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8 18:42 | 来源:洛阳日报 2017年12月7日 第009版 | 查看:1636次
亢社欣驾驶三轮摩托消防救援车出门
洛龙区白马寺镇董村村民、62岁的亢社欣在当地是个名人。他热心交通事故救援23年,积累了丰富的救援经验,常常与交警、消防员等救援人员一起奋战一线,被大伙儿形象地称为“编外交警”。
其实,这个“编外交警”还热爱发明,瞧瞧他的装备就知道了。在亢社欣的“实验室”里,并排停着4辆大小不一的“救援车辆”。
“其实‘实验室’就是我家的小院子,没事了我就窝在这儿瞎捣鼓。”亢社欣指着一辆三轮摩托消防救援车笑着说。这辆三轮摩托车,是2013年在他获得发明专利的两轮摩托基础上改进的。1.2米宽的车内,不仅安装着一个可容纳600升水的水罐,还放着消防水枪、切割工具、照明设备等救援工具。驾驶这辆救援车,不怕交通拥堵,不怕道路狭窄,亢社欣往往能很快赶到事故现场。
让亢社欣最得意的是,他发明了一个节能微型清扫装备。把它装在车上可清扫道路灰尘,也可以洒水,为环保助力。
与这辆三轮摩托消防救援车相比,一旁的“庞然大物”更吸引眼球。这是辆红色的解放牌大货车,车上除了两个巨大的水罐、消防水枪等救援工具,亢社欣还根据经验,把“淘”来的液压缸、梯子等进行改造,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使之成为大型事故救援现场的“鼎力助手”。
2009年的一天,凌晨4时许,一辆大货车在310国道撞上大树,驾驶员被困车内。收到消息后,亢社欣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消防人员合作,用他改造的液压撑顶器把驾驶员救了出来。
除了援救,车子还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亢社欣想方设法在车前安装了一个自制铲雪装备。“冬天下大雪,老亢就开着车到路上扫雪,避免路滑发生交通意外。”村民王少强说,语气中难掩敬佩。
在“实验室”里,还有两辆救援车。一辆是亢社欣1994年买的人力三轮车。当时,亢社欣从事货运工作,在一次出车过程中发生意外,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帮助。回洛后,他便买了这辆三轮车,自此开始了救援的公益路。每次听说哪儿有交通事故,他蹬着车就往现场去。救援的次数多了,亢社欣发现人力车速度慢,装备少,于是买了一辆二手客货双排车,装上了自己改造的驾驶室扩张器……
“时代进步了,救援机制越来越完善,我参与的救援次数也在慢慢减少,但我要做、能做的事还有很多。”亢社欣说,2012年,他发明的车用消防水装置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在亢社欣的屋子里,荣誉证书有厚厚一沓,感谢锦旗挂满墙,可他更看重自己的小发明。“咱就是普通村民,其实也算不上啥发明,就是动动手,动动脑,让救援变得更顺更快!” 亢社欣咧着嘴笑着说。
本报记者 朱艳艳 通讯员 吕方方 文/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