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5-21 09:28 |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2007年7月31日 | 查看:4580次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31日电(赵世信 李明性)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保护土地却变成了一个为世人瞩目的话题。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现在全国耕地18亿亩是一条红线,必须守住,无论如何不能突破,否则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就没有保障。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
“温总理为什么对土地问题这样看重?这是因为土地问题不仅涉及千家万户,还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问题。”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张启生厅长和新乡市委吴天君书记对我们谈到这个话题时向我们推荐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说他在保护开发土地资源方面很有办法,成绩突出,让我们去看看。
吴金印,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他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6岁走上乡镇主要领导岗位,在近40年的时间里,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1994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之一,1996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树为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这几年,很少听到吴金印的消息了,这位老典型又有那些新贡献呢?我们怀着对吴金印的心仪和仰慕,多次踏上唐庄镇的土地。每一次都是在田间地头看到吴金印的身影。还是那顶“解放帽”,还是那身中山装,还是那条布腰带,还是那双胶底鞋,完完全全是庄稼汉的打扮。在唐庄镇的所见所闻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印象最深的是吴金印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吴金印从小和土地打交道,对土地最有感情,知道土地对农民多么重要。一谈到土地,他双眼就流露出一种动人的光芒。他站在用石坝拦出的土地上感叹说:“普天下啥最珍贵?土地最珍贵。万物土里出,人靠土地养活,土地是农民的铁饭碗。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12亿农民,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我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几十年来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
吴金印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在狮豹头乡还是在唐庄镇,他都把土地看得比金子还珍贵。在他任唐庄乡党委书记后,带领群众开发金门沟、十里河,造地2358亩。治理空心村,规划建设新村,节约土地2078亩。拆除砖窑19个,节约土地1800亩。拆除石砟厂100多个,节约土地2200亩。绿化西山,整理土地4500亩。北山整理土地13000亩。共计:新增土地2358亩,节约土地6078亩,整理土地17500亩。
一
早在30年前,为了增加土地,吴金印就想出许多造田的办法。如拦河造田,闸沟造田,圈洞造田,筑坝造田。我们在狮豹头乡的沧河滩,看到河滩上是一方方平展的麦田。这一块600多亩丰产田就是当年吴金印领导群众开凿了一个长162米、高8米、西宽40米、东宽20米的引水双洞,让沧河改道后造出来的。这块丰产田上面是海绵地,下面是石头拱圈的暗河。山洪到来时,大部分水通过羊湾河滚滚泻下,小部分导入暗河,上面的庄稼旱涝保收,一季小麦亩产就超过400公斤,加上一季秋,亩产超过800公斤。
吴金印调到唐庄后,一眼就瞄准唐庄西北有两条荒沟。他带领领导班子成员仔细查看两条荒沟的地形,制定了治理方案。在乡党委会议上,他对班子的成员讲:“乡西北的两条大荒沟是我们再生耕地的有利条件。狮豹头的群众苦战8年,才造出2000多亩地。咱这两条荒沟,用两个冬闲就能造出2000多亩良田。我粗算一下,每年最低也能增收二三百万斤粮食,比投资几千万元建一个企业合算得多。企业经营不好还会倒闭、亏本,我们造的地只赚不赔,子孙万代都享用不尽。”
当年参加大会战的乡干部们,向我们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吴金印带领着全体乡机关干部,扛着铺盖卷儿,拉着锅碗瓢盆和日常办公用品、劳动工具,开往杂草丛生的荒山沟安营扎寨。8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一齐动手,用玉米秆搭起40多个草庵,草庵上挂着醒目的牌子:乡党委办公室,乡政府办公室、书记办公室,乡长办公室……还有乡派出所、民政所、计生办等各站各所。乡党政机关临时迁到造田工地,所有公务一律在工地上处理。由于领导走在前,十里长沟十里工棚,一万多人的造田大军加上3000多台大小车辆,让沉寂多年的荒沟沸腾了。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吴金印总是第一个起床,步行到工地,和群众比着干。夜幕降临时,吴金印总是拉完最后一车土,最后一个返回住地。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在大荒沟里造出土地1000多亩。第二年冬天,又在另一条大荒沟造田1000多亩。这2000多亩地,每年给唐庄农民增产粮食150万公斤。
我们问吴书记:“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分户经营,你们把全乡的劳力组织一起,搞这样的大会战真不容易啊。”
吴金印向我们解释说:“不错,现在和大集体时相比,组织群众搞大工程困难确实不少,但是还有不少有利因素。一是近些年由于大办乡镇企业和农民建房占地使耕地面积减少,农民有要求增加耕地的迫切愿望。二是乡里狠抓林果、蔬菜、高产粮棉区开发,农民对土地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三是乡党委制定的强乡富民战略深得民心,只要我们把道理讲明白,群众的积极性就起来了。”
我们又问:“你们在山区造地,平原地区的群众出工出力,却不受益,就没有意见?”
