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余波未平,“美容贷”又撒陷阱(图)

发布时间:2017-08-21 17:22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7年08月21日 第3版 | 查看:669次

贷款中介和美容机构“里应外合”,诱导学生超额消费

据新华社南京8月20日电(记者蒋芳、潘晔)暑假期间,对于学生们尤其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们而言,他们的“假期清单”中“割双眼皮”“隆鼻”“瘦脸”等已有不少。记者调查了解到,由于暑期学生整形热,医疗美容手术量比平时增加了将近一倍,各类以美容为旗号的消费纠纷、诈骗案也大幅上升。

10分钟、三步骤,女生贷款3.5万元 

学生小朱来南京旅游,却在美容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仅十分钟就从网贷机构贷到了3.5万元的美容手术费。好在手术前“清醒”过来,要求终止合同,却被要求付1万元的违约金。小朱回忆起上当的过程,感到“步步惊心”:

第一步,免费扫码却被忽悠到了整形医院。

“我是出地铁站的时候,看见了一个‘扫一扫有奖品’的标识,但没想到后面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小朱回忆,旁边一位中年妇女迎了上来,说这个是商家的免费活动,只要扫一扫就可能中奖。在她扫码的过程中,中年妇女跟她聊天得知她就要上大学了,又向她推销起美容院正在做的暑期免费美容咨询活动。原本对自己相貌不太自信的小朱禁不住怂恿就同意了。

第二步,美容咨询变手术,没钱可以贷款。

小朱随后就来到了南京珠江路上的一家美容整形医院。进店后,中年妇女特别嘱咐店内的接待人员“这位是学生”。认为只是免费咨询的小朱放下警惕,任由工作人员对她进行“面部扫描分析”,最后向她推荐了一款隆鼻手术,价格是3万多元。

被价格吓了一跳的小朱告诉工作人员,她只是个学生根本无力支付。对方告诉她:“不需要为钱的事情发愁,美容院这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学生都成功地做了美容手术。只要先做一次信用额度测试。”

第三步,10分钟放款3.5万元,利息近5000元。

工作人员拿小朱的手机下载了一款名为“么么钱包”的APP,又问她要了姓名、身份证号和学校等个人信息。“信息都是他们帮我登录填写的,还边操作边跟我说,贷款成功率也就20%。”然而仅仅一两分钟,小朱就接到了贷款平台的电话,10分钟后贷款手续通过,18个月连本带息总计39600元。但这笔贷款并没有给她,而直接打到了美容院账上。

中介提成60%,是贷款还是诈骗?

记者百度“美容贷”或“医美分期”,各类平台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一些互联网金融大公司也涉及该项业务。

在南京多家美容院的前台,能够看到多个贷款平台的二维码。记者咨询了维多利亚美容医院,服务人员告诉记者,该院医美分期选择多达十几种,包括零首付、零利息,还有最长可贷24个月的等,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进行组合搭配。

名目繁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与迅速壮大的医美行业,养肥了一批“美容贷中介”。知情人士透露,中介和美容机构间的合作体现在贷来款项的分成上,中介最高能够拿到贷款额60%的提成,而顾客能够拿到的钱最高为贷款金额的20%-30%,最少的只拿到500元。

“网贷平台所谓的0抵押0担保低利息,实际上风险很大、贷款利率很高、还贷要求苛刻。这就需要中介通过与美容机构合作,采取非常规手段将没有还贷能力的消费者忽悠进来,学生们由于涉世未深,往往就会成为目标,被诱导提前消费、超额消费。”南京市消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明说。

在这样的“里应外合”之下,贷款中介获得大部分的佣金,而美容机构既获得了客源,又能拿到业务分成,消费者不仅欠下“一屁股债”,还有可能因为违约影响到自己的征信。

更值得引起警惕的是,还有的美容院以“免费美容还有钱拿”为噱头将消费者骗进美容院实施诈骗。据媒体报道,福建傅女士在福州一家美容院做了玻尿酸和苹果肌两个美容项目,合计费用29800元,并且拿到了500元的小费。然而,中介与美容院合伙,用傅女士贷款时的身份信息、电话和银行卡号,进行二次贷款,傅女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背上了6万元的债务。

监管需更“给力” 

面对校园贷中出现的超高利率、裸贷以及暴力催收等一系列问题,银监会、教育部等相关机构先后提出监管要求,各地银监局、互联网金融协会等机构随后跟进。尤其从去年4月以来,校园贷进入集中监管阶段,根据网贷之家统计,累计有47家平台退出了校园贷市场。却没想到,一些美容机构又瞄上了涉世未深的学生们作为“猎物”。

南京市消协介绍,中介和美容机构勾结在一起,打着“免费美容还送钱”的招牌,利用暑期整容热招揽客户。消协提醒,大学生在消费时应考虑个人和家庭的承受能力,避免过度消费,给家人和自己带来麻烦。不要被“免费”“优惠”“便宜”等字样冲昏头脑,每一次的签字与个人证件的出示、复印、扫描都需要三思而后行,对于合同款项要仔细研读,对于对方的承诺更需要白纸黑字保留证据。

许明说,学校是个小课堂,社会是个大课堂。防范被骗还得学生们从自身做起,培育健康消费观,加强金融知识学习以及对网贷平台的辨别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银行监管部门表示,根据相关监管要求,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校园贷等业务监管整治力度“堵歪门”,同时,也在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正门”,加强校园贷服务和产品创新,满足市场需求。目前,部分国有大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已进入首批试点校园贷产品的正规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列。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