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白色编织的人生风景

发布时间:2009-05-18 11:38 | 来源:青海新闻网 2009-05-11 07:30 | 查看:1802次

  青海新闻网讯:下岗意味着生活失去经济来源,意味着一条实现人生价值的通道中途受阻。面对下岗,有人沉沦、不思进取;有人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但更多的人是奋发有为,锲而不舍地去寻觅实现梦想之路。

  原湟源县皮革厂的职工张海平,赶上了90年代国企改革的风口浪尖,和很多人一起,被列在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名单中。但家庭所带来的生活压力和想实现人生价值的梦想,促使他用最短的时间调整了心态。失业不能失志,他把下岗当成了冲向未来目标的新起点,将压力化为动力,从摆地摊做起,有些小积蓄后开始在海北的热水煤矿开了家杂货铺,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2003年,张海平返回家乡,在湟源县和平乡蒙古道村投资4万多元开了一个煤厂,准备在被自己戏称为“黑道”的生意上大干一场。但创业的过程往往是艰辛而苦涩的。由于经营、管理等诸多因素,张海平的煤厂在惨淡经营了近3年后濒临破产,他又一次陷入了失败的苦恼中。恰逢那一年国家投资修建湟倒高速公路,张海平在蒙古道的煤厂土地被征用了,他得到了13万元的土地征用款,于是就在县城附近重新选厂继续开办煤厂。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张海平改变了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信誉,煤厂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攀登者的脚步不会止于一个高峰。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海平发现来他煤厂购煤的农民都要求赊欠煤钱,并声称领到奶款再还他的煤钱,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在与农民的攀谈中,他了解到县城周边农户家几乎家家都养奶牛,而且牛奶的产量相当大。“有这么丰富的鲜奶资源,何不开办一家乳制品厂?”张海平的又一个创业动机随之萌发了。说干就干,在对全县的奶牛市场状况做了调查之后,他的乳制品厂于2005年进入了的紧张的筹建。

  然而,这“白道”生意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到兰州、青岛等地对酸奶的加工工艺做了详细的调查,回家后亲自调试制作。然而,牛奶是浪费了一吨又一吨,就是做不出口感鲜美的酸奶,要么发苦发涩,要么乳清分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张海平终于掌握了制作技艺,这也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有了制作技艺,奶源就是最关键的要素,张海平把目光瞄准湟源县日月乡兔儿干等地的牦牛奶,开始了打造湟源“兔儿干酸奶”品牌之路。

  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动力。2005年底,张海平索性把正在经营的煤厂卖掉把全部的资金和精力都投入到奶制品厂的建设。他建了厂房,购进了一整套先进的酸奶生产设备,自己又当经理又当技工,忙得不亦乐乎。但令他措手不及的是接踵而至的各种困难:奶源短缺、产量不足、消费者不认可等等。性格倔强的张海平就是不服输,他聘请专家对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并在县内各个大小超市建立销售点。经过1年多的艰苦努力,“兔儿干酸奶”终于打开了市场,而且销量远比想象的要好得多。就是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冲击下,他的“兔儿干酸奶”也没有应声倒地,反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冲出困境,市场覆盖到全省不说,还踏上了青藏铁路西去的列车。

  “经过多年的打拼,我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用开放的心态去开拓视野,用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勇气去创业。”张海平不仅实现了自己创业的梦想,而且使14名劳动者在他的企业实现就业,同时,公司每年还为国家上缴一定的税收。我们坚信,经过生活洗礼的张海平,一定能在自己的人生下一站走得更稳更远。 (作者:鲍秀娟)

(责任编辑:吴芳)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