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3 17:29 | 来源:洛阳文明网 2014-12-16 14:10:00 | 查看:1604次
——周战政和他的“留守儿童俱乐部”
音乐具有多大的魅力?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导演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给出了答案。影片讲述了音乐家马修到法国一所乡村学校当助理教师时,通过音乐打开“问题儿童”封闭的心灵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有了现实版。在洛阳市汝阳县柏树乡华沟村,村民周战政免费教留守儿童演奏乐器,奏响属于他们的乐章。
初衷留守娃冒险无人管,让他十分心疼
15日上午,记者刚到采访对象家门口就听到了熟悉的旋律,随即跟着哼唱起来。
您可能想不到,演奏音乐的是十多名儿童。您瞧,有人鼓着腮帮子吹唢呐,有人有模有样地拉二胡,还有人敲着梆子,俨然是个交响乐团,而组织这个交响乐团的是该村58岁的村民周战政。去年8月,他开始免费教孩子们演奏乐器。
58岁的周战政是华沟村人,目前在汝阳县文联工作,擅长乐器演奏。
“华沟村有2000多人,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了,撇下一群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们年龄都大了,哪儿管得了。”周战政说,他每次回家都发现,村里的孩子放学后不回家,常出去干些冒险的事儿。到了夏天,不是光屁股下河摸鱼,就是爬到树上掏鸟窝,有些孩子甚至翻墙到邻居家撬柜子……去年6月,村里一个小男孩在河里游泳时溺水,姐姐下去施救,结果俩人都没上来。
周战政心疼老家的孩子们,他粗略统计了一下,村里9岁至12岁的留守儿童有五六十个,有些成了“问题儿童”。
咋找点让他们感兴趣的事,不让他们疯跑?周战政想到了自己的特长。“我从小也可不听话,但喜欢音乐,9岁那年,偷偷把爷爷的一把竹雨伞把儿锯断,钻了几个窟窿做成笛子吹。”周战政说,乐器演奏或许可以吸引他们。
行动办“留守儿童俱乐部”,免费教留守娃演奏乐器
2013年8月,周战政决定在家免费教孩子们演奏乐器,但怎样吸引留守儿童来听课呢?
周战政有自己的办法。他找来架子鼓往院里一摆,敞开院门打起来,咚咚嗒嗒哐刺哐——声音传得一条街都能听见。不一会儿,门口就热热闹闹聚了一群孩子,争着往里瞧稀罕。
小家伙们来了,但都怯生生的。周战政索性敲得更带劲儿了,一阵摇头晃脑甩头发。听得入迷了,12岁的华帅东搓着衣角走到周战政面前:“你咋敲得恁帅哩,教我中不中?”
就这样,华帅东成了周战政的第一个“徒弟”。弹电子琴,吹葫芦丝,拉二胡……此后的几天,周战政变着花样吸引孩子们。“免费学音乐”这件事也一传十,十传百,更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周战政这儿。不到一个月,就有8名留守儿童来到他的家中。去年至今,周战政的“徒弟”一度超过50人。
为了让孩子们有专门的地方学音乐,周战政把家里最大的一间房腾出来,还买来黑板、桌椅。今年,他又花几千元请人翻修了房子,将其中三间改成了专门的教室。“我现在管这几间房子叫‘留守儿童俱乐部’。”周战政笑着说,农村文化活动缺乏,文艺人才更缺,城里孩子能玩儿的,咱农村孩子也要学会耍耍。
效果“问题孩子”成了吹笙行家,他想把俱乐部一直办下去
周战政每月工资2000多元,经常会花一部分到孩子们身上。“这点钱和孩子们的未来比,不算啥。”周战政说。
这俱乐部得办下去!而让周战政这一想法更为坚定的原因是一个孩子的变化。
12岁的聪聪(化名)曾是村里最捣蛋的孩子,因疏于管教,甚至干过“翻墙撬柜子”的事。后来,聪聪被批评教育后,来到“留守儿童俱乐部”学习吹笙,不仅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还成了俱乐部顶呱呱的吹笙行家。
周战政曾在部队服役12年,教孩子们演奏乐器时,他融入了“硬骨头”作风。“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勇往直前,决不退缩。”孩子们要来学乐器,必须宣誓;《学习雷锋好榜样》是必修课程;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脏话,大家相互监督……
“教孩子,要教他们做正直的人,多做有用的事。”周战政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才是音乐之外孩子们最大的收获。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