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朗乡局正岔河林场食用菌大户刘占文

发布时间:2017-07-02 21:55 | 来源:伊春文明网 2010-05-14 | 查看:1264次

汗水铸就致富路助人为乐奔小康

——记朗乡局正岔河林场食用菌大户刘占文

刘占文同志是朗乡林业局正岔河林场一名青年,多年来他依靠“自强”精神,走自营经济致富之路,积极利用林业得天独厚自然优势,先后经营过香菇种植,猴头种植,黄蘑种植,杆植木耳栽培,袋植木耳栽培等,经过艰辛创业和奋力拼搏,率先跨入小康之家。

艰苦创业

刘占文生长在正岔河林场的一个工人家庭,家里5口人,全靠父亲一个人的微薄工资来维持全家生活。1989年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1994年以前在林场从事木材生产和营林生产工作,那时还能挣份钱来维持家庭生活,1995年以后,由于林场木材采伐量逐年减少,木材生产任务也越来越少,随之无活可干,那时他正在准备结婚,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出于一种对父母姐弟的责任感,他走上了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他说“我生在林区,长在林区,对林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也继承了老一辈林业工人吃苦耐劳,敢于创业的精神,当时正赶上林业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基层各林场(所)都上一个非林脱木项目,正岔河林场也上了一个木耳段和挂袋木耳生产项目,局场两级领导也都非常重视此项目,不但在外地请来了专家和技术人员,同时还派一部分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技术,从那时起刘占文同志就在食用菌技术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1995年开始试验性地搞食用菌栽培,搞食用菌技术,不但需要厂房,资金、设备、更重要的是选好一个品种,他从多方考察论证,争求林场领导意见和建议,最后选定了香菇生产,做为起步的发展项目,项目确定后,他开始筹集资金建设厂房,构置设备,挑选菌种,开始了他艰难而又有意义的第一次起步。他从菌种、原料、装袋、灭菌、养菌、地摆、出菇等各个环节抓起,为了更好掌握养菌的全过程,卷起铺盖住进了又潮又闷热的养菌棚内,一住就是一个月,细心的观察温度、湿度、经常性翻动菇袋,及时把生长杂菌袋挑出去,防止传播感染,为了丰富理论知识,他又买了几本食用菌技术方面的书籍,利用闲余时间坐在养菌棚内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书本的知识与现实相结合,从中找出所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经过精心的组织和管理,当年试种植的5000袋香菇,获得了丰收,取得了可喜的经验效益。

试种香菇获得了成功,快速致富心切,他又萌生了新的想法,准备增强菌种的种植,扩大规模,在种植香菇的基础上,又增添种植了猴头蘑,榆黄蘑,杆植木耳等新菌种,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品种的增多,麻烦事又随之而来,自我感觉良好的这点食用菌技术,远远适应不了多菌种养植技术的实际需要,战线的拉长,菌种规模的扩大,使各个生产环节都相应出现了漏洞,增加了生产人员,使质量出现了问题,增添养菌品种的数量使灭养菌出现了问题,增加了生产规模使资金技术管理又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他这次多菌种的生产彻底失败,直接经济损失近万元,同时也给他急于求成这种冒进思想迎头一棒。经过这次失败的教训,他痛定思痛,接下来几年里,我又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基上,一边总结经验,一边学习,不断观察学习总结,积累经验和资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先后到美溪,牡丹江、大丰、柴河等几年食用菌大的基地参观学习取经。通过参观学习,不仅在食用菌技术方面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增加了视野,看到了食用菌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了解了食用菌的市场行情。请进来,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和几个食用菌生产基地的技术人员建立了友谊,在生产中遇到困难,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请他们来现场指导,讲解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后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主动地组织其它种植珍员一起听技术人员讲解,解决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且和技术人员建立了互信、互通联系网,共同促进,互惠互利,共同致富。

奋力拼搏

他经历了诸多的磨难,练就了坚毅的性格,面对困难不气馁,机遇终于来到了,2004年全市自营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了,认真学习了市委杨书记的讲话和其他几位领导讲话,“职工自营经济是一项上和政策,下和民意,小可糊口,大可发家,有贫脱贫,无贫致富,经济上得实惠……的小康工程。”这次全市自营经济工作会议,他增加了信心,又扬起了大干快富的风帆。年初,他从本地资源状况,市场需求等因素考虑,开始研究多年没有发展起来的黑木耳栽培技术,当时,黑木耳栽培已经在正岔河林场试种了几年,始终因技术不成熟,质量差,规模小,知名度不高而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而本地区有着丰富,优质的基础原料—阔叶锯沫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生产黑木耳有着优越的地缘优势,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产自大森林中的黑木耳将成为人们所珍爱的营养保健食品,其需求市场是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有了这种认识,场领导非常支持,不仅在原材料、资金、技术上给予帮助,又无偿提供700平方米厂房供我使用,这种支持和理解更加坚定他的信心,调动了积极性。项目发展确定后,他说服了妻子,筹借了部分资金,开始搞起了黑木耳栽培,首先从源头菌种抓起,从牡丹江引进了二级菌种,进行分离,从装袋,灭菌、养菌等各个环节精心组织,精心管理,多方请教食用菌专业人员,最终成功培育的20万袋黑木耳获得了丰收,生产成本由原来的每袋近0.70元降到0.40元,一年下来,净挣10多万元,并且掌握了栽培技术,积累了生产经验。

助人为乐

路是闯出来的,在发展自营经济的道路上,有创业的艰辛,也有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更加坚定快发展大发展的信念和助人为乐的美德。2005年,他把上年的全部收入都投到黑木耳种植上,在林场的大力支持下,他又和一部分木耳种植户,成立了种植联合体,即经济较好种植户,可先注入百分比不等到的资金,签定数量、质量、产量合同,养菌结束后,优先供给这部分人员,如菌袋出现杂菌,保退保换,等木耳秋收卖出后可根据产量和市场价格收回欠余部分的资源,对于生活困难的职工群众,可全部赊欠,木耳卖出后收回成本。这样,即注入了生产资金,扩大了生产规模和种植数量,又可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带动一部分脱贫致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前题下,精选优选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了生产黑木耳40万袋,年产值50万元。广大职工群众看到种植黑木耳挣了钱,纷纷种植黑木耳,目前我们正岔河林场以有95%户种植黑木耳,2007年数量已达800万袋,今年可达1000万袋,他从一名贫困户,用拼搏向上的精神,实现了脱贫,迈向了小康。

刘占文同志勤劳务实、乐于助人,他看到黑木耳致富了职工群众,其它林场所职工群众对黑木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方便搞食用菌户,他在朗乡南二道街投资20万元开办了一家食用菌专卖店,在外地购买质量优等的菌种和食用菌所需的原料供销给全局食用菌户。商品应有尽有,价格合理,经营理念不断创新,收入的财富逐年递增发展富了不忘职工群众几年来,他对资金不足比较困难的信用菌户,总是热心帮助,免费技术指导,提供技术资料,帮助销售。他还资助一名困难中学生,对老弱病残特别关心,每年对弱势群体使出一部分钱帮助他们,每次林场号召捐款捐物献爱心活动时,他总是行动在前面,几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帮助、捐资累计3万元以上。如今,他在成功面前没有陶醉,而是他把每一天都当做一个新的起点,更有目标,致富的渠道更加广泛,一如既往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助人为乐的美德,打造美好人生,体验小康生活带来的幸福。

                                                              朗乡林业局党委宣传部

                                                                 2008年7月16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