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的“育花人”(图)

发布时间:2017-06-09 19:33 | 来源:南宁新闻网 2016年8月24日 第3版 | 查看:1323次

本报记者 冯梓剑 通讯员 赵 坤

陈韶庆检查风扇,确保大棚内换风系统正常运作。(市林园局供图)

【点赞人物】南宁市花卉公园“育花”团队

【点赞事迹】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出色地完成了各种重大节庆活动鲜花生产任务。街头每一抹花红,每一处绿意都凝结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承载着他们的梦想。

兢兢业业守护温室大棚

8月22日,记者来到花卉公园,映入眼帘的是满园盛开的花卉,这里秀木成林、花艳似海,鲜花绿树相映成趣。在培育各类花卉及株摆的温室大棚内,红掌、观赏凤梨、一品红、蝴蝶兰、长寿花、报春花、荷包花、朱顶红等花卉色彩缤纷、争奇斗艳。

谈及公园的花卉温室大棚必须提到一个人——水电及大棚维护班班长陈韶庆。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解决技术难题,建起了南宁市乃至广西具有完善设施、面积最大的温室花卉生产大棚。

2005年苗圃决定转型生产中高档花卉,而“娇嫩”的中高档花卉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难以存活,温湿度不合适不开花,建设可精细调节温湿度和光线的生产大棚是成功转型的关键。

当时只有中专学历的陈韶庆扛起这个艰巨的任务。为吃透每一个环节的技术问题,建设初期他几乎每天都蹲守现场,“盯着”施工技术员,白天边看施工边学习,遇到技术问题一个个问,不厌其烦地打电话与设计员、材料供应商沟通了解,晚上熬夜“啃”专业书籍、上网浏览资料。

经过近4年的努力,他和他的团队先后建设花卉大棚2万平方米,引进了内外遮阳系统、内外换风系统、灌溉施肥系统、移动苗床、加温及补光设施等现代化先进生产设备,他也成为大棚建设维护方面的“专家”。

苗圃娘子军绿化当先锋

“只要不放弃,平凡也可以了不起。”这或许是对花卉公园露地花卉生产班的16位“娘子军”最恰当的描述。

松泥、拉土进场、装泥上盆、种苗上盆……她们每天的工作很平凡,看起来简单、枯燥,说不上有技术含量,甚至可以说只是不停地重复做几个动作。但她们个个爱岗敬业,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困难,出色地完成了重大节庆活动鲜花生产任务。

“记得在2013年,公园接到一个任务:8月底前完成花卉生产67万盆。而当时的生产场地还要在公园二期荒地平整,提供给她们的却只有斗车、铁铲等最原始的劳动工具。” 南宁市花卉公园园容管理科技术管理员吴小红告诉记者,面对简陋的生产条件、紧迫又繁重的工作任务,这16位“铁娘子”没有犹豫退缩,而是立下军令状:一定按时、按量、保质完成生产任务。

虽然早就有吃苦的心理准备,但实际遇到的困难远比想象的多。因为时间紧,松泥、拉土进场、装泥上盆、疏盆、种苗上盆等每项生产工序必须按期完成,分配到每天的任务很繁重:平均每人每天拉泥近4000公斤;连续10来天每人每天要疏盆4000盆;4月至8月天气十分炎热,在120多天的时间里,她们每天平均工作达12个小时。

她们已经记不得自己粗糙的双手上起了多少次水泡,又有多少次顶着酸痛和疲惫不堪的身体依然在风雨烈日中奋战。当记者问起她们坚持的理由,她们回答:“答应的事情一定要负责到底。虽然辛苦,但是想到自己用辛劳的汗水装扮点缀着市民的生活,我们也很开心!”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1楼 河南省郑州市2017-06-12 20:59:50 发表
春暖花开:我们是祖国的“育花人”,如果能像陈韶庆那样默默奉献,一定会为祖国培育出健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