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子”杨世亮:一碗鸡汤一世情 一份承诺延续30余年“母子”情(6图)

发布时间:2017-12-12 08:2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7-14 | 查看:1335次

  个人简介

  30多年前,18岁的杨世亮在外地打工时,两次受伤和病重都是樊运连照顾。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了让杨世亮早日康复,樊运连背着自己的儿女把家里的鸡鸭都炖了,偷偷给杨世亮补身体。这份恩情,杨世亮铭记于心,30余年来一直照顾着这位毫无血缘的“妈妈”。2017年5月,杨世亮荣登“中国好人榜”。

  这天,在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明亮镇甘六村村民杨世亮的家里,笑声阵阵,热闹非凡。广西来宾市平阳镇弄桥村天堂屯80岁的樊运连阿婆,又一次回到了南宁市上林县的“家”。“妈,您坐这里,我给您梳头。”杨世亮正拿着板凳准备给阿婆梳头,在旁看到这一幕的亲戚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儿子”真体贴!

    不熟悉的人也许猜不到,樊运连只是这家人认下的“妈妈”。而这样温馨的一幕,已经上演了30多年。这一切缘于一段救人危难、催人泪下的情缘。

杨世亮帮樊妈妈梳头。南宁晚报记者陈蕾 摄

  1.一碗鸡汤 埋下感恩之心

  事情要从1982年说起。那年,18岁的杨世亮来到来宾市平阳镇弄桥村天堂屯修建公路,其驻地就与樊运连家相邻。一天,杨世亮上山砍柴时不小心从山崖摔下来,受伤很严重,甚至一度陷入昏迷。略通医术的樊运连得知后,主动为杨世亮清伤口、敷草药,精心护理一个月后,却不求丝毫回报。

  同年4月,身体刚痊愈的杨世亮再次病倒。樊运连知道后,便替他刮痧、熬药,照料得无微不至。可是杨世亮的病情来得猛烈,身体虚弱极了,体重一下掉了10多公斤。樊运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家境困窘的樊运连作了一个重大决定——她怕5个儿女嘴馋抢食,挑了一个深夜,偷偷杀了一只鸡,再悄悄把杨世亮叫到厨房,把熬好的肉汤端给他。

杨世亮夫妇开心地与樊妈妈唠家常。南宁日报通讯员李道永 韦东路 摄

  一碗鸡汤喝下去,杨世亮的眼泪掉了下来——自己与樊运连素不相识偶然为邻,却得到这般关怀,这份大爱厚重如山啊。杨世亮回忆说:“第一口鸡汤下去,这份感动就留在了心中。感恩‘妈妈’的念头牢牢地在心里生根发芽了。”那一刻,他在心里把樊运连认作了“妈妈”。“妈妈”家仅有的几只鸡鸭,就这样陆续“偷渡”到杨世亮肚里,弟弟妹妹们连油星都没沾上。

  工程结束,杨世亮返回上林。但对于樊运连的这份恩情,杨世亮仍是无时无刻不挂在心间。

  2.一颗孝心 情牵两个家庭

  “爸爸,为什么别人只有一个外婆,我却有两个外婆呢?”几年后,杨世亮的儿子天真地问爸爸。杨世亮微笑着说:“一个外婆生了妈妈,一个外婆救了爸爸的命,所以你就有两个外婆了。”对孩子来说,这样的问题太深奥。但对杨世亮来说,这是他守诺报恩的一种方式。

樊运连(前右一)在杨世亮(前左一)家。 南宁日报记者田艳 摄

  “在那个生活艰苦的年代,‘妈妈’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不会忘记送我。现在我们有能力了,就要回报老人,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1985年杨世亮结婚了,他把自己在天堂屯的经历告诉了爱人吴娟金,吴娟金听了很受感动。当丈夫提出每年都要抽空去来宾看看“妈妈”樊运连的时候,吴娟金觉得丈夫是一位懂得感恩、心地善良的人。

     从那之后,杨世亮就将樊运连认作“妈妈”,30多年来一直保持联系,通过书信、电话、定期汇生活费、前往探望等方式维持着两人的深厚情谊。而到来宾市看“妈妈”樊运连,也成为了杨世亮家的必修课。

妻子吴娟金摘录丈夫短信和文章的日记本。来源:南宁市文明办

  若问杨世亮对樊运连的感情有多深,妻子吴娟金或许是最好的见证人。

    多年前,吴娟金便习惯将杨世亮发给她的短信或文章摘录在日记本里。在她摘录的一本日记本里,有一句杨世亮的短信是这样写的:“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偶尔为邻,能得到人家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是我前世修来的福份。这份恩情,虽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我希望孩子们也能记住这份恩情!人家对我们好,我们也应该对人家好!”吴娟金说:“老妈妈很伟大,没有她的帮助就没有杨世亮的今天。”

  3.一份承诺 感动两座城市

  杨世亮的两个儿子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考上了大学,家里负担一下子加重。为了增加收入,从2006年开始,杨世亮夫妇俩除了种地,还干起了“收破烂”的行当,除了给儿子攒学费,每个月还定期给樊运连汇去两三百元。期间的艰辛自不必多说,可是夫妻俩却干劲十足。
  这笔生活费曾在2007年中断过两个月——杨世亮意外患上重病,动手术花掉近2万元,家里忙成一团,也顾不上给樊运连汇钱。出院后,杨世亮忐忑不安:“妈妈”会不会察觉到异常?生病花光了积蓄,他向妻弟借了1000元,汇了过去。
  大家以为,这事就此遮掩过去。2010年杨世亮的小儿子结婚,樊运连一家来喝喜酒。杨世亮忙里忙外,热得脱了上衣,“妈妈”眼尖,一下子看到了手术留下的伤疤。得知内情后,她眼圈都红了。

杨世亮给樊妈妈修剪指甲。来源:南宁市文明办

  提起这个“儿子”,樊运连笑得眼眯起来。她说自己当年照料杨世亮,只想他尽快康复,谁知这亲缘一结就是30多年。杨世亮这颗感恩的心,也感动着樊运连的5个子女,他们觉得杨世亮这份坚持难能可贵。樊运连的子女对杨世亮非常尊敬,并以他为榜样,孝敬父母,善待老人。樊运连说:“我的子女都很喜欢他,他就是孩子们的‘大哥’。”

  (文字来源:广西文明办 作者:南宁文明网 王媛)

  编辑点评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因为一碗鸡汤,18岁的杨世亮心里种下了善的种子;因为一句承诺,杨世亮用30多年时间照顾樊“妈妈”。两个城市,两个家庭,因为各自的善良演绎着动人的情缘,在感恩的路上,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