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军:让“思政课”真正思考起来

发布时间:2018-01-08 08:4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1月08日 03 版 | 查看:757次

有学生觉得,思政课是门“水课”。而对于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而言,思政课是门为大脑和心灵“补水”的课。

  一次思政课上,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理想,“日进斗金,迎娶白富美”。

  学生们笑了。冯秀军觉得,“有错吗?没有错。出彩吗?不出彩。”

  在冯秀军看来,思政课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教学生认识自己、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以及自己与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门让学生跳出“小我”,学会以更开阔的视野去思考责任与使命的“大课”,也是一门为思想和心灵“补水”、让精神世界更加充实的“水课”。所以冯秀军常开玩笑说:“如果你幸运,小学时应遇到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因为小学是语言发育的黄金时期;如果你还幸运,中学应遇到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因为中学是抽象思维训练的关键期。如果你还够幸运的话,大学应遇到一个好的思政课老师,因为大学是选择人生方向,辨别是非善恶,认识自身责任的关键期。”

  但现实总会有些“骨感”,有学生觉得思政课“水”,“不想上”;而不少思政课老师也觉得思政课“难”,“不好上”。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确面临诸多挑战,冯秀军将其主要归结为“多、变、厌”——一是多元化时代的多样化价值观念杂陈、多种社会思潮交织,如何在多元中坚守核心、在繁多教学内容中“以简御繁”、在多样问题中捕捉主要矛盾的问题;二是变革时代的教育环境、教材内容、教学对象都在变,如何在变中寻找不变,即寻找贯穿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长久性的问题;三是当代大学生具有追求平等、自由的逆反和批判性,如何认识其理论学习的习惯和偏好、特点和规律,激发其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其理论思维能力的问题。

  思政课能否回答学生困惑,触动学生心灵?如何破解“一深刻就无趣,一生动就无聊”的思政课教学悖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怦然心动”的“获得感”?冯秀军认为,思政课背后其实是一个人认识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一种思维训练,是一种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

  于是,冯秀军和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开始尝试和探索“问题链教学法”,即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以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教学,让教学沿着答疑解惑的认知路径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但什么才能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才是当下大学生真正关注的问题?自2008年至今,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面向全国9个省市10所高校学生的问卷调研等形式进行调查,提炼出了上万个大学生关注的问题。

  “既然人都是要死的,那还为什么要活着?”

  “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只想过岁月静好的平淡生活,只想过一种‘佛系人生’不可以吗?”

  ……

  在冯秀军主编的《高校思政课“问题链”教学详案》中,皆是诸如此类的问题,冯秀军笑称这些教案就是“思政课教学的十万个为什么”。“‘问题链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认真研究学生,深度研究教材内容,提炼教学主题。教学主题既是学生关切的现实问题,又是教材中紧扣教学宗旨和目标的重大理论问题,从而有效实现学生需求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对接,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张皮’、实效差的现实问题。”冯秀军表示。

  但问题提出后怎么去解疑释惑?他认为其中的关键就是教师,“就要看教师对思政课内容、问题的理解是否‘通透’”。为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研讨已经成为常态,老师常会为一个“问题链”的提炼、设计和解答“组团攻关”。

  “‘问题链教学法’改革需要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诸多要素支撑。”为此,冯秀军积极推进主题教学群模式,即围绕教学主题组建项目化管理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教学观摩等途径,吃透教学内容,真正实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努力让每位教师都成长为研究和讲授该主题领域的专家,让每堂课都成为精彩一课。

  有次冯秀军课间休息,一位学生走过来,眼里噙着泪说,“老师我想跟您鞠个躬!”学生鞠了个躬转身就走。冯秀军记不清那名学生的名字了,但却对当时的情景印象深刻,“我想或许是上课时的某句话打动了这个孩子,或许是某句话正好碰触了她正经历的苦恼或困惑,我想一堂课即使只能如此触动一个学生,那这堂思政课也是有价值的。”

  受到触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用一个个问题链紧紧拴住了学生的心。刚入学时,该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本科生戴子钧本打算把思政课“水”过去,甚至和同学商量,如何抓住机会一起逃课。但听了谢老师的一堂课后,“既然人都是要死的,那为什么还要活着?”“人为自我而活有错吗?”“为人民服务过时了吗?”这些问题“精准命中”戴子钧,在他头脑中掀起一次次风暴。

  在冯秀军看来,思政课就像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微雕”的高精尖工程,它要求思想和思维的含金量,难以用热闹和喧嚣、形式和作秀来实现。能否回答学生的思想困惑,能否触动学生的心灵,是思政课是否具有含金量,是否有用、有效、有魅力的“试金石”。

  而“问题链”教学法,用冯秀军的话说,就是对学生发出的一次次诚挚邀请:让我们一起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让思政课真正思考起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庆玲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