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孙正聿:哲学何以使人“学以成人”(3图)

发布时间:2017-09-04 20:45 | 来源:搜狐 2017-08-28 17:30 | 查看:1706次

  哲学何以使人“学以成人”

  文/孙正聿

  ——2017年8月13-14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启动仪式暨“学以成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知名大学哲学系及哲学学术机构的著名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本文为孙正聿教授在会议上的演讲。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能够参加今天的盛会,并且能在大会上发言,确实感到非常的荣幸。大家知道,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一再强调,哲学的目的是使人“尊敬他自己,并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则提出,哲学以外的学科,都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哲学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在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中外哲人的不谋而合,那么为什么哲学可以使人学以成人呢?我自己有四点体会,我将其概括为四个“大”字:哲学探究的是人生在世的“大问题”,哲学构建的是范畴文明的“大逻辑”,哲学提供的是睿智通达的“大智慧”,哲学传承的是启迪思想的“大手笔”。

  一、哲学探究的是人生在世的“大问题”

  人生在世最大的问题是做人的问题,这就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何以为人的问题,二是何以成人的问题,前者是人之为人的标准问题,后者是人之为人的养成问题。

  人何以为人?人和动物都是生物,二者的本质区别在动物的生物活动是生存,而人的生物活动是生活,生存的生物活动是本能的生物活动,而生活的生物活动是有意识的生物活动,也就是有目的的生物活动,是寻求意义的生物活动。寻求意义和实现目的,构成了人之为人的生存。

  哲学作为的一种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所关切的既不是孤立的人之为物质的物理和人之为动物的生理,也不是孤立的人之为精神的心理和人之为群体的伦理,而是人之为人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正是以探究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为己任,哲学才成为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大写。

  人何以成人?人的生活和动物的生存不仅是两种维系生物的活动,而且是两种不同的延续生物的活动。动物的生物活动是以其本能的方式,复制种类的存在,因而是一种非历史的延续方式。人的生活既创造文化,以文化遗传的方式,发展种类的存在,因为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方式。正是在历史的延续中,构成了个人与人类文明的辩证融合。一方面,个人在历史的延续中接受和认同人类文明,从而把自己造就为具有文化内涵的,特定时代的个人。另一方面,历史又在个人的创造环境形成新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具有新的文明形态的新的历史时代。在个人与人类文明的辩证融合中,人既是历史的经常的前提,又是历史的结合,正是因为人是历史的经常的结合,因而才成为创造新的历史的经常的前提。正是在这种人作为历史的经常的前提和结果的辩证论述中,人创造了历史,也造就了具有特定时代内涵的个人。

  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以理论的方式探究和揭示人的历史文化内涵,引导个人在传承和创生历史文化的生活活动中,思考人生的困惑与纷争,理想的冲突与搏斗,社会的动荡与变革,文明的传承与创生,历史的轮回与前进,进而反思人之为人的意义与价值,从使哲学成为使人作为人的大写。

  哲学问题总是人生在世的大问题,求索天地人的人与自然之变,探寻你我他的人与社会之变,反省知行意的人与自我之辩,追求真善美的人与生活之辩,构成了哲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真理观、价值观,这些大问题引导着人们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尊重自己、涵养自己、教化自己,自视能配得上高质的东西,从而觉解人生的意义,提升人生的价值,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

  哲学以外的学科之所以使人成为某种人,正在于它们是使人掌握某种专门的知识,学会某种专门的技能,从事某种专门的职业,扮演某种专门的角色,也就是成为某种专门人才。成为某种专门人才,当然是学以成人不可或缺的内容和途径,然而,无论成为何种专门人才,总要有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才会觉醒人生的意义和提升人生的价值,才会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甚至在这个意义上,探究人生在世的大问题的哲学,才成为使人学以成人的大写。

(孙正聿教授在哲学大会现场 图/易文英)

  二、哲学构建的是范畴文明的“大逻辑”

  人之为人的标准在哪里?人之成人的养成靠什么?这个标准就是人类文明,这个养成就是内化的人类文明。文明作为常识,是人们所熟知的,文明作为的名称,并不具有内涵的外延,由熟知而变为真理,把名称升华为概念,让文明成为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学养,这就是哲学所构建的范畴文明的大逻辑。

  黑格尔把他的哲学命名为“逻辑学”,这不仅是颇具深意的,而且是耐人寻味和发人深省的。他认为学习哲学,“就是使心灵沉入于这些内容,借它们而得到教训,增进力量。”黑格尔的主要著述,我们会看到三个并行不悖的阐释路径和三个理论内容,这就是:人类精神现象诸环节的自我展开、人类文明进步诸环节的自我发展,人类概念运动的诸环节的自我兴旺。黑格尔所追求的前提的自由行和环节的必然性的统一,构成了哲学的范畴文明的大逻辑。这个范畴文明的大逻辑,是黑格尔意义上的个体理性与普遍理性的辩证融合,也就是黑格尔意义上的“使心灵沉入于这些内容,借它们得到教训,增进力量。”

  因此哲学是构建范畴文明的大逻辑,就不仅是关于文明本身的逻辑,而且是使人学以成人的,最真实的哲学内容。《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和《哲学史讲演录》,这三部著作及其所蕴含的三种阐释路径,引导我们从精神历程、概念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三种关系中,深化对哲学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理解。在黑格尔看来,具有文明史内涵和时代性内涵的概念定义,不仅决定人的现实自我意识,而且构成了人的现实自我意识的真实内容,并且成为人尊敬他自己的现实力量,这是黑格尔哲学的最根本的,最深层的哲学体现和价值。

