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4 20:25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08-18 08:44:00 | 查看:1247次
——一个人的精彩,三十八年的坚守
事迹类型:敬业奉献
人物简介:张忠娃,男,汉族,1956年9月出生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三屯镇下河村第九村民组人。
事迹简介:和山下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这所学校38年来只有一位任课教师在此执教,这位教师包揽了一到三年级的全部课程,在这两个教室之间来回穿梭了38年,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就是中共党员、扎根贫困乡村无私奉献的老教师张忠娃。
事迹材料:
进入三屯镇下河村,沿着弯弯曲曲的土坡路一直走上去,不多久,在一座偏僻的山坡旁边,一所不起眼的房子便映入了眼帘——下河小学东岭学点。
这个学校仅有孤零零的3间简陋平房,东西两间是教室,西面是二三年级,东面是一年级,中间是教师办公室。外边偌大的山野就成了天然的操场。
和山下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这所学校38年来只有一位任课教师在此执教,这位教师包揽了一到三年级的全部课程,在这两个教室之间来回穿梭了38年,教出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就是中共党员、扎根贫困乡村无私奉献的老教师张忠娃。
他是一位“全能老师”
5月25日,我们来到了三屯东岭教学点,在这儿见到了年近六旬却依然辛勤忙碌的张忠娃老师。正是上课时间,走进简陋的教室,只见张老师手执教鞭,正在给一年级学生讲授“100以内的加减法”;布置完作业后,又去隔壁教室开始给二年级学生讲“余数除法”;讲完布置了作业,再给三年级学生讲……讲了数学,再讲语文;讲了品德,又教音乐。时值初夏,山里依然微凉,而张老师的额头上却满是汗珠:“苦点累点不算啥,只要孩子们能学到知识,我就满足了。”
除了授课,他还得负责给学生发放营养餐;大课间活动,又和孩子们一起跳绳、玩游戏;下午放学后,他顾不得回家,又来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晚上,他还要批改作业,常常至深夜……张忠娃说:“咱这里条件很艰苦,但我不能因此而耽误孩子们接受正常的教育。其他学校开设的所有学科,我也尽全力给孩子们上,不会的我就学,比如跟着磁带学唱,随着光盘学体操,渐渐的,就会了。”每天就这样忙忙碌碌,劳累并且快乐着。
不管课上课下,校内校外,任何事情都只有等张忠娃去协调、去解决,在当地家长和孩子们的眼里,他俨然就是个“全能老师”。三间教室是2001年修建的,它之前是土瓦房、茅草房。如今,墙体已经显得十分斑驳破旧。教室的西面是一间砖瓦垒的厕所,那是张老师出资修建的,并且不管是拉砖瓦材料,还是垒砌,也都只靠他这个“泥瓦工”来完成。学校没有饮用水源,学生的日常用水都是张老师从一里外的井里挑过来的,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教室内大塑料桶里的水总是满满的,以备学生随时使用,他是个尽职的“送水工”;学校的线路断了,他去修;电灯坏了,他去换,还成了尽责的“机电工”……在村边的一户人家门前,我们遇到了村民党会强,从他的口中,我们听到了村民们的心声:“张老师可真是个好老师!俺孩子的学习成绩样样优秀,一点也不比镇上的孩子成绩差,孩子在张老师这里上学,俺全家人都很放心。”
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
东岭学点位于三屯镇和刘店镇的交界处,地处山沟又偏僻,附近的孩子们一般都被家长们送到这里上学,学生分散居住在五个自然村中,张忠娃一个人要面对6岁至10岁一共30多个孩子,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没有家长接送。在学校里,他一刻不能放松,也不敢放松,哪个学生没有来学或者迟到了,他都及时问清楚原因,生怕学生遇到什么意外。
山路难行,尤其是崎岖的土路,遇上雨雪天更是泥泞难行。2009年10月突降大雪,教学点旁边陡峭的山路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像一条冰雪做成的滑梯。张忠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雪天路滑,孩子们摔伤了怎么办。”于是,他又义不容辞地当上了“修路工”。早上5点趁着月色,他就带着镐来到学校,沿着小路从坡上往坡下一个个凿坑,3个小时,他凿了近500米的路。路凿通了,他等在那里,逐一扶着学生踏着凿的冰坑向上攀,30多个孩子,他愣是扶着他们一个个过完。等到孩子们都安全到了教室,他才想起来去吃点干粮垫垫肚子。
