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凡中发掘崇高(图)

发布时间:2017-10-19 22:06 | 来源:网易新闻 2011-10-14 05:42:00 | 查看:1510次

郭明义中与工友们。

  这是一部以普通人命名并为原型的话剧。

  没有历史宏篇,没有经典传奇,鲜活地演绎了好人的真实,简单的美好。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没有激烈壮阔的场景,深刻地展示了平凡的伟大,人性的崇高。话剧《郭明义》成功地将“当代雷锋”郭明义的事迹搬上舞台,把生活中人们都“不怎么相信”的人物塑造得可亲可信,感人至深,实现了艺术对生活的升华。

  崇高是戏剧艺术的至高追求,话剧《郭明义》从“平凡”出发,抵达此境。 

  话剧《郭明义》意在于普通人物的平凡事迹中发现崇高。郭明义本人是鞍钢齐大山铁矿一名普通的公路管理员,他不是英雄,不是明星,不是传奇,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话剧选取的几个故事片断,是郭明义事迹中最有代表性的,献工、献钱、献物、献房、献血、献身,每件小事汇聚在一起,构筑了他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伟大品格和真诚的人生观、幸福观。每一幕既有一定的独立性,章节性,又相互连缀,彼此交错,起承转合丝丝入扣,穿插呼应处处精心。每一种简单人物关系的处理,都有效地发掘和凸显主角的崇高精神。与工友的戏,重在表现他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受到拥戴和信任;与老同学的戏,生动体现他不徇私情、不受腐蚀的高尚品质;与老政委的戏,发掘他“当代雷锋”的精神源泉和坚守党员信仰的意志;与妻子女儿的戏,呈现他亲和善良、有责任心和道德感染力的伟大人格魅力。话剧没有刻意拔高和神化人物,而是踏踏实实地以郭明义真人真事为依据,在人物原型诸多事迹中提炼和凝聚崇高的人格精神,在舞台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把生活中看似简单的小平凡,磨砺、积累成大感动,直面现实,直抵心灵。

  话剧《郭明义》重在于平实质朴的艺术风格中展现崇高。在剧中看不到传统的英模和典型人物题材作品中常见的“高大全”主角形象,“郭明义”既是普通工人,又是劳模党员,既是倔强的东北汉子,又是柔情的丈夫父亲,性格鲜明而自然朴实。该剧没有着力于夸张和虚构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在情节推进和细节处理上下足功夫,让情感水到渠成。序幕里,刚刚献完血的郭明义在雨夜带领工友抢修公路,黎明的曙光中,他充满深情地为累得睡着了的工友们擦去腿上的泥水……一动一静两个场景,娓娓述说着郭明义对事业对工作的责任心和对矿山对工友的深厚感情;在医院郭明义为患白血病的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发自肺腑的真情呼唤感动了在场所有人,大家纷纷挽起衣袖,“我们愿意跟着你这个傻子,当一回彪子!”“看看我的!”“还有我!”……徐徐推进的情感不断升温,带动着演员和观众不由自主地进入郭明义的精神世界,产生与他一起做好人好事的冲动;郭明义第三次把要分给自己的房子让给了更困难的工友,因愧对家人“躲”了出去,妻女俩在长凳上找到睡着了的郭明义,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观众更加理解了郭明义为什么能长年坚持,从容微笑着体验奉献的幸福,泪水与掌声发自肺腑而来。

  在这些真诚感人的细节中,质朴的语言和生活化的对话凝炼出的许多经典表达让人印象深刻。“我怎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郭明义女儿朗诵的切·格瓦拉名言,道出了郭明义助人为乐的内心感受。“要不是我果断地把电视机送人,瑞雪能考上大学吗?” 这类台词刻画出郭明义乐观助人的个性,阵阵笑声使他的形象更加亲切可信。“党章没改吧,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没改吗?如果总让人们背后戳我们党员的脊梁骨,那我们还算什么共产党员!”每每至此,观众总是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表达对郭明义这段铿锵有力的独白的强烈认同。结尾处,郭明义饱含深情地给妻子朗诵自己创作的诗:“千百次的我问自己,我的人生我的爱,在哪里,答案总以热血的名义,我真心的告诉你,爱就是我守候的唯一……”这时,《把幸福给你》歌声响起,优美昂扬的旋律将观众的情绪推至高潮,情意、诗意、人生的意义完美结合。

  该剧同样注重舞台美术和舞台调度。LED大屏幕上的动态实景与舞台布景巧妙结合,郭明义从大屏幕雨夜中,直接“走”到舞台上;外国人从大屏幕电动轮车上下来,手里拿着检验报告到了舞台;医院背景、郭明义家背景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为表演提供了真实生动的背景环境,极大地提高了话剧的观赏性。

  话剧《郭明义》在艺术真实中追求崇高。该剧以严谨的内在逻辑和平易的表演风格,将生活真实提升为艺术真实,是追求崇高境界的最好体现。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凡创排话剧,必深入生活”的传统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为演好这部剧,全剧组从院长导演到演员职员,用最好的阵容和“郭明义精神”,一起到齐大山铁矿,与郭明义及家人工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数个日夜,在矿山上徒步走了上百公里,深入走进郭明义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真正从不一样的人生中体验到了崇高与伟大,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郭明义的思想冲动和演好郭明义的艺术冲动。主演李跃民完全进入角色,将“自我”与“他我”在角色中融为一体。胡锦涛总书记在看话剧《郭明义》之前接见演员时,不禁愣了一下,以为是真的郭明义来了,连说“太像了,太像了”。几个主要配角都是辽艺的“台柱子”,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每一场每一幕都真动情、真落泪。深入的生活体验与深厚的表演功力使人物和演员早就难分难解。在半年时间里,多场次排练和70多场演出中,演员们与超过14万观众不断互动,使表演愈加真实,愈臻完善。连郭明义本人,都被话剧中的“自己”感动流泪,观众如何能不进入,如何能不感动?

  崇高精神是人类永恒的价值需求。崇高不一定是华丽的辞藻和宏大的铺陈。越是在平凡生活中发掘的崇高,越是在简单形式中蕴含的崇高,越能够引起共鸣,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立足现实、讴歌时代的现实主义传统在这部剧中得到了更高形式的体现。它勇敢而真诚地以先进模范人物为题材,坚持主旋律作品的思想性,在平凡的人生中发现和赞颂崇高之情;以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市场需求为标准,努力提高艺术性和观赏性,在平实的风格中追求和展示崇高之美,使观众得到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启迪,感受到艺术的震撼与话剧的魅力,为主旋律文艺作品、英模题材文艺作品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结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提供了范本。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