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好人榜”诚实守信:李红太(图)

发布时间:2017-05-03 17:2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11-03 08:14:00 | 查看:1288次

  ——祖孙三代接力守护河大遇难师生墓71年

  李红太,男,1971年9月生,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石坷村村民。

  1944年5月,河南农大数十名师生在栾川潭头惨遭侵华日军杀害。李永信发现三名师生遇难后,将他们一一埋葬。从此,李永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守护着遇难者的墓地。李永信去世后,李忠贵子承父业,继续实现着父亲的遗愿。直至10年前,李红太从伯父李忠贵手中接过了为师生守墓的接力棒,将李家人为河大死难者守墓的忠义诚心的故事延续到了今天。

  日寇制造“潭头惨案”,村民泪洒看花岭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寇铁蹄随即践踏黄河流域。为躲避日寇、保存河南高等教育的火种,河南大学辗转豫南鸡公山、豫西南镇平等地后,于1939年5月来到潭头镇继续办学,并于1942年3月由省立河南大学升为国立。河南大学在潭头期间还先后创立了“七七中学”、“伊滨中学”、“伟志小学”等学校,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文化、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1944年5月15日,日军侵入潭头,惨案发生了。“潭头惨案”中,河大师生共计被杀害16人,失踪25人。当天,避险回来的石坷村农民李永信在村里的野枣林附近,发现了3名河大师生,其中2人已经死亡,另1人身受重伤。李永信悲痛之余,将3人抬回家中,并对负伤的那名学生进行照料。然而,由于伤者伤势严重,被日寇割开了肚子,割断了肠子,三天之后,这个学生也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李永信通过查看死难者身上的私人印章等,查证了他们的身份:吴鹏,河大农学院森林系助教;辛万龄,法律系学生;朱绍先,文学院学生。后来,李永信与村民一起,流着泪将3名师生的遗体抬至村东边的看花岭,一一掩埋。同时,为了能让三位师生的亲人找到他们,他还找来三块砖,找人刻上了师生的姓名,分别埋于坟前。

  大义李家人,看花岭上接力守墓

  把3名师生掩埋后,李永信就一直看护着这三座坟茔,在动乱的年代,把三位师生的尸骸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等,李永信就会带着家人,给3位死难者上坟扫墓。

  40年前,李永信老人去世。离世前,他告诉自己的大儿子李忠贵:无论费多大的劲儿,一定要把坟地保存住,一定要帮助他们找到亲人。李忠贵老人按照父亲的遗愿坚持为三位死难者上坟祭奠,为他们寻找确认亲人,直到2005年李忠贵老人去世。朱绍先的儿子朱猷幡第一个确认了父亲朱绍先的坟墓就在看花岭上。从此,每年的清明节,朱猷幡及家人都会到潭头答谢恩人,按照当地习俗祭拜父亲,也会前去祭拜李家先人。2004年清明节,洛阳市园林局退休职工吴鹤找到了李忠贵老人,经过确认,哥哥的尸骨就埋在看花岭上。吴鹏的亲属原本想把坟迁走,但有感于李忠贵老人守墓的真诚和吴鹏在这里受到的厚待,就打消了迁坟的念头。2005年7月22日,在平煤集团工作的王志武找到李忠贵老人,表示辛万龄就是他的外祖父,外祖母焦文枝仍健在。辛家人在河南大学的帮助下,见到了李忠贵,纷纷跪谢这位义务守墓几十年的老人。90岁高龄的焦文芝被亲人背上看花岭,看到丈夫的坟墓,失声痛哭。

  李忠贵老人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生前他就经常对在身边的侄子李红太和其他家人念叨:这些师生都是出了远门的人,他们在咱这儿遭了罪,咱可不能忘,得为他们上香啊!李忠贵去世后,李红太从伯父手中接过了守墓的接力棒。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他在去祖坟上坟前,都要先来到3位河大师生的墓前,按照乡村千百年来传承的规矩,表达诚挚的哀思:二月十五添坟,要在坟上挂白纸;十月初一在坟前烧纸,用的是五色纸,象征五色布帛。李家的人常说,那个年代,河大师生活着的时候吃不好穿不好,如今不能让他们亏缺了。每当有河大的师生或者社会人士来瞻仰三位师生的墓地,李红太都会尽力从百余里外的工作地返回村里,为他们讲述自己了解的历史过往,表达对来访者的敬意。

  一家三代守墓人,诚信义举感动中原大地

  李忠贵老人的二弟离世后埋在了距离师生墓不足百米的地方。如今,李忠贵的坟墓,与看花岭上的那座坟墓遥遥相望。李忠贵老人为三位勇士守墓、为三位勇士寻亲的故事也感动了中原大地,他也因此入围2015年度“感动中原十大人物”。

  在李家人的感召下,1998年,潭头镇政府出资在看花岭上栽下了1万余棵柏树,如今,河南大学潭头惨案纪念碑四周已是郁郁苍苍一片柏树林。2005年9月17日,“河南大学潭头惨案纪念碑”在石坷村看花岭上的死难师生坟前落成。这座纪念碑,既是对河大死难师生的纪念,也是为李家人的忠义诚信精神而筑起的一座功德碑。2015年5月,潭头镇政府出资近5万元,对坟墓周边进行了修缮,修建了上坡台阶,硬化了纪念碑周边地面,还绿化了周边环境;7月,潭头镇政府又将原有的河南大学抗日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重新扩建,用400多幅河南大学在潭头办学期间的珍贵资料图片,记录了那段惨痛的历史。

  从1939年5月至1944年5月,河大的书桌在潭头安静地摆放了5年。如今,潭头人民对河大的恩惠仍念念不忘,李永信、李忠贵、李红太数十年如一日为河大死难师生守墓的故事也传为佳话。李红太的母亲胡爱竹说,要是有人来瞻仰惨案纪念碑的时候,孩子真的回不来,她就会给来人讲讲这里的故事;每年她都会和孩子、孙子孙女一起到看花岭上上坟扫墓,为他们摆上自己亲自蒸的馒头等祭品……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