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16 08:04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7年08月16日 第3版 | 查看:1029次
纪录片以铁证揭露侵华日军的战争罪行,在日本引发广泛关注
王可佳、杨汀
日本广播协会(NHK)近日播放的一部名为《731部队的真相》纪录片引发广泛关注。片中,节目组找到保存在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审判(也称伯力审判)录音记录和数百份资料,部分曾经的731部队队员现身说法,以铁证揭露日军侵华细菌战部队的残酷罪行。
“没人活着离开”
对日军侵华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731部队的惨无人道。在8月13日播放的NHK纪录片中,亲历者的供述和不可否认的记录再次真实地呈现了日军的罪行。
根据纪录片公开的伯力审判录音,曾任731部队第一部部长的川岛清供认罪行时称,他在任职期间“没见到任何一个实验对象活着从这里离开”。
731部队的军医西俊英作证称,他们曾在零下2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用风扇对活体实验对象猛吹,残忍地人为制造出冻伤效果。
隶属于731部队的仓员作证称,他曾亲眼见证被实验的5名中国人中有3人手指指节变黑脱落,而另外两人伤口暴露到只剩下指骨。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外的平房区,至今仍保留着731部队的厂房遗址。这个成立于1936年的部队,最多时成员超过3000人,其存在一直是机密中的机密。在厂房掩护下的监牢里,来自中国等多个国家的俘虏被残忍地当做活体实验对象。
纪录片中,NHK找到了曾经的731部队少年队员三角武。他在入队时只有14岁,接受过1年的细菌研究教育。三角武亲眼见过731部队成员对俘虏进行人体实验的情景,还曾在1945年参与731部队的“毁尸灭迹”行动。
三角武回忆称,当时二战即将结束,日本军方要求隐瞒731部队的所有情况。为掩盖真相,731部队在撤退时将所有实验对象残忍杀害。三角武被要求将汽油洒在所有尸体上,将其全部烧毁。这一经历让他终生难忘。“战争原来是这样地残忍……是绝不该发生的事,”三角武含泪说道,“我时常在想,那简直是非人的行为。”
名校权威参与
纪录片揭露了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的另一责任主体——日本高校。当时日军与大学的联系非常紧密,军方为大学提供研究经费,大学则向被军方提供“科研人才”。以京都大学为例,据NHK统计,1936年京大共向中国战场输送37名医学研究者,在1942年,这一人数增至75人。东京大学、庆应大学输出的研究人员在同一时期也呈现增加倾向。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40年代,日本高等学府每年向侵华日军输送的研究人员都超过100人。而731部队当时一年的研究经费相当于现在的300亿日元左右(约合18亿人民币)。
这些来自日本各大高校的权威学者,在731部队中被称为“技师”,和军医一样属于将校阶层,是生物武器研究的中坚力量。来自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的田部井和曾任731部队第一课课长,他的部下古都在审判中的作证称,731部队曾进行过细菌弹的人体试验,造成当时多名被实验对象死亡。
进入1940年以后,731部队不再满足于实验研究,转而在中国开展大范围使用生物武器的实践。川岛清作证称,该部队曾在中国中部的多个城市向中国军队使用过细菌武器,并在村落的水井、贮水池等场所散布细菌,令无数民众无辜受害。
正视真相
近几年,NHK新闻独立性、自主性遭受重创。因报道呈现明显的亲政府倾向,NHK电视台甚至被民众讥讽为“安倍频道”。此次,NHK播放纪录片自揭日本战争罪行在日本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一方面,影片中的残酷真相刺痛了日本右翼势力的神经。他们称“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捏造事实”,坚持认为作证的原731部队成员“被洗脑”,竭尽所能拒绝真相。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日本人开始对过去的加害历史进行反思。
有日本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说道:“很多人说这是捏造、是谎言、是在抹黑日本,然而日本在战争中真的没有作恶吗?”也有网友表示,如此鲜活的证言刺痛人心,决不能让残酷的战争历史再次重演。
日中友好8·15会会长冲松信夫赞赏NHK播出纪录片的勇气。他告诉记者,在日本,731部队的真相是一段不能碰触的历史,但恰恰又是人们必须知道的。“日本人必须了解日军曾经犯下的罪行”,他说。
对于NHK的这种变化,有分析认为,可能与NHK换会长有关。NHK前任会长籾井胜人屡曝右翼言论,对安倍政府的追随极为露骨。新会长上田良一上台后,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籾井体制”。
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学者、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告诉记者:“NHK这次能挖掘出京大校长与731部队紧密相关的资料、公开伯力审判的录音,这一点很好。”不过,她同时指出,纪录片依然没有提及天皇的战争责任和日军中枢的责任,“这也符合NHK的风格”。“731部队的主要责任人战后风生水起,而NHK的报道并没有追问这些战犯能够身居高位的原因。NHK终究还是播不出对日本不利的事,”她说。
“日本试图掩盖历史已经超过了70年了……隐瞒战争犯罪、强调被害的做法无益于与亚洲各国重建良好关系,”松冈环说。
(注:作者系新华社驻东京记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