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余大学党委宣传部负责人深入交流——高校思政工作如何“接地气”(4图)

发布时间:2017-05-03 15:5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4月27日 05 版 | 查看:2309次

沪穗两地高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交流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陈敦耀/摄

参会嘉宾在参加上海高校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座谈会后,在中国青年报社门口合影。陈敦耀/摄

参会嘉宾与腾讯QQ智慧校园项目组工作人员座谈。陈敦耀/摄

参会嘉宾在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志愿者讲解下参观华师大标本馆。陈敦耀/摄

编者按: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多举措、分阶段推进思政教育落地生根,并深入了解“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探索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和大数据技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立德树人教育模式,4月12日~4月15日,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联合上海海事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上海高校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2017年“北上广深”调研活动。其间,4地40多家高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参与了深入交流。通过与北京、广州高校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座谈,调研团学习并实地参观了中国青年报社、华南师范大学、深圳腾讯公司等机构,进一步思考“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做法与实践。

上海海事大学:“开门办思政”

设学缘起,育人血液里流淌着“开门办思政”的基因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那时中国积贫积弱,海权旁落。“航业者,国家之命脉也;航学者,航业之津梁也”,民族危难之时,急需培养人才力挽航权,在此历史背景下,上海海事大学前身——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应运而生。她在创建之初就承载着民族自强的重任,刻下了爱国主义的深深烙印,培养了“开门办学、培育英才”的基因。

从船政科到吴淞商船学校,再到今天的上海海事大学,在这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虽历经坎坷,两次被毁,三度停办,但几代海事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在开放性基因的引领下,海事人以其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孕育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出贝汉廷、赵锡成等一批又一批优秀航运技术人才,为振兴民族航运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海事大学百年办学征程用实际行动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

浦东复校,育人行动中体现着“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1959年,上海航海高等教育再度复兴于陆家嘴民生路,并在1962年高校专业调整后集中了水运管理、水运经济、远洋运输业务等经管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办学优势,成为当时我国唯一的设置水运管理经济类专业的高校。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作为陆家嘴唯一的高校,海事大学在这片改革前沿的沃土上开门办思政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担任APEC会议、上海科技馆的服务志愿者更是让海大学子在实践中感受时代脉搏及科技进步。

让海大师生拥有丰富的“走出去”的实践平台。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除拥有中国远洋海运总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还充分利用育明、育锋两艘大型教学实习船,通过国际航线为学生提供远洋实习的机会,除了进行专业实践外,还加入礼仪教育、中国海权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形象,增强爱国主义信念。随着我国逐渐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在世界第一大集装箱码头——洋山港、南北极科考船——“雪龙号”上设置海外办学项目,也让在海外活跃着的海事大学老师,通过自身的工作更好地增强了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将所思、所想带回课堂。

扎根临港,育人探索中顺应着“一带一路”的战略新机遇

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整体搬迁至临港新城,成为临港第一校。根据多年办学积累的“开门办思政”经验,海大依托临近洋山深水港和上海自贸区的优势,主动融入地方发展。

努力打造大学生海洋强国“教育共同体”。以思政课为海洋强国教育的主要阵地,以通识教育示范课为海洋强国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学生第二课堂为海洋强国教育的重要平台。着力通过“海大人文”大讲堂、中国航海日论坛等形式,深入解读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如邀请国内著名海权理论家张文木教授、复旦大学沈丁立教授、南海舰队原政治部副主任陈俨少将等作主题报告,让广大学生更好理解 “海洋强国”的战略意义。用好、用足已有思政教育平台的经验。现任华裔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女士之母命名的“木兰教育基金会”30多年来“资助育人”的实践探索,已让千余名海大人感受到大国航路、走向深蓝的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的荣誉感。

(上海海事大学  焦玉玲)

华东师大: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

“感谢有您, 帮我们平稳走过青春的七彩桥”“您尽心尽力地同我们交流思想、沟通情感,所有成长的欢乐忧伤,憧憬迷惘,我们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倾吐”……这是参与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人生导师活动同学的反馈,字里行间满是温情与感动。