  黑格尔认为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哲学并不是普遍成见所认为的,只从事研究抽象的东西和空洞的路径,哲学是最敌视抽象的,它引导我们回复到具体。由精神力量概念发展和文明进步所构成的现实自我意识,就是具体的、健康的人类理性,它具有黑格尔所说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就是个体理性和普遍理性辩证融合的过程,这是个体理性认识普遍理性,并从而构成现实自我意识的过程,这是普遍理性取得社会性,并从而构成时代精神的过程。

  列宁提出,概念、范畴并不是认识的工具,而是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哲学的范畴文明的大逻辑,不仅为人的学以成人构建了理性思维的根基,而且为人的学以成人提供了最为深切的思想内容。

  三、哲学提供的是睿智通达的“大智慧”

  哲学之所以能够使人学以成人,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力量,而且在于它是一种睿智通达的辩证智慧。贺麟说过,哲学家贵高明。哲学的辩证智慧,即是理性的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超越的智慧,更是一种实践的权衡利弊的智慧,趋利避害的智慧,自主于行止进退之间的智慧。正是哲学的辩证智慧,使人活得大气,活得从容,从而使人而成为人。

  哲学的辩证智慧首先是作为最为切体的大智慧,李大钊曾经说过:“人们每被许多烦琐细小的事压住,不能达观,这于人生给了很多苦痛。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一个注意于远大的,从琐屑的世界中解放。”社会人生纷繁复杂,利害、是非、祸福、荣辱、毁誉、进退,扑朔迷离,纷至沓来。人总是感到得不到想要的,又丢不掉不想要的,受启发于现实,我编了这么一段话,人始终是生活在这样一种困惑当中,要么是在一种没有选择标准的生命中不堪忍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要么就是一种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哲学的辩证智慧就是使人保有高举远慕的心态,缜思明辨的理性,体会真切的情感,执着专注的意志和洒脱通达的境界,注意于远大的层面,从而成为尊敬自己的人,自视能配得上最高档的东西的人。

  哲学的辩证智慧又是关乎于人类的大智慧。趋利避害,这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也是一切生物存在的根基,但是人和生物所趋的利和所避的害不同,动物不是有意识的选择,而是无意识的本能,人的有意识的生活活动,不仅构成了人类特有的趋利避害的实践的活动方式,而且使趋利避害本身成为人类始终要面对的最严峻的课题。对于人类来说,究竟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人类如何解决整体的长远的根本的利,和局部的暂时的非根本的利之间的关系,人类如何忍受局部的占时的非根本的害,而避免整体的长远的根本的害。费孝通先生曾经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认为这种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根本理念,应该是每个人学以成人的大前提。

  古今中外真正的哲学都是人性的最高表现,都提高到了人类精神生活的园地,每个时代的哲学都集宗教的信仰功能、艺术的陶冶功能、伦理的规范功能和科学的认识功能于一身,为人类的理性思维、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提供整体性和根本性的支撑作用,和引导作用,从而为整个人类和每个个体提供权衡利弊的自主于行止进退之间的大智慧。正是这种大智慧,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也就是自视能配的上最高的东西。

  四、哲学传承的是启迪思想的“大手笔”

  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以思想性的历史来传承历史性的思想,这就是哲学使人学以成人的基本方式。作为历史性的思想,任何一种哲学都是哲学家思考人类性问题的思想指引,哲学家个人的体悟和思辨,与人类的思想和文明,熔铸于个人式的哲学思想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哲学既是哲学家以个人的名义讲述人类的故事,又是哲学家以人类的名义讲述个人的故事。哲学作为社会的自我意识,所讲述的当然是人类的问题,但又只能是哲学家以个人的体悟和思辨所讲述的人类的故事。作为历史性的思想,作为思想性的历史,这里的每一次更迭和每一种较量,都蕴含着呕心沥血的理性的思辨和洗涤灵魂的心灵的体验,恩格斯说:“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它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不仅在讲述那些真理,而且是在讲述这些真理所包含的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

  作为历史性的思想,不仅包含人类缜思明辨的理性,而且包含人的体会真切的情感,它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的境界,所以学习哲学,并不是掌握某种永恒真理,而是更好的生活。人生在世,就要寻一条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这就需要这些关系,从名称性的把握,上升为概念性的理解。这种对人生在世概念性的理解,就是蕴含的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的历史性的思想,去理解人的生活和人所创造的世界。

(孙正聿教授在哲学大会现场 图/易文英)

  哲学熔铸着哲学家对人类生活的挚爱,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人类境遇的焦虑,对人类未来的期待。每个民族的哲学都深层地蕴含着整个民族的“生命历程、生存命运和生存境遇”,都饱含着整个民族的“苦难与希望、伤痛与追求、挫折与梦想”。哲学决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玄思和遐想,更不是远离生活的僵死的教条和冰冷的逻辑。哲学是求索生活的意义和阐发人生的价值的渴望,是追求理想的生活和阐发生活的理想的渴望。哲学作为人类心灵的最深层的伟大创造,其主旨是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哲学给予人以理念和理想,从而使人在精神境界的升华中不断地崇高起来。学习哲学的过程,就是人的追求崇高的过程,就是使人崇高起来的过程,因而也就是使人“学以成人”的过程。

  人在途中,哲学在路上。谢谢!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