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2图)

发布时间:2017-11-06 19:57 | 来源:中国军网 2017-8-14 06版 | 查看:2716次

  生命,不可不惜,不可苟惜。对于军人而言,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就应英勇无畏、敢于牺牲。就像一位战斗机飞行员曾说的:“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寥寥数语,蕴含着壮怀激烈的豪情,传递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深刻指出:“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敢于牺牲的品质,再好的武器装备也不能保证胜利。一代一代革命军人正是靠着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伟大气概。”该牺牲时敢牺牲,虽九死而犹未悔,才不愧为人民子弟兵。

  回望我军90年的历史,南昌起义,秋收暴动,井冈烽火;首战平型关,夜袭阳明堡,血战黄土岭;千里跃进大别山,百万雄师过大江,挥师挺进大西南;大战清川江、激战上甘岭、血战松骨峰……千百次浴血战斗,千万人慷慨捐躯。革命先烈以“不惜唯我身先死”的不朽牺牲,为我们这些后来者赢得了今天的好日子。

  “假如有人问我:你的幸福是什么?我一定告诉他:是鲜红的军旗上有我的血!”对于那些战死疆场的军人来说,“遗憾的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不是空洞浮夸的煽情,而是以命相搏的行动。假设生命可以重来,想必,他们的选择都是一样。

  热爱生命、惧怕死亡,这是人的本能。以平常人的逻辑思考,“再活一次”可以理解,“再死一次”谁会愿意?

  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的敌人无法理解。抗美援朝战争中“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回忆说,只要冲锋号一响起,共产党军队“就如着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扑向联军”,这让他们困惑不已。

  对于这样的行为,甚至我们的一些“自己人”也无法理解。当下有少数人抱着这样的态度:自己做不到的,也不相信别人能做到。对于无私献身、英勇牺牲的英雄,他们用市侩、粗鄙的眼光去质疑,用戏谑、恶搞的方式去解构,用个人的庸常经验、精致的利己主义去嘲讽。

  其实,理解得不够深,是因为了解得不够多。我军或许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被称为“子弟兵”的军队,这一独特的属性,使我军拥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精神世界。既然是子弟兵,就是人民群众骨肉相连的亲人。即便是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状态下,为亲人去牺牲与奉献,也是没有边界的,是彻底而不讲条件的。因此,当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子弟兵总是选择牺牲自己,在最危险的时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搏命。

  读懂了这些,也就理解了“遗憾的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军人也是血肉之躯,但军人的血液里涌动着责任与担当;军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但军人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军人之魂,早已超过了人的生存本能和功利本能。军人永远不会考虑“万一牺牲了值不值”的问题,只有逆火而行,只有挺身而出,只有负重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的“获得感”抑或“小确幸”,都有赖于这样一群“不理智”的人。

  如今,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但军旗下的我们,依然时刻准备着。抢险救灾,我们是人民的希望;沙场阅兵,我们是大国的形象;边境不安,我们是震慑的力量。何况,通往信息化战场的征途上,还有数不清的娄山关、腊子口。我们要挑起强军兴军这副担子,就必须笃定“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信念。

  “遗憾的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壮哉斯言!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也是很多人思考生命的起点。这个时代的节奏很快,在频繁更迭的热点中,好像没有什么感动能够持久,好像没有什么能够牢牢占据人们的记忆。但是,作为军人,总有一些东西必须永志不忘——那些长眠于祖国故土、牺牲于异域他乡的先辈和同辈们,以及他们为民奉献的滚烫热情、为国牺牲的凛凛风骨。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