吴金印说:“全乡群众造的地归全乡人民所有。土地造出来了,采用就近承包的办法,由乡里收取适当的承包费,收入用来修路建学校、办福利、让全乡人民都得到实惠。”
事实也是如此。为解决群众的吃水问题,先后在各村打机井1320眼,又投资1500多万元建成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水厂。近两万农民吃上了安全的自来水。近十年来,乡镇投资修建15米至20米宽的柏油路15.5公里,加上村村通的水泥路,加起来有200多华里。极大地改变了全乡的交通状况。
二
为了节约耕地,吴金印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张旗鼓地开展了“空心村”治理,经过统一规划,一座座美观整齐的新村出现在唐庄镇的土地上,农民住上了样式新颖的两层小楼,不仅居住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全乡还复耕土地2078亩。
为了解决“空心村”的问题,吴金印走村串户听取群众意见。群众也认识到乱占耕地乱建宅院的危害性,但一说起统一规划统一建新村却觉得难办。但吴金印相信,群众最讲道理,只要把道理讲明白了,群众就会积极响应。
他去北京清华大学请建筑设计专家设计了几套新式农村住宅,全都是两层或三层的小楼。有厅堂,有餐厅,有卫生间,有大小居室,有阳台,造价也很适中。不仅美观大方,又十分适合农村家庭的居住。吴金印把这些设计图让各村干部和群众参观,逐一讲解。村民一看都很高兴。说咱们农民能住进这样的“小洋楼”比城里人还排场。过去只图得个温泡,住“小洋楼”连想也不敢想。在建设新村时,对于不同村庄不同住家户,镇党委政府分别采取不同措施,通过不同渠道,解决农民建新村的经济来源。对那些确实困难的贫困户和五保户,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照顾。尽管如此,在建设新村的过程中还是一波三折,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拆迁旧房就是一大难题。吴金印和村委会共同商量,提出谁先拆旧房可以先挑选新宅,这样一来原来迟迟不拆的户连夜找来拆迁队,很快就把老房拆了。
走进代庄新村,只见水泥路面宽阔整齐,街边有小花圃、宣传栏。一排排的两层小楼整齐划一。院内花木葱茏,榆槐垂荫。屋内装修时尚,宽敞明亮。厨房、餐厅、卫生间、大小住室和城里套房没有任何差别,但按人均住房面积却比城里人大很多。
三
农村世代沿习用土烧砖盖房,一个砖窑最少占地50亩。年年烧砖,年年挖地,好端端的土地几年下来就烧成一个大窟窿。因此,建设部门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明令禁止取土烧砖。唐庄乡镇一下子拆除了19个砖窑,将砖窑侵占土地和挖废的土地进行了平整,全乡有1078亩土地恢复了原貌,变成了可耕地。
拆除砖窑好办,上面有文件明确规定,但在拆除石砟厂时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因为这些石砟厂是吴金印动员群众,并由镇政府一个个扶持建起来的。
唐庄西部山区自古以来十种九不收,是个“住不起瓦房住河沟,坐不起板凳坐石头”的穷地方。俗话说:靠山吃山。吴金印下决心抓石头经济。石头可以烧成石灰,也可以粉碎成石砟,石砟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建筑业用量大,不愁没有销路。乡里投资30万元,在老虎冲建起第一个石砟厂作示范,吸收山里农民进厂打工,群众一干就热上了,一人一天能挣二十元,一个厂一年能赚几十万。乡里为了鼓励建厂,宣布建一个石砟厂,奖励一台价值4万多元的碎石机。同时为了保证厂里用电,乡里又投资400万元,往山上架了高压线,投资300万元筑路架桥,修了三条水泥路,从107国道通到山里。沉寂的荒山一下子沸腾起来,呼呼拉拉冒出近百个石砟厂,85个石灰窑,500多个石料厂,每天生产石砟50000多方。