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02 21:55 | 来源:伊春文明网 2010-05-14 | 查看:1388次
秉承敬老爱亲中华美德建设温馨和谐家园
---记朗乡局新东林场退休职工黄登福
“百行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新东林场,有这样一个五口之家,三代同堂,他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孝敬老人,善待亲朋,家庭幸福和睦。多年来,他们用生活工作中的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演绎了敬老爱亲的真实感人故事。这就是林场职工黄登福一家,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2007年黄登福同志被伊春市授予“敬老爱亲”之星荣誉称号,他的家庭被林场评为“优秀文明家庭”。
一、家庭熏陶,培养贤良孝道品德
黄登福同志现年52岁,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林场的一名退休职工,母亲是一名家属。他们兄妹共六个,他排行老二。黄登福的父母都是非常孝敬贤惠的。记得在他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住在他家,祖孙三代,十余口人,晚辈孝敬长辈,长辈关心爱护子女,每天欢欢乐乐,幸福和睦。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过世,都是他的父母为他们养老送终的。特别是他的奶奶得病卧床不起,那时他们还小,只有靠父母每天来伺奉奶奶,父亲白天去上班,家里的活都是母亲一人的,给老人洗衣、擦背、喂饭等,还要照顾我们,忙里忙外,操持着这个家。只有等父亲回来她才能休息,缓解一下一天的疲劳,直到把老人送走,这样整整五年啊。在那时,父母就常常告戒他们,做人要多行善,对长辈要有礼貌,对老人要孝敬,这是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父母的深深教诲,以及他们那种敬老、爱老、孝老的贤德也深深地烙印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上,为他们如何更好地做人树立了榜样。
过去由于家中人口多,劳力少,家中的生活只有靠父亲的辛勤作来维持。在林区生长的人都知道的,那时的生产是非常紧张和繁忙的,有时还要搞一个小高产了,工人们天不亮就上班,天不黑不下班,有时还常年住宿在山场上,做儿女的有时一天根本见不到自己的父亲的。当时,黄登福的父亲也是林场生产一线的一名职工,同他们一样,起早贪晚,披星戴月,辛苦劳作。他有时一年和父亲见不上几次面。有一次,在生产中,父亲让木头砸伤了脚,领导让他在家好好休养,这回可把他乐坏了,心想父亲可以在家好好陪他们了,可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子女,父亲在伤未全愈的情况下,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上,致使父亲的脚落下了伤残。母亲在家操持着家务,每天即要照顾老人的起居,又要教育关爱我们的生活等,可以说他们为了这个家呕心历血,累弯了腰,累驼了背,付出的太多太大了。那时,黄登福同志就暗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对他们尽心、尽孝,让他们尽享清福,安度晚年,尽子女的那一份责任啊。
二、敬老爱幼,家庭和睦幸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登福他们兄妹都相继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彻底缓解了父母的压力。黄登福工作积极肯干,服从领导,听从分配,无论是交给哪项工作都能出色地完成,尊敬长辈,团结同志,在同事遇有困难时,他都能主动去帮助,一同去克服战胜困难,完成任务,为林场的发展建设贡献了自已的力量,下班回来后,家里面的活他都是抢着干,从不和兄妹攀比,努力为父母减轻负担和辛苦。
婚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好的姻缘带来的是幸福、快乐、美满。黄登福同志在对待婚姻上,他为自已确定了择偶标准,那就是要有“三心”,对待老人要尽孝心;对待家庭孩子要有爱心;对待亲朋邻里要有热心。就这样不知对象介绍了几个,最终与林场青年李桂芝结婚,组建了幸福家庭,那年他已经25岁。婚后不久有了自已的儿子,膝下承欢,其乐融融,他们夫妻恩爱,互相体贴,相濡以沫。特别是面对繁重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事情,黄登福和爱人都是共同承担,谁有时间谁干,互相体谅,在处理家庭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相互商量决定,从不以我为主,搞大男子主义。只要是和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每件事情都处理得和理完美。可以说,他们结婚二十几年来,二人携手相伴,从未红过一次脸,斗过一次嘴,吵过一次架。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需静听;父母责,需静承,这是做子女的职责和义务,这种美德在黄登福身上及其家庭中表现得更加细致入微。他们对体弱多病的老人都是尽最大的孝心,细心照顾好外,黄登福同志无论是上班,还是干其他活回来,所做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到老人那去看看,经常给他们买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老人有头痛脑热时,及时为他们请大夫、买药,带他们看医生,并送药到床前,尽到子女的一份孝心和责任。2005年,黄登福78岁的老母亲因患结肠癌,先后两次到哈市住院手术,做为儿子的黄登福每次都是陪护在母亲的身边,精心侍奉。虽然他们兄弟姊妹六个,但他从没攀比,每次老人患病急在前的是黄登福,出钱为老人张罗治病在前的是黄登福,病床前服侍老人最多的是黄登福。那还是在他母亲查出得直肠癌,第一次住院手术其间,当时老人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每天躺在床上不能动,心里难免产生急燥情绪,于是,黄登福和爱人每天陪护在老人的身边,专门说一些开心的事,让她老人家听,开导老人,哄得老人高兴,解除心里的包袱和压力,促进了治疗与康复。现在黄登福和爱人每天都要到父母家中,为老人做饭、喂药、擦背、洗衣、按摩等,有时他上班去不了时,他都让爱人早点去,自已下班回来就陪在老人身边,同老人说话,让老人每天开开心心,老人家的病情有了实质性的康复,老人家逢人就夸他们孝顺。
