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4-24 19:14 | 来源:新浪网 2009年04月21日07:20 | 查看:3129次
乐观的张强
4月20日下午4点,四川省人民医院ICU重症监护室,身患肝癌晚期的张强(化名)在顺利接受切除手术后,终于见到了守候多时的亲人。这个23岁的大男孩,还一直以为他只是肝脏长了个“血管瘤”,切了就会没事。一个星期前,即将成为绵阳市三台县一中教师的他,在体检时被查出是肝癌晚期。
张强来自金堂农村,父母早逝,从小吃了很多苦才奋斗到今天。面对沉重的经济负担,张强的老师和同学瞒着他在学校发起募捐;而守候在他身边的亲人也瞒着他,在无尽的担忧中努力挤出笑容鼓励他……谁都不想让这个年轻的生命消逝,不仅因为他“孤儿”的身份,更因为他的品学兼优和乐于助人。
父母早逝背着腌菜去上学
张强出生在金堂县平桥乡的一个贫困家庭。他6岁的时候,父亲病逝;11岁时,母亲也因病撒手人寰。因为家里贫困无钱看病,直到现在,张强的父母究竟是得什么病去世的都没人知道。
父母双亡后,张强和爷爷相依为命,并更加努力地读书。除了爷爷,张强的亲戚也是农村的,大家都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钱来资助小张强的学习和爷孙俩的生活。张强的姑父唐昌洪说,张强读中学时,每个月靠姐姐打工省下的150元钱生活,这些钱既是他的学杂费,也是生活费。他只在买辅导书和必要的文具时才“舍得”花钱,吃喝往往就是用家里背去的馍馍和咸菜填肚子。
“那时候,从家到县城的学校要走一二十里路,他都舍不得坐1块钱的公交车,全是走路,但是成绩还好得很。”谁都没奢望过,张强会考上大学。2005年9月,四川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被递到张强手上,家里人都哭了,这次,是喜悦的泪水。
陪护老人捡垃圾变卖捐灾区
大一刚进校,张强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姑父哽咽着:“他在家时就爱说希望能尽早毕业回馈社会,他平日到处打工、做家教,就希望早日还贷款和回馈社会。”
张强大一大二的周末,都是在志愿活动中度过的。他轮流到敬老院、成都流浪儿童救助站和盲人学校做志愿服务,每周六下午,到水碾河陪一位婆婆聊天已成了他的生活惯例。“团体集会和看望老人时,他总是第一个开口逗大家笑的人,他喜欢用微笑去感染那些孤寂的心。”志愿者同学王月说,如同“张强”这个名字,他能给别人勇气和力量。在学校,很多同学并不知道他失去了父母、家境贫困,每周看望老人买水果的钱,他从来没落下过。
室友罗西(音)说,张强虽然生活清贫,平日都只打白饭回寝室就着辣椒酱吃饭,但很少有人能过得像他那样有意义。去年“5·12”大地震后,他每天午饭、晚饭后就到操场、教室“巡逻”——捡拾别人扔下的饮料瓶等,每天背一编制袋瓶子去变卖,并将换得的钱捐给灾区,没有人能数清他捐了多少次。
倾心教育他有一个教师梦
在学生会生活部任干事的张强,学习成绩品学兼优,获得了“四川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他每年都能拿到最高等级的贫困助学金。在给三个初中学生补课,赚取生活费的同时,他也为将来“做个好老师”提前准备着。
去年,张强自愿申请到巴中通江县定岗实习。实习报告上,当地老师用踏实、肯干来形容这名大学生。年底,张强顺利通过了绵阳三台县公招考试,与三台一中签订就业协议。
然而,就在上周办理教师资格证体检时,查出了他肝脏异常。经四川省人民医院专家会诊后,确认他为肝硬化、肝癌,要求立即入院,手术前期费用3万元。主治医生郑医生告诉记者,张强的后期治疗和康复,还需进一步视手术结果而定,预计费用在3万到10万之间。
校园募捐师生发起生命接力
“请献出您的一份爱心,用我们的爱,去呼唤一个生命的奇迹……”从上周五开始,川师大本部数学学院“槐园”附近的电子显示屏前就响起这样的广播,这是张强的同学为他发起的募捐。虽然现在正是大四学生找工作最忙的时候,但张强的同学一有空就到募捐地点“倒班”。昨天,数学学院的同学们顶着烈日,带着自己制作的展板和海报,搬着募捐箱,又前往川师大新校区,继续为张强筹集治疗费用。
与此同时,学院和学校的教师、领导也为张强捐款、支持校园募捐,终于凑到了手术的部分费用2万元;同学们也开始在网络上发帖,希望有更多人伸出援手……
而这一切,直到张强顺利完成手术,师生们的努力和他的病情一样,还不被他知晓。“他见我们不愿说,几次想抢检查结果。”陪同张强到省医院检查的老师说,可能是大家故作轻松的表情太不自然,引起了张强的怀疑。“可能他也预感到不太好。”在募捐现场的一位同学说:“但他依然很乐观,我看到,张强的QQ签名已经改成‘我要创造生命的奇迹’。”(记者肖笛刘璐)
(责任编辑:张小燕)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