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站上新舞台

发布时间:2017-05-26 16:43 | 来源:光明日报 2017-05-10 02版 | 查看:425次

  作者:王子墨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系列谈之一】  

  传统文化不乏追随者,他们更迫切需要一个能够产生共鸣的阐释模式。由此,所有受到传统文化感召的人,都当群策群力,让传统文化既能酝酿于古朴书斋,也能登上绚丽舞台。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0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传统文化的学术探索与流行普及是不同维度的工作:学术探索就如同打桩铺路,是艰苦浩瀚的基础工程;流行普及,就是在这条路的两旁栽满鲜花、点缀风景,使之焕发吸引力。而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加强普及工作,涵养传统文化的土壤,扩大知识共享的基数,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条路上,继续开掘拓展。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文件多次强调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转型。现有的一些尝试已经表明,传统文化不乏追随者,他们更迫切需要一个能够产生共鸣的阐释模式。由此,所有受到传统文化感召的人,都当群策群力,让传统文化既能酝酿于古朴书斋,也能登上绚丽舞台。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