黄登福的岳父去世较早,现在家中只有老岳母一人,年世已近80岁,体弱多病,她的大儿子几年前在一次生产事故中因工致伤死亡,其他的子女又在外地打工,家中的所有活基本上全都落在黄登福夫妻二人身上。人们不常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吗”,可对黄登福来说姑爷就成了老人的儿子,每天他们有事没事的都要去看看,为老人打扫卫生、挑水、捡拉烧柴等等,黄登福并经常的劝导爱人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老人家住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漏雨,黄登福就找人,自已出资为岳母重新维修了房屋。2007年8月,岳母因病住院,当时儿子都在外地,他和爱人打车把老人家送到了医院,为老人办理住院手续,并与爱人一起精心守候侍奉,端屎倒尿,别人还以为他是老人家的儿子呢,同病房的人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眼光,坚起了大母指,都羡慕地对老人家说:“你真有福啊”。多年来,他们用心、用情、用爱悉心照顾着双方的老人,很好的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
生儿不养父母过,养子不教更为错。对待自已的孩子,他们倾注了全部的父爱、母爱,坚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注重培养孩子自尊、自强、自立的性格,经常的教育引导孩子用爱心去善待别人,用勤奋对待学习工作,用勤俭节约对待生活,他们的儿子在学校学习期间,是一个学习刻苦,讲文明、守纪律的好学生;参加工作后,是一个事业心强,工作认真,方方面面很出色的好青年。现在,他们的儿子虽已结婚多年,始终与他们共同生活,婆媳关系相处的胜似母女关系,特别面对林场当前活少的实际问题,儿子没有工作,他们出资让儿子学习了汽车驾驶技术,并为其购买了台汽车,在林场搞个体运输,勤勤恳恳,辛勤劳作,现在看到小两口生活过得甜甜美美,儿子儿媳都非常孝顺,他们夫妻二人满心欢喜,付出有了回报。多年来,黄登福同志把所有的爱倾注于这个家庭,家中祖孙三代,每天其乐融融,幸福和睦。
三、善待亲邻,共建和谐家园
黄登福常常说:“成亲戚、做邻居都是缘份,有缘就要和睦相处”。这些年来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的亲家刘兴安,原在巴兰河居住,因得脑血栓,留下了后遗证,孩子又在新东,他就极力劝说亲家搬到了新东。起初,没有房子,他就和爱人商量腾出了自家的房子让亲家住,买房时又为其出资先垫付了房款。黄登福有时间都要到亲家去,陪他唠唠嗑,帮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还经常的教育孩子要多亲近父母,孝敬父母。特别是每当家中做好吃的,他们都要把亲家喊到家中或让孩子给亲家送去共享。几年来如一日,对亲家的关心、照顾,相处的象一家人一样,现在亲家病情有了根本性的康复。他的亲家每当和他人唠嗑时,经常的说起他的病情恢复得这么好,也多亏了我的好亲家。
黄登福和爱人都是一个热心肠、乐于助人的人。他们和现在的邻居已经相处了多年,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相互照应,关系非常融洽,从末出现过不愉快的事情,闹过矛盾纠纷。邻居家来了客人找不到家人,他就让客人到自已家里等候,或者转达来者要办的事;每当邻居家有事情,他们都主动去帮忙。有一次,正值严冬,邻居家水井忘了放水冻了,当时家中又无人,黄登福发现后,与儿子共同用喷灯烤,用热水烫等,一直忙到深夜,从而使邻居家避免了一次不必要的损失,邻居回来后非要请他吃顿饭,都被他婉言谢绝。
他的邻居黄刘氏是一位孤寡老人,老伴去世多年,子女又都不在身边,老人家年世已大,至此家中的烧柴、用水等都成了问题,黄登福就和爱人商量,把这些活主动承担下来,每次自家拉烧柴时,都要先给老人家送去,给劈好了,码起来,在自已没有时间时,就瞩咐爱人或孩子去。不少人曾问他,人家有儿有女的,你这是图个啥?他总是笑笑说:“邻里乡亲的住着,谁用不着谁呀,况且一个老人多不易啊,我能帮助干点就干点,至于她的子女怎么想、怎么说,那是他们的事了,我做我的。”就这样几年来,从未间断,老人家逢人就讲:“远亲不如近邻,这几年多亏有黄登福这个好邻居了,我自已孩子没有做到的,他都做到了”。
2007年在林场开展的“文化进家庭、文明进家庭、和谐进家庭”,即“三进家庭”活动中,黄登福家庭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按林场要求,黄登福和爱人积极协助林场,走街串户,宣传活动的意义目的,并组织带动邻里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活动,时时走在活动前列,自觉做文明环境、和谐家园建设的宣传者、建设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一个家庭细胞作用。黄登福家庭被林场评为“优秀文明家庭”,黄登福和爱人被评为“好公婆”,他们的儿媳刘艳丽被评为“好儿媳”称号。
十几年来,黄登福同志用他那真诚的情与爱为人们谱写了一曲敬老爱亲的赞歌,使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在这里熠熠闪光,弘扬光大,他们的事迹现在以成为林场职工群众传颂的佳话。
朗乡林业局党委宣传部
2008年7月16日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