师傅在台上表演,徒弟在台下模仿,听一句学一句,徒弟表演完节目,也会请求师傅指点不足之处。

  “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大家表演完自己的节目后就走人,不在后台停留一时半刻。他们完全是在营生,但营生也要求艺,不学习如何提高技能,又如何维持营生?”丁广泉说了自己的不满。

  据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相声界风华正茂,涌现了不少大师级人物。丁广泉回忆,侯宝林大师曾用一句话总结当时大师辈出的原因,即他们当时是饿得没饭吃,是在困境中努力挣扎。

  “以前靠的是艰苦卓绝的努力,现在靠的却是捧、吹和互相谩骂。五六十年代,全国的相声演员不到200人,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万,先不说大师级的相声演员,即便是让老百姓耳熟能祥的相声演员又能有几个?”

2004年丁广泉与洋徒弟大山等人在新加坡演出

2004年丁广泉与洋徒弟大山等人在新加坡演出

  可爱又可敬的业余相声作者

  虽然丁广泉对中国相声的现状有诸多不满,但他也看到了一缕曙光,那就是可敬又可爱的业余相声作者。

  2012年4月,第二届全国相声新作品大赛在天津举行,丁广泉受邀担任评委。在本次大赛中,一些相声作品让他喜出望外。在这六本沉甸甸的入围作品集中,他已经把一些作品搬上了他的《快乐课堂》。其中,爱徒华家德表演的《胖子传奇》就取材于此,受到众多学员的喜爱。

  “这些作品绝大多数都出自业余作者,有很多作品稍加修改润色就可以登台表演。如果这些人是我的徒弟就好了!”丁广泉有感而发,他在不少作品后面做了批注,写下了自己的心得和建议。

  他介绍说,在中国相声发展史上,其实不少大师级人物就来源于圈外人士。“马季就是侯老在业余比赛中发现的人才,他原本是个新华书店的小伙子。后来,马季延续了侯老的传统,在东北插队时收了姜昆为徒。”

  如今,丁广泉也在努力发现人才,虽然洋学生近300人,洋徒弟近100人,然而他称仍没有发现那个能扛起中国相声大旗的人。

  “我就是想告诉世界上更多的人,中国人的幽默是最高级的一种幽默。” 丁广泉说,这就是他多年热衷于当“洋教头”的原因。“有人曾对我说,要想振兴中国相声可能要靠外国人了。”难道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丁广泉说,作为中华民族汉文化的塊宝,相声对于外国人而言,必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因为他们是一张白纸,所以老师怎么教他们就会怎么学,这样更有利于相声传统的传承和弘扬。?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