学生的安全在张忠娃心里永远排在第一,只要孩子们在学校,他就寸步不离,任何私事都要靠边站;即使在危机时刻,他也只会优先选择管好学校这个家。2010年夏收季节,村里的麦子都已收割完毕,而他因为教学延缓了收割进度,家里的麦子收割面积不足三分之一。一天,体弱的老伴李品一个人在地里忙活了一天,割下一地小麦,就等张忠娃下午放学了拉回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临近放学的时候突然狂风四起、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而至,老伴跑到教室门口焦急地催着:“快,麦子还在地里。”教室里一片黑暗,学生们也被突如其来的雷暴天气吓得哭着要回家。听着老伴的呼喊,张忠娃却毅然钻进风雨中,踩着光滑的泥泞,护送着一个个孩子到家。路上经过一条河沟,河水暴涨,水流湍急,他将孩子们一个一个背了过去。中途脚下打滑,跌了一跤,划伤了胳膊,鲜血即刻流满了臂膀。他制止了准备下水扶自己的孩子们,坚持着站了起来。待将所有的孩子安全护送到家,他顾不得包扎手臂,又奔向了地头。麦田里,狂风已将一地的麦子刮得无影无踪。老伴在地头站着,全身湿漉漉的,失声地哭了起来:“咱家的麦子没有了。”张忠娃安慰老伴说:“麦子少收点是小事,学生出了事故就是我的失职啊!”
2001年教学点进行危房改建,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张忠娃就把全班的学生接到了自己家中。当时他家只有总面积不足70平方米的三间平房,于是,他就在院里搭了个帐篷,把自己的铺盖搬了进去,把学生安排在腾出来的房间里上课。由于学生调皮,张老师院子里的角角落落都成了孩子们的“小厕所”。虽然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可他从不计较。学生就这样在他的家里上学,直至教学点重新投入使用。
认真负责,育人为本
张忠娃说:“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要以德育人,更要注重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用爱心去换取学生的真心。”开学时,班里有一位新生经常调皮捣蛋,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张忠娃在教学中积极捕捉该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多方鼓励,引导他辨别对错。渐渐地,这名学生不仅重拾了学习信心,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变得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同学修理课桌板凳、打扫教室。
在张忠娃老师简陋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课桌上整整齐齐、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一摞摞作业本。随手翻看,稚嫩的字迹工工整整,红色的批注一丝不苟,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张老师的专注和敬业。在张老师办公桌的抽屉里,珍藏着厚厚一摞荣誉证书,有县级优秀教师,有县级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等。据我们粗略统计,自2000年以来,张老师所教的三个年级,在镇中心校组织的质量检测中,共获得了40多次全镇第一的佳绩。该镇中心校校长靳三中评赞道:“张忠娃老师身处的教学条件虽然艰苦,但他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教出的成绩和他的品德一样优秀。他是我们全镇教师的学习榜样!”
38 年来,张忠娃老师一直坚守在这里,他的家,就在学校附近的山坡下,他每天的生活很简单:家、学校、备课、上课;38年,孩子们一批批地走出了山坡,走向了全国各地;38年,很多人来了又走了,在这条山路上,张老师也从英俊的小伙子变成了两鬓染霜的老教师……
再过一年多,张忠娃老师就要退休了,离开自己钟爱热爱的三尺讲台,告别奉献了整个青春的教室。谈及此事,张老师的眼眶湿润了:“我喜欢这里的孩子们,我离不开他们;退休后如果能让我继续在这里,即使做个义务勤杂工也可以。希望以后来的老师替我好好照顾好这些孩子。”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