人生发展导师工作制始于2013年9月,聘请12个专业、51名优秀导师组成导师团队,每周固定时间在书院社区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能力提升、教师素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至今已举办2206场的师生交流活动,保持平均每周22场的频次。通过小型研讨、主题沙龙、读书会、户外考察、师生同乐活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推动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

循循善诱引领科研探索

大学生科研能力是目前本科生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导师对学生影响在严谨治学方面尤为显著。

目前,导师团队基本划分为面向新生、高年级、实习学生以及毕业求职学生的不同群体,优化配置力求实现精准“对接”。人生导师年均指导本科生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科研项目16项、学校级科研项目56项、书院级科研项目21项,社会实践、学术年会、科创竞赛成果若干。

春风化雨浸润精神引领

在人生发展导师学期总结时,物理专业导师孙尹在面对学生大学适应困难、职业发展焦虑的烦恼时,更忧心学生们没有找到大学学习的意义:“人生不能只看眼前,没有理想。”他鼓励同学们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找到大学的意义,找到做教师的意义,才能减轻自己眼前的困扰。

导师们不仅帮助学生解决共性问题,还引导学生摆脱个性化的苦恼。生物专业导师张伟每周与同学们聊人生故事,特别针对高年级面临就业压力的同学,总能通过自身故事的分享收获导师最亲切的开解与引导。导师们不仅在课堂内给予学生专业上的深化引导,更在课堂外通过频繁、真诚的沟通与学生们建立更为亲近的联结,以生命影响生命,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将积极、正向的价值观教育带到学生中去,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

言传身教培育教师素养

专业技能之外,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也是导师们要帮助“准未来教师”解决的问题。书院导师队伍纳入各专业学科教学论专家,每周为书院学生提供直接的技能训练与素养提升。

数学专业导师陈月兰、历史专业导师李月琴一直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导师。作为专业院系的学科教学论教师,她们每到书院都会指导学生备课、讲课,引导师范生提升教师技能。导师们坚持听完每位学生的讲课,针对每个人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因而时间总是不够用,错过用餐、错过校车是常态。导师们践行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在点滴中为同学们根植信念,助力书院学生在各类教师技能竞赛中斩获丰硕,真正将教师素养的培育做足做深。

(华东师范大学  吴潇岚)

同济大学:坚持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用先进文化为师生“树魂、立根、打底色”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师生“树魂、立根、打底色”。高校必须运用好这三大文化资源,使之有机融入课程、活动和校园环境中,融入到师生日常生活中。如在革命文化育人方面,同济大学在校内建设了“一·二九”革命运动纪念园,园内安放烈士塑像,设置革命运动浮雕作品等,还在每年清明节举办英烈祭活动。

2016年,在市教卫工作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同济师生排演了根据校友杨益言的小说《红岩》改编的歌剧《江姐》,已先后在校内,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和教育部机关等地演出7场,观众近万人次。

校园文化建设以“形”写“神”,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引领作用,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济大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工作,学校在公共场所普遍设置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在教学楼里悬挂艺术设计模型,在会议室里悬挂核心价值观书法作品等,使核心价值观像阳光雨露一样无处不在。

校园建设要以“形”写“神”,既注重建筑设施、文化景观等外在形态,更注重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例如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教学楼,建设时采用了ABCDEFGH的编号,学校在正式命名中,选取中华文化中具有深刻含义的文字为楼名,分别命名为“安、博、诚、德、迩、复、广、华”,引导师生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形成“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学校通过组织师生深度参与桥梁与隧道建设、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建设、上海世博会、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等重大战略和项目,培养师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同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学校还努力发挥好文化辐射作用,为社会发展领航。近年来,同济与杨浦区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学校在校园文化演出活动中,一般都会拿出20%的票,发放给周边社区居民;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均免费向市民开放;博物馆举办的敦煌壁画精品展,吸引大批市民排队两个小时观展。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镇,是坚定师生文化自信的前沿。同济大学努力推进文化育人工作,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贡献。

