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1-19 15:12 | 来源:人民日报 2017-11-18 11版 | 查看:580次
龙江特大桥。李文圣摄
干海子特大桥。资料图片
编者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气势恢宏的诗句形象地概括出了桥的功能与作用。跨江河,越山壑,桥延长了道路,便捷了生活,也形象地展现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综合实力。
近年来,我国在工程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史,上世纪70年代以前要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到了21世纪则要看中国。”在世界桥梁建设领域,这已是公认的观点。
如云中之龙,如万米飞虹,当一座座以实力为依托的大桥亮丽现身,看桥也成为时尚;连接起风景的桥梁也成为美丽的风景。
腾冲龙江特大桥
云中天路成地标
本报记者 李茂颖
龙江特大桥因其壮阔的景观,刚一通车就成为滇西地区的热门景点,不少自驾前往边城腾冲的游客,都会特意为之驻足。通车第一年的春节,每天游客就多达上万人。
“丝绸古道,山重水复,龙川江上,架桥引路……天空之中把路铺筑,铺出一条云中的路。”《云中的路》这首歌,唱的就是被称作“云中之桥”的云南腾冲龙江公路大桥,一条美丽的公路桥。
2016年4月20日,这座亚洲山区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建成通车,成为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同类桥梁工程的代表。
龙江特大桥是保(山)腾(冲)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跨越龙江河谷,建成通车后,从昆明出发至腾冲时间缩短到了七个半小时。
令人震撼的还有藏在背后的造桥技术。
从远处看大桥,宛如一道彩虹,穿行在白云飘飘的迷雾中。该桥因为工程技术含量高,景观功能强,已经成为保腾高速创造“历史文化之旅、自然景观之旅、国际通道之旅”的标志性建筑。
一头连着边城腾冲,一头连着高黎贡山,龙江特大桥的建成,对云南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滇西地区旅游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处腾冲火山地貌和高烈度地带上,龙江特大桥按9级烈度抗震设防。因为桥址区岩层构成复杂,两岸边坡陡立,稳定性较差,加之新生代岩浆岩活动频繁,多次喷发,在大桥修建过程中充满了难题和挑战。
重力式锚碇构造,圆形缠丝+缠包带方式+除湿系统的主缆防护、索股入鞍段厂内预成型技术等工艺、技术都是国内首次运用,缆索吊装方案规模为世界钢箱梁施工之最。
据介绍,大桥建设总结提出了20余项创新技术,创造了无人机牵引先导索过江、索股入鞍段预成型及架设多个国内及世界首次。
“听说桥通车了,去腾冲很方便,我们就组团过来了。走到这儿,实在忍不住停下来看看,这个‘桥老大’真是太壮观了。”自驾来云南游玩的王先生和他的同伴,还特意在龙江多停留了一天,在桥上欣赏了日出美景。
“过去上一趟昆明,每天走八九个小时,要走快一周的时间。”腾冲市五合乡的常安金今年83岁,回忆起30年前去昆明的经历,感慨万分,“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有座桥能跨过龙江连到对面就好了。没想到,过去只敢想想的事真的实现了。”
雅安干海子特大桥
蜀道天梯越云端
本报记者 宋豪新
从空中俯瞰,干海子特大桥弧线优美,身姿苗条,潇洒挺立于苍翠中,环山逶迤远去。大桥上、桥墩边不时飘来朵朵白云、缕缕轻雾,行驶其上,宛如仙境穿梭。高速开通,不仅“千里成西一日还”,为凉山人民打通了对外交通的要道,“高颜值”大桥还吸引了无数游客自驾前来穿云追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2012年建成通车的雅西高速(四川雅安至西昌)就是这样一条要“上青天”的高速公路。一路沿线海拔从630米爬升到3200米,相当于爬了一座峨眉山。跨越深沟巨壑的桥梁托起这条穿梭云端的“天梯高速”。
沿着雅西高速石棉段行驶,来到拖乌山时,一个个神奇秘境展现眼前,这里不仅有罕见的“三高”美景——高山湖泊、高山草甸、高山湿地,更矗立着一座一举拿下四项世界第一的“蜀道飞虹”——干海子特大桥。
“要问我干海子特大桥难不难,何止是难,更有险!”一谈起这座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牟廷敏的记忆回到了2005年,接到设计任务,勘察线路后,大家愁白了头。大桥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高山峡谷比比皆是,最大高差有1500米,整条线路所在区域还有大凉山、安宁河等几个较大的地震断裂带,地震烈度高达9度。这种高危的地质条件下修路铺桥,当真是“鬼见愁”。
经过不断摸索,反复验证,牟廷敏牵头的设计团队用一条世界公路史上首创的双螺旋隧道,为世人展现了一条堪称奇迹的“高颜值”特大桥,让行驶至此的车辆轻松爬升300多米,不仅克服了713米的高差,而且避开了断裂带和季节性冰冻带。
“简单说,干海子特大桥的桥墩不是普通混凝土柱子,而是用浇灌混凝土的钢管衔接而成。”牟廷敏说,“这可以减轻结构自重55%以上,减少桩基数量近一半,很适合高地震烈度山区。”
站在对面的山上放眼望去,双螺旋隧道如一条盘旋山间的巨龙,绕巍峨的山体而行。车辆开行到大桥上,一下爬升了近198米,仿佛在“云端”飞驰。随后就进入另外一段山体的盘旋,再次将高度提升100多米。站在双螺旋隧道对面平视干海子特大桥,好似一座“巨无霸过山车”,车辆一时在百米高的半山飞驰,一时隐入隧道,最后潜入大山的最高处。“这边都还在山下,一穿出大桥已经在云端。”自驾到此的游客纷纷点赞,直呼不虚此行。
在中铁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技术员杨肃钟眼中,干海子特大桥是科技创新之桥,它集成了多学科、多门类的新技术。在施工中,二十三局集团联合多所高校共同研制高标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厚度只有25厘米。这种超薄的钢纤维混凝土浇筑的桥面,不仅大大减轻了桥体重量,而且还能够承受起数十吨载重汽车高速行驶的冲击力。
如今,大桥建成已经4年多了,但实桥观测的科研工作还在继续。牟廷敏每季度至少去大桥现场勘查一次。身材瘦削的他,戴上手套,从检查梯一路爬上100多米的高空,花4个多小时“高空作业”为大桥“体检”。
本版制图:沈亦伶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