光这一项,年收入可达3亿元。各种运输车辆增加数千辆。许多山里人当上了厂长、会计,坐上了小轿车。家家住上新楼房,户户有存款。但石砟厂的飞速发展,不仅占用了大片耕地,还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粉尘污染。吴金印心想,不能用破坏环境、损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占用耕地换取经济效益,设法要拆除这些石砟厂。对拆除石砟厂,当地群众是一百个不乐意,这等于端掉了他们的金饭碗,断了他们的发财路。他们纷纷找吴金印说情,说这石砟厂是你动员我们搞起来的,哪个厂不投资数十万上百万,我们刚刚发了家,你又要我们拆掉。吴金印耐心说服他们,说我们对子孙后代不利的事是金娃娃也不能抱,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座青山。为了上环保型企业,吴金印带领厂家到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购置了环保型设备,又到深山区选择场地。镇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7.5公里高质量的水泥路,建起8家无污染大厂。同时规定,新厂用石料开山必须间隔7天,生产时必须加水,车辆在运输时必须加盖篷布等,这些措施不但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难题,还腾出2200亩土地,经济效益也上来了。
在石砟厂的旧址我们看到原来堆放石砟的场地已经复耕,连 旮旮旯旯的边角也栽上了树苗。
四
山上的土地过去叫“跑田”,跑水,跑土,跑肥,产量很低。吴金印带领党委一班人,治理荒山,整理山区的土地。他总结出给山地“穿甲”“修唇”等措施。“穿甲”就是在山坡上修鱼鳞坑。“修唇”就是给“三跑田”围上石堰,光这两项措施就使唐庄乡(镇)所属的两块山区13000亩"三跑田"变成了高产稳产的“三保田”。
只有身临其境才可感受到这项工程的艰巨,才理解什么叫“愚公移山”,什么叫“精卫填海”。那一个连一个的鱼鳞坑硬是把千年的荒山秃岭罩住了,真像给大山穿了一付巨大无比的盔甲。那数不清的鱼鳞坑可不是一般的鱼鳞坑,每个坑都是用石头砌成的,石头缝里勾了水泥。坑里的土再大的雨也冲不走,水也保住了。在一个山坡上,我们看到密密麻麻的鱼鳞坑中生长着松树、柏树、黄荆、山楂等,数年之后,这里就会变成郁郁葱葱的林区。给山地“修唇”的围堰,全用方石垒起,高高低低,蜿蜒起伏。
在绿化荒山整理山地的战斗中,吴金印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去年冬天在西山的一个“茅庵”里,干了一天活的吴金印,夜里感到腹部不适,天亮发现尿液带血。但他没有声张,以外出参加会议为名,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患有肾结石,急性发炎,需要马上动手术。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展,他没向任何人流露出病情,在儿子的陪同下,去北京一家医院做了手术。伤口刚一愈合,就出院赶回唐庄直奔西山工地。
经过多年的奋战,西山已开发土地4500亩,植树60万株,挖了鱼塘,栽了花草……成了旅游的好地方。这天下午我们随吴金印一起上山,只见满山绿树成林,山风中带着丝丝凉意和花香。有人说这里成了树木的“联合国”,各种树木不下千种。
五
在狮豹头乡和唐庄镇,群众都说吴金印想干的事,没有干不成的。我们问吴金印秘决在哪儿,吴金印会心地一笑,这样回答我们:只有一条,依靠群众。群众最通情达理,你和他们心贴心,他们就拥护你,支持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知遇到多少难题,都靠群众的智慧迎刃而解了。规划来自群众,办法来自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能为群众办成点实事的法宝。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吴金印说到和群众的关系时,曾流过三次泪。