华东政法大学:思政教育协同创新

华东政法大学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去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立即着手贯彻精神、落实行动,进一步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校领导带头上课,“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校党委书记曹文泽在毕业生“最后一课”上,引导学生胸怀大梦想,希望他们继承和发扬华政优良传统,坚守华政人的品格,学法、守法、用法、护法,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实现中国梦、民族梦、华政梦、人生梦。校长叶青为本科生主讲“法治中国”2017年第一讲“程序公正与司法进步”,以剖析司法不公正的严重后果为切入点,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闵辉主讲“法治中国”之“传承华政精神,立志成才报国”,培养学生“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法治思维。专业课程方面,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的“犯罪社会学”、副校长顾功耘的“商事案例实训”、副校长林燕萍的“法律检索与法律研究(英汉双语)”、副校长唐波的“金融法学”等,通过“经济犯罪”“金融诈骗”等一个个鲜活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富观和人生观。

打造“法治中国”特色品牌课程,完善全员育人,做精做细“思政课”

作为上海市“中国系列”课程之一,“法治中国”依托华政办学特色和法学学科优势,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以主讲团队为引领,以辅导团队为支撑,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2016年开课以来,大家名师、杰出校友、学校党政领导等走上讲台,积极回应学生热切关注的理论问题、社会热点、人生理想、时代命题,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润物无声地将价值追求与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深受大学生欢迎。同时,华政以法学和政治学课程为试点,不断探索“思政课”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同向同行。

华政根据“明德、问道、求是、访史”专题教学系列,试点梳理出58个特色教学专题,通过教师集体说课、集体备课,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通过“思问系列”讲座和“切问近思”微信平台的搭建,促进线上线下师生联动。同时,每年在全校选拔30名优秀本科生学生,组建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研修班。

上海大学:从“大国方略”到“时代音画”

在2016年12月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特别提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高校落实“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关键在课程建设,而课程建设关键在教师。

上海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以钱伟长教育思想为指导,逐步形成了上海大学独特的育人理念和本科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全人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4年冬季学期,学校推出全新通选课“大国方略”,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至今已连续开课第8个学期,学生上课一座难求。“大国方略”系列课依托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采用上海大学首创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项链模式”教学,由系列课程策划人顾骏教授和顾晓英研究员担任主持,以立德树人主线,多学科“乱入”,串起嘉宾内容“珍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四门课程同步滚动开设,形成和谐悦耳的“四重奏”,成为校园内独特风景。

上海大学在全国率先探索从思政课到课程思政的延伸和拓展,把价值引领贯穿到思政课外的其他课程及教育活动中。2015年,上海大学“同向同行”课程团队荣获“上海市群众喜爱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项目”,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2017年,课程组同另外九家单位获得第三届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示范项目。

近期,上海大学将进一步发挥通识教育核心课的价值引领作用,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相应的专业课和通识课程中,推动课程思政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和吸引力,实现从知识培养转变为能力培养、性格塑造与行为养成。

上海体育学院:弘扬绿瓦教学文化

上海体育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于2013年,2014年1月正式运行。中心长期开展了教师教学培训、研究、资源建设、督导、测评等工作,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专业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推动学校形成潜心教学、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创办《体育百家》讲坛等,传承名师的教学思想与文化

“体育百家”每期特邀国家级、省市级教学名师,传授教学训练经验,传承与传播教学思想,培育教学文化,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自2015年始,《体育百家》讲坛共举办七期,中国武术九段、著名武术家吴彬老师,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何志林教授等嘉宾应邀做客讲坛,传授自己的经验,对青年教师传承优秀体育文化、弘扬老一辈专家的体育精神,为培养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发挥了示范作用。

创办“上体公开课”“上体教学工作坊”等平台

“上体公开课”是中心着力推出的教学示范课、上体品牌课,旨在“推出优质课程、引领示范教学、培育教学名师、创建教学资源、传播上体品牌”。在中心的组织下,教学创新课题负责人围绕教学创新课题陆续开展“上体教学工作坊”活动,本学期共举办41期“上体教学工作坊”,参与教师人数211人次。平台旨在引导教师关注教学,并积极探索、逐步形成教研训一体的教师教学发展模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推动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名师培育计划

针对教师“教”和学生的“学”,结合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发布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把教育教学成果应用于实践,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并将推进上体教学名师培育计划,制订教师教学评价标准、设立绿瓦教学奖,建立教学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关注教学、热爱教学。(上海体育学院  郭玉成)

