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1 15:48 | 来源:人民日报 2017-11-30 06版 | 查看:1118次
本报记者 何 璐
“建一个乡村公益图书馆,改变孩子,改变村庄”
穿过喧闹的市场,走过低矮的村居,一栋两层楼高的敞亮木屋“柳暗花明”般出现在记者眼前:这是位于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的港头公益图书馆。玻璃窗、原木桌椅,乡村气息十足,一楼的成人阅览室咖啡飘香,二楼的儿童阅览室冬暖夏凉……这里不仅能阅读,还有定期举办的实践、活动课程。
颜钰棚(上图,资料照片)是这个公益图书馆的发起人。80后,阳光好动又有些文艺情结的他,是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法警。一年前,他通过公益众筹的方式,在家乡建立了这个图书馆。
“在城市办图书馆是锦上添花,在港头村则是雪中送炭。”港头村很偏僻,村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作为村里为数不多“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颜钰棚选择了“走回来”。在他的心里,总想着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办图书馆的想法,缘自他的一次旅行。
2015年,颜钰棚被诊断患有强直性脊椎炎,如加重可致瘫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一时无法接受,于是决定前往云南旅游洗涤心灵。在洱海边一家酒店的书房里,颜钰棚与自己对话,寻找自我,萌生了为家人打造一个书房的念头。
回到港头村,颜钰棚立刻落实计划,先为儿子用木头打造了一个书桌。从那以后,他发现,村里的一些小孩会经常来找他儿子玩,后来还一起写作业。他试着引导孩子们培养阅读的“仪式感”,洗手漱口,以干净的仪表、敬畏的心面对知识。经过和孩子们的相处,颜钰棚作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建一个乡村公益图书馆,改变孩子,改变村庄。”
“农村家庭的核心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也是孩子,我把图书馆重心放在了孩子身上。” 在颜钰棚看来,改善农村现状的本质是提高大家的文化和凝聚力,建一个图书馆不仅能教孩子们读书学礼,也能影响和改变整个村子的氛围……
“打造一个村庄文化孵化中心,大人、小孩各得其所、各自学习”
要在偏僻农村开办图书馆,选址是首要问题。“家人商量以后,决定将原本作为车库的位置清空,当作图书馆的基地。”说干就干,颜钰棚亲自手绘了图书馆的设计初稿,设计师好友听闻其想法,主动提出免费为他设计……
最终,图书馆分上下两层,包括24平方米的玻璃木屋和50平方米的户外大自然阅读空间。接下来,颜钰棚在网上发起众筹,不到一个月,筹到近8万元资金。2016年6月1日儿童节,公益图书馆正式开放,一下子就成为孩子们的“圣地”。
“社会各界捐了3000多册图书,我也把自己珍藏的书都贡献了出来。二楼的公共空间面向所有孩子开放,让他们免费学习、阅读。”颜钰棚说,“但我最终希望以图书馆为切入口,打造一个村庄文化孵化中心,也是城市居民与农村村民交流的一个平台。除了孩子们有书读,大人们也可以参加平台举办的各种艺术活动,大人、小孩各得其所、各自学习。”
图书馆如今由专职的馆长和志愿者运营,但颜钰棚仍然在热切参与图书馆的发展。他每周都邀请一位志愿者朋友,来这里开展公益教学活动。手绘课、国学课、科学课……不少孩子都是人生中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讲座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看书时有一颗平静而专注的心,颜钰棚还定了一个小规矩:前三次进馆者都需脱鞋、洗手、漱口。“洗手表示对书的尊重,提醒自己对书要轻柔。漱口则是对环境及他人的尊重,也是提醒自己不能在图书馆内大声讲话。”颜钰棚告诉记者,别小看这些细节礼仪,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变化还真不小。
“让自己的家园有足够吸引力,使更多的资源流动起来”
“对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村庄,下一代想要改变他们的人生,要么通过教育、知识走出去,要么让自己的家园有足够吸引力,使更多的资源在这里流动起来。”颜钰棚说,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公益、艺术领域的人找到他,希望为公益图书馆提供帮助;周围大学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们也自愿在村子里展开实训活动,改造村庄环境,同时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为了实现图书馆“造血”,2016年8月,颜钰棚自掏腰包将一楼改成咖啡馆,利用咖啡馆的营业所得支撑图书馆的日常维护。
随着公益图书馆模式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与这座图书馆产生交融——有孩子把馆中藏书看了个遍,把建馆史当作演讲主题进行分享;港头首届村庄文化节日前开幕;一位村民贡献出自己的场地,和其他村民共同成立了村庄公益健身馆……文化在不断地生长、传递。
“生活不只眼前的辛苦,村民应该活出‘诗意’的明天!为大家创造一个美好且充满善意的环境,孩子们的世界与未来才有可能变得不同。”在颜钰棚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能走进港头,了解港头,进行交流;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大家努力,能把公益图书馆的观念和模式复制到更多需要它的地方,正如图书馆侧面墙上所写的那句标语——‘让世界走进港头,让港头走向世界’。”
为乡土添一抹亮色
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却难舍这片热土。许多人都是这样想的,便有了许多形式的“反哺”:当村官、来支教、卖特产……颜钰棚却做了一件跟人们刻板印象中“土气”的乡村不大匹配的事情:建一个最美公益图书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然而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不只是经济水平上的,更是精神水平上的。乡亲们也许已经住上了新房,开上了新车,但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活的匮乏才是颜钰棚想要改变的。那就从建一个图书馆开始,改变乡村,先改变孩子,种下一颗诗意的种子,等待它在幼小的心灵中萌发真、善与美,在成长的路上涂一抹亮色。
图书馆蕴含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孩子们拥有了对知识的渴望、村民们成立了公益健身馆、大学生们在村庄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文化的力量在生根、发芽、生长、传递,一个村庄诗意的明天才变得可以期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