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10 19:27 | 来源:人民网 2016-09-12 10:13 | 查看:774次
何苏六
大型新闻纪录片《共赢海上丝路》是近年来以“一带一路”为题材的众多纪录片中少有的、以当代地方企业海外经验与成就为内容的纪录片,这也是该纪录片的一大亮点。该片由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拍摄制作,以深圳企业海外创业历程为主题,制作团队走访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0余个国家,对深圳企业在海外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反映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议实施三年来的重要成果。
题材重大,紧扣时代背景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不但契合了中国发展需要,更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得到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呼应、热情参与,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因此,宣传“一带一路”、弘扬“丝路精神”,是主流媒体必须担当的责任。
在现有的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众多纪录片中,多以展现历史、地理、文化、宗教、民俗等为主,立足于史料挖掘与人文探索。国内较早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阐释对象的纪录片是中外合拍片《对望——丝路新旅程》,该片讲述发生在丝路经济带上的贸易、交通等领域合作为沿线人民带来的生活变迁。央视纪录片频道制播的《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则用进行时态展现新丝绸之路的人物故事。这些纪录片,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新旧丝路在各个方面的丰硕成果。面对各种宏大题材,是否只有国家级单位或者媒体才能拍好,该片在这方面就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这部纪录片由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团队操刀制作,该栏目团队在题材的体现上,秉承“小切口、大时代”的创作思路,立足地方、反映现实,以“深商”为样本,生动记录了一个个普通创业者如何通过实际行动响应宏大的国家战略。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一直被视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企业创业打天下的辉煌历史,以及事事敢为天下先的“深商精神”,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如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深圳企业海外创业的历程能够为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宝贵经验。因此,选取“深商”这一特殊群体能够恰当而又及时地为“一带一路”提供地方成功案例与参考,又能够深度展现深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带来的变化,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这部纪录片的调研工作扎实,既有对宏观战略的解读,也有对具体案例的挖掘,还有对宝贵经验的总结,更有对独到观点的分享。采访调研足迹遍布德国、法国等地,挖掘了大量珍贵素材。纪录片分为《生机》、《关系》、《根基》等八集,从互联网、合作关系、制造业、创新科技、高端设计、生命经济、竞争与合作、企业社会责任等不同方面,展现了“深商”走出去过程中一个个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选材巧妙,反驳西方偏见
长期以来,西方舆论对“中国制造”存在着一种偏见和敌意,西方媒体也大肆报道有关中国品牌的负面消息,却很少报道中国品牌的正面新闻。而该片以独到的选材,巧妙的反驳了西方舆论对“中国制造”的一些普遍的偏见。
偏见之一是“低端”。“Made in China”在西方舆论中,曾经代表着“档次不高”、“价格低廉”、“质量不好”的标签。纪录片第三集《根基》以手机品牌为例,讲述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新发展。而第四集《视野》则选择了中国无人机打入欧美市场、中国企业并购以色列技术公司研发高科技产品等故事,展现了中国科技产品“出海”的情况。这些故事告诉观众:“中国制造”的品质已经大大提升,中国并不是把落后过剩产能输送到海外。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的标签——以价廉物美为目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导向。
偏见之二是“抄袭”。中国工艺制造业开展的海外贸易多以贴牌、代工为主,因此,技术强、设计弱、知识产权意识不足,成为桎梏中国工艺制造向海外发展的重要原因。第五集《格调》专门聚焦中国艺术文化产品的原创问题,并探讨了新时期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世界的发展境况。纪录片以中国莨绸服饰设计、瓷器制造、高档珠宝设计、高端艺术图书印制服务、东方顶级艺术展览交易平台为例,展现了中国原创设计“出海”过程中克服偏见、融入海外文化的历程。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差异,这是毋庸置疑的,东方美学、东方文化如何才能真正“出海”,在异国他乡找到应有的尊重与发展?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在原创设计中充分浸淫中国文化,传达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和高端的东方审美取向,中国设计品牌才能够向顺利“出海”,也是重现丝绸之路昔日辉煌的关键。
偏见之三是“新殖民主义”。近年来,面对中国经济的崛起,一些西方媒体则给中国企业贴上“只赚钱不付出”、“新殖民主义”等标签,利用西方在国际话语权上的优势,企图抹黑中国。本片选取了很多中国企业援助建设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故事,有力的反驳了这种抹黑论调。通过选取典型案例,作为对西方偏见舆论的最好的回击——“新殖民主义”这种说法既是污蔑中国也是轻视当地,因为中国所参与的项目都是成功竞标所得,自主权在当地,不存在所谓的“殖民”,但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尚没有掌握强有力的国际话语权,这才是问题所在。
内容独到,彰显大国形象
“一路一带”倡议的用意在于构建“命运共同体”,倡议的终极目标,不只是促进地区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更要造福周围国家和地区民众的幸福。《共赢海上丝路》记录的是“深商”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创业历程,其实更是探究了以“深商”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对世界经济作出的贡献,同时也展现了世界经济繁荣离不开中国的大趋势。一系列独到的故事内容,为观众展示了“深商”如何“出海落地”改变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众生活,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如何实际行动改善中国的海外形象。这部纪录片用鲜活的故事告诉观众:中国企业融入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在当地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展现了他们肩头担负的、树立中国在海外良好形象的重任。
叙事新颖,观点掷地有声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不仅深耕选题和内容,在叙事的呈现、表达方面力求创新。和常规纪录片节目不同,这部纪录片采取了全新的“演讲式”的叙事风格,为观众讲道理、说故事。
优秀的纪录片也应该是动听的故事,讲述者和讲述方式在纪录片叙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一环。该片演讲式的风格,由主讲嘉宾、主持人、现场观众与视频构成一个有机的叙事整体。这种叙事形式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采访或者专访,有针对性的现场互动赋予节目应有的理性高度,这也成为该纪录片的另一处亮点,让这部纪录片的观点的传播更有生气,更有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对电视工作者和纪录片人的要求就是要解决好讲什么和怎么讲的问题。好的故事内容,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展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风貌。好的讲述方式,就是需要真实地、鲜活地、创新地讲述国家战略蓝图下普通人的复兴之梦。该片的播出,让我们看到了地方媒体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时的独具匠心。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