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14 18:23 |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6-11 12版 | 查看:847次
戚 序
中华营造法式(版画)戚 序 肖 力 龙 红 张兴国 贾国涛
“中华”是一种文明,“营造”是一种智慧,“法式”是一种制度与规范的合一,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独有千秋的“秘诀”,是中国人民在历史创造中建构的“多元一体化格局”的文化形态,蕴含着刚健自强、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向度,渗透在版画《中华营造法式》的创作中。
定位与立意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中华文明的传播工程”“中国美术的精品工程”“国家级重大文化示范工程”。这三个定位,包含着对历史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责任。通过对该“工程”举办宗旨的深入分析,我和创作团队认为,它是一项建构千秋、传承文明的伟大事业。我们深知,历史给人启示也给人警示,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研究中华经典,才能准确发掘和揭示其现代性所在;我们懂得,看历史有多深,看未来就有多远,必须以干事业而非做一般工作的严谨态度参与其中。最终,创作团队通过认真讨论,提炼出了“中华营造法式”的创作立意——以宋李诫《营造法式》这部划时代的中国传统建筑专著为构筑“中华营造法式”的核心基础。
宋《营造法式》既是对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系统总结与提炼,又是制度、规范、经验、设计的集成,它打开了宋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建筑的大门,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不仅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为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理念、制度规范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无限的延展空间。我们在前学研究的基础上,秉持“以人为本”和“古为今用”的价值向度,归纳提炼出“中华营造法式”创作所应展示的“五大特性”——历史的继承性、制度的阶级性、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性、发展的动态性、主题的时代性,并以美术学的理论视域及艺术手法去意象地阐释“中华营造法式”,以体现“建构千秋—福祉延禧”的现代主题,使其既契合大时代的脉搏,也彰显出此次创作工程的深远意义,即“历史—文明—构建—千秋”。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明确要求,要努力塑造民族精神、家国之魂,使“美术创作工程”真正成为气势恢弘的艺术化的中华文明史诗,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精美篇章和传之久远的经典作品。面对这样的要求和检验,我们如履薄冰。为创作好《中华营造法式》,从项目申报到完成,团队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理论研究出想法,抓创作实践出办法。创作团队共查阅代表性著作85部、专论150余篇,三下云南选画材,大江南北找素材,向民族民间艺术学习,聘请建筑学、社会学专家授课各4次,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技术指导,并以大学为依托,针对画稿的造型形式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另外,创作团队进行了17场研讨,撰写申报书材料4万余字,撰写专题报告16篇、创作和研究过程报告5万余字,拍摄过程记录图像1万余张,精选有效图像1200余张,绘制各类局部小样97份,构思草图9种样式,先后修改设计图稿25份(含正稿),制作立体模型3个,完成系统工程路径设计3个……
在这一过程中,创作团队本着尊重历史的严谨态度,抱定梦想、通宵达旦,对每一次创作构思都逐段逐句逐字地进行系统论证,可谓咬文嚼字,甚至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力求理解精准,思路清晰,方向明确,主题鲜明。通过数易其稿,版画《中华营造法式》最终以扎实的案头工作、独特的解读视角、新颖的表现构思、不拘一格的制作设计,以及浓郁的中国特色和民族民间特色,在多个竞争团队中脱颖而出,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创作与格局