吴金印在狮豹头乡工作15年,为山区群众修渠造地,修桥铺路,
蓄水植树,当他离职下山时,为了不惊扰乡亲,一个人用自行车载着铺盖卷儿悄悄地上了路。但他心里很不平静,沿途所见,那一层层梯田,那一座座大桥,那盘山的水渠和一个个蓄水池……没有一处不是他和群众一滴血一滴汗干出来的。还有两个山洞才开了一半,还有数千亩的造田计划未来得及实现,他实在难割难舍啊。当他咀嚼着离别的痛苦来到小店河村口里,碰巧遇上阎玉礼。阎玉礼是全乡有名的突击队长,和吴金印有着深厚的感情。当阎玉礼看到吴书记破自行车上的铺盖卷时,上前一把抓住自行车把说:“吴书记,你这是朝哪里去?”吴金印说:“我的工作调动了。”阎玉礼说:“你走咋能不说一声,你就这样离开我们,不怕我们难受吗?”说着眼睛湿润了。在河边洗衣服的妇女都围过来,说:“吴书记你不能走啊。”正在田里锄地的群众也跑过来。一会儿来了几十口子,把吴金印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一听说吴书记真的要离开狮豹头,都难过得哭了。他们心里明白,吴书记在山上干了这么多年,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罪,差一点儿不把命搭上。群众过上了好日子,他却这样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叫他们怎么能不难过呢。有几位老大娘老大爷拽住吴书记的自行车,哭得泣不成声。夜色快降临了,乡亲们知道挽留不住吴书记,只好送他下山。送一程又一程,越送人越多。吴金印拦住大家说:“乡亲们回去吧,我还会回来看望你们的。”吴金印对我们讲述这段往事时,十分动情,几次停下来擦眼泪。
在狮豹头乡池山村,有位烈属宋大娘。大儿子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小儿子在外地工作。宋大娘和儿媳带着几个未成年的孙子,儿媳又不幸去世。家庭的重担便落在70多岁的宋大娘身上。吴金印来到池山了解到宋大娘的困难,便住到宋大娘家。在工作之余帮宋大娘担水,烧火,做饭,扫地,宋大娘病了,他用板车拉着她到10里外的医院,给她看病买药,回家又用砂锅把药煎好,一勺勺地喂宋大娘,像亲儿子一样侍候老人。宋大娘去世时,吴金印正在外地开会,宋大娘临终前对着家人一遍一遍地念叨着:“金印在哪?金印在哪?我想再见他一面……”吴金印从外地赶回来后,宋大娘已闭上了眼睛。他痛哭了一场,亲自给宋大娘料理了后事。多年之后他还常到老人的坟上看看,添几锨土。他红着眼睛对我们说:“一位农村老大娘临终时,能喊着我的名字,把我看成她的亲儿子……”他呜咽着说不下去了。
吴金印视群众如父母,群众也把吴金印当亲人。这样的感人事例实在太多了。
在山里工作期间,吴金印有一次因发烧没去造田工地,第二天清早开门时发现门口放着鸡蛋、核桃、柿饼等。吴金印心里明白,这是附近的乡亲在他熟睡后,悄悄送来的。他千方百计送还给乡亲。实在
送不走的,也作价还给群众。有一年寒冬,吴金印开会回到住地,已是深夜了,手脚冻得冰凉。他一掀被窝,却发现里面有一个装满热水的输液瓶子。山里人买不起热水袋,就用这种办法让他们的好书记取暖。为了让吴书记夜里睡个好觉,有的老汉还把老羊皮袄偷偷盖在吴书记身上。吴金印对我们讲起这段往事,不停地用纸巾擦着泪水,他说:“一个热水瓶子不大,确实暖热了我的心,让我记一辈子。还是乡亲们好啊。”
山里群众为了世代不忘吴金印的好处,给他立了几块块碑,吴金印听说了,就把这些碑推倒了。老百姓不答应,就把他的事迹刻在山上,宋平同志题写的"太行公仆"四个大字,群众称之为“山碑”、“心碑”,山碑无法推倒,老百姓的"心碑"更无法推倒。谁真心为老百姓办好事,为老百姓造福,老百姓就把他永远刻在心窝里。
(责任编辑:卢亚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