各校新做法

具有“个性”的当代大学生们生活学习时刻离不开互联网,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主动抢占互联网阵地,探索更接地气、更有效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互联网+思政教育”是一种有益的创新,放眼各调研高校,都在不断凝练自身特色,完善高校思政工作成果的涵育机制。

一“互联网+”思政教育,贴近大学生的“心”选择

新媒体时代,知识传播以用户为中心,更强调个人体验。这就要求高校转变“居高临下”的传统教育方式,丰富主流内容的传播形式,用心用情做好思政工作。

上海政法学院:创新“互联网+思政课”形式,实现“教”与“学”辩证统一

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上海政法学院深度融合互联网与传统新闻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创新“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打造思政课虚拟实践作品大赛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网两大平台,牢牢抓住学生兴趣点,实现“以学为本”的价值取向。实践作品大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形成PPT、电子书、视频等电子化的作品;评比与免考挂钩,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思政课改变教学形式后,“教”与“学”真正实现辩证统一。师生互动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提升创新意识,个性得以施展;基于互联网的授课内容时效性更强,教学效果得到整体提升。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建e站,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学校确立以“党建e站”——“1站3平台” 的书记工作室品牌项目,有效提升党建和思政工作水平。以课题方式对计算机应用系等七个“书记工作室”给予立项,设立课题经费确保建设项目落实。

支部微信群、公众号:微信群在发布通知、推送教育学习信息、发起交流讨论等方面均已发挥较好作用的同时,在公众号上完善“党费缴纳”服务,让党员直观感受到“互联网+党建”带来的便利。此外,公众号拟在下半年新生入校后运行“微心愿”功能,让新入学的困难新生感受基层党组织的温暖,打造支部开展结对帮困的创新载体和特色品牌。

上海杉达学院:贴近师生思想实际,做实民办高校的思政工作。

杉达学院立足思政工作点位——“课堂阵地、网络前沿、校园根据地、社会大后方”,丰富课程思政内涵——“职的基因、技的精髓、匠的品质”,提升思政队伍核心素质——“政治内涵、理论内涵、方法内涵、技术内涵”,落脚到思政工作获得感体验感。

首先,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发挥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特色和资源优势,做好教学经验推广、课题研究和教师培养工作。其次,素质教育创新模式,建立信息科学、外语、演讲三大自主学习平台;校领导上好“开学第一课”;“希德讲坛”获全国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官微官博“书信时光”“传统文化在线谈”等专题,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第三,专业课程协同效应,更加注重文化品位和职业道德的提升。

二“互联网+”新阵地,育人载体更丰富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将互联网与思政教育结合,是各高校探索的重要课题。有人说“学生在哪里,思政的舞台应该就在哪里”,95后为主体的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贴近其生活、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新媒体平台是重要的宣传阵地。

上海外国语大学:用21个外文门户网站,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学校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规划21个语种外文门户网站建设,运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故事+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打造网络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学术育人融合一体的新平台,弘扬网络正能量和主旋律,有效推动中国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海外传播,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学校坚持办网以育人为宗旨,育人以办网为平台,将多语种外文网站建设与立德树人深入融合,确保育人方式的生动性和有效性,确保育人成果的长效性和持续性。

近一年,法国、德国等国驻华使领馆和相关外交机构,日本、希腊等国的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通过其官方网站对上外多语种外文网站进行了报道。学校建立外文网站编译规范与评估体系,以中国高等教育专有名词译写规范等三类规范,为高校外文网站建设提供可复制性和可推广的经验。

上海理工大学:融媒体发展格局中的“尚理小厨”

上海理工大学打通校报、网站、“两微一端”之间的对接枢纽,致力于构建“尚理小厨”的融媒体发展格局。校园学校整合资源,重构并优化新闻采编流程,通过“一报一网两微”联动策划、适度转载、同频共振,着力保障校内新闻宣传的新闻时度效和受众全覆盖。

学校选拨学生骨干组建网络引导志愿者队伍,在宣传部专职教师指导下,主动对接社会热点、师生诉求,定期讨论网络议题,撰写时事评论文章,传播正能量;关注网络舆情,有效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为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贡献力量。学校组织的校内网络评论大赛,参与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并荣获优秀组织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观察社会、理性表达,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实践。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