艺术性地阐释“中华营造法式”,是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实现跨时空的再创造,用艺术的方式重构文化记忆,讲好中国故事。其创造性体现在对“中华”二字的宏观解读和对“营造法式”固有内涵的超越。为此,作品围绕主题立意从七个方面推进。
一是造型元素的查证与转换。宋《营造法式》作为一部建筑设计与施工规范的典籍,存在“三无四有”的现象,即无故事、无人物、无景观,有数据、有模型、有规范、有内涵。从文本向美术图像进行转换,难度不可谓不大。为此,我们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认真研究、系统分析、有机整合,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理念、制度规范和文化艺术内涵,做到有典可循、有图可参、有意可据,将“无”转化为可视的形象,将“有”做到“功夫在画外”。
二是作品内涵与形式语言要相谐相生。创作中,将中华木构建筑作为画面中心的主体,参考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图样,集合中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造型样式:斗拱、梁柱结构、大屋顶等,并突出其形体,意象表现出中华建筑文明的内涵——既为生存之基础,亦为精神之栖所。
三是实现主题立意与内容相关联。围绕主题,立意为象,方可“化不可能为可能”,营造“精神之栖所”。画面采集《营造法式》中可进行艺术转换的核心元素,并参照北宋前后的建筑形态及人文景观,运用“随宜加减”的造物方法,以“中”字形结构布局,中部凸出,将传统古建左右均衡的中正观念向两侧对称展开;周围以“金厢斗底槽”的框架为画面底图结构,形成经纬纵横布局,并将大小木作、瓦作、彩画作、模数制、工时工限、释名等元素依次布入画面,体现出建筑的尺度与规则,强化构图特征和秩序感,避免凌乱,尽力营造出宏阔大气、主次分明的视觉效果。
四是细节处理要合情合理,共同烘托主题。如把李诫形象、施工过程、文字释说、装彩顺序、侧脚举折、秦砖汉瓦、四季风景、祥瑞符号等组织进画面;将《营造法式》的“方圆圆方图”置于正中,“铅锤”自上而下悬垂,寓意建筑营造“无规矩不成方圆”;以斗拱上升幻化为剪纸风格的“树巢”,寓意中国古建文明的历史演变;以“门神”寓意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坚守;以“红云”寓意鸿运当头、国运昌盛等,铺陈中国故事。
五是平面形式与原版木雕要实现完美契合。《中华营造法式》首次运用原版木雕的雕凿与其他绘印技法相综合的艺术手法,如榫卯结构拼合画面,雕版印刷,母版拓、磨、漏、绘、贴、拼、镶、嵌等,以三维立体的结构方式突破对版画形态的惯常认知,使作品具有建筑感,对版画艺术的创新、应用、推广的空间开拓进行了大胆尝试。这种“三维立体”式的版画在整个工程中具有唯一性,既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木质特征,又具有历史厚重感和现代审美意味。
六是色彩营造的气象要具谐调性。作品以凸显民族特色为理念,提取古建“彩画作”中的元素并结合民间绘画等设色方式,意象地构筑起富丽堂皇、喜庆热烈的正大气象,以展现中华文明气势恢宏、灿烂多姿的精神气质。
七是将系统工程方法运用到创作中。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与方法进行创作过程的设计与管理,始终关注过程运行的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整体性和满意度等原则,由此才保证了所有项目资源的优化整合和项目的如期完成,系统地解决了文本向美术作品的转换难题,有效地掌控了超大幅立体式版画创新的全过程,创造了不同于常规概念的“版画”样式——使作品极具传统韵味与本土气息,而又不失现代感。
眼界的高度决定了格局的大小,家国的情怀决定了价值的取向。我们以“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的定力,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坚守民族文化的价值观。通过创作,既以视觉形式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历史性创造,又延伸出其在当下再创造语境中“文明传承”和“传承文明”的意义,使作品传递出一种希望,在希望中洋溢着一种中国的自信。
回首五年岁月,感触颇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美不言,大象无形,古人将其精神与意蕴默默地置于我们生活的必需中,潜移默化地融入进我们的血脉里,似山高水长,自然而然地流淌至今。正如《营造法式》蕴含着中华民族无尽的知识与智慧,其意义远非一件美术作品所能覆盖。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解读和对“中华营造法式”的认识与理解同样是有限的,具体转换成的版画作品,仍存在疏漏、不足和遗憾。今天,虽然“工程”已经竣工,但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尚未完成,相关学理性总结、学术性探讨及价值传播仍在进一步的推进中。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