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30 10:37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2017-02-23 08:53 | 查看:2277次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总经理叶蓁蓁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面向受众、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体系,以内容的生产传播为主线,不仅服务于人民日报旗下的各个媒体,更是为整个媒体行业搭建了一个支撑优质内容生产的公共平台,聚拢各方资源,形成融合发展合力。
“顶层设计”不一样
不是简单的“采编发”一体化稿库,而是全流程打通、完整的媒体融合体系
整体架构中,总编调度中心是指挥中枢,是策、采、编、发网络的核心层,负责宣传任务统筹、重大选题策划、采访力量指挥。采编联动平台是常设运行机构,由采访中心、编辑中心和技术中心组成,负责执行指令、收集需求反馈,人员来自“报、网、端、微”各个部门,大家组成统一工作团队,听从总编调度中心的指挥,进行全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加工,所有产品直接进入后台新闻稿库。
报社总编室、人民网总编室、新媒体中心总编室主要负责从稿库取用稿件,这些稿件既可以作为成品直接发布,也可以作为素材进行二次加工。所有产品在社属媒体首发后,再向国内外合作媒体推广。目前,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可提供18个语种的新闻产品,向全球500家主流媒体和新闻网站供稿。
在这样的组织架构下,人民日报社相应地配套了完整的运行机制,包括总编辑协调会、采前会等。每周一下午,总编辑召开协调会,部署当周重要宣传任务,讨论重大报道选题,点评一周传播效果及协调采编对接联动。总编协调会是“中央厨房”日常运行的最高决策机构。与此同时建立采前会制度,由当天值班的副总编辑主持,每天上午召开,三大中心和报社采访部门的负责人参加,汇报选题策划、通报新闻线索,研究当日舆情,确定重点稿件,布置采编对接。取消下午的编前会,只保留晚上的夜班报纸编前会。
此外,还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安排专人实时监控、随时调度,第一时间进行融合采集、加工、生产和传播。
依托“中央厨房”,人民日报社就此实现报纸业务的编采分开。地方部、经社部、政文部、体育部改为完全的采访部门,原有的版面编辑任务移交总编室负责。同时,采访力量实现统筹管理、打通使用。在机制上,保持“报网端微”记者的身份不变、待遇不变,基本工资在原单位发放,绩效工资由使用单位考核评定,对“独家、原创、首发、深度”稿件实行优稿优酬。
并非只为推广“千人一面”的内容,而是要激发所有渠道的积极性,通过信息再加工和深加工创造内容价值
为提升内容质量和产品的多样性,让媒体人的创意产生更大的内容价值,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创新机制,另建了一条崭新业务线——融媒体工作室,鼓励报、网、端、微采编人员按兴趣组合、项目制施工,资源嫁接,跨界生产,充分释放全媒体内容生产能力,这也是“中央厨房”从重大事件报道迈入常态化运行的全新尝试。
融媒体工作室采取“四跨”+“五支持”机制:“四跨”即允许记者编辑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和跨专业组织成为小规模的战斗突击队;“五支持”是“中央厨房”作为孵化器,负责提供资金、技术、推广、运营、经营等五方面支持。目前,已开设麻辣财经、学习大国、一本正经、国策说等16个工作室,涉及时政、文化、教育、社会、国际等领域,来自15个部门的近60名编辑记者参与其中,媒体技术公司投入设计师、动画师、前端开发、运营推广人员共40多人提供技术支持。
融媒体工作室大大激发了编辑记者的内容创业热情。自2016年10月新地平线工作室推出第一个作品——《航天长征人,为你读长征任仲平》以来,到12月31日已推出文字、音视频、图解、H5等各类融媒体作品130件,综合点击率超过千万,转载媒体过百家。
工作室和传统报纸内容也产生了良性共振。工作室不仅基于人民日报版面原有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生产了音视频脱口秀、H5、图解等各类融媒体作品,不少工作室优秀作品返回版面,大大提升了报纸选题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可读性。
“技术体系”不一样
不是僵化的内部IT系统,而是数据化、移动化、智能化的融合云
搭建技术系统,旨在让所有的新闻线索、选题策划、传播效果、运营效果都有数据支撑。有了全网抓取的实时数据,全国各地发生的热点事件就能即时地图式呈现;新闻线索不再只是记者报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抓取、分析;通过传播效果评估、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追踪和用户画像,每篇稿件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评估与反馈;通过数据分析,媒体可以深度了解用户阅读习惯和行为特征。
“中央厨房”所有技术产品的所有功能都实现移动化。上述功能既可以在“中央厨房”大厅使用,也可以在电脑、Pad、手机上使用,只要有网络就可以远程办公,通过“人机见面”完成部分工作。
基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软件平台的内容分发、舆情监测、用户行为分析、可视化制作等一系列技术工具,前后方采编人员时刻在线连接,各终端渠道一体策划,逐步形成新媒体优先发布、报纸深度挖掘、全媒体覆盖的工作模式。“中央厨房”还可以根据评论信息,对用户进行情感分析,得出用户对新闻的喜好,进行个性化推荐,从而实现精准推送和营销。
数据化、移动化、智能化,归根究底是为了让技术变得更简单、更方便、更廉价,“中央厨房”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中国媒体融合云:将十几家跟媒体技术相关、在各自领域领先的公司的能力全部做成技术工具,汇集在融合云上开放给全行业使用。
降低媒体融合门槛,“中央厨房”也做了一些尝试。如打造了全新的直播产品“人民日报直播厅”,只需一段代码,就可以让所有的媒体客户端连接上视频直播工具、具备直播能力,后台系统支持5路信号接入,可以使用导播台控制设置时间延迟,从而对内容进行导向把关,避免播出风险。和其他商业直播网站相比,这种机制是独有的。如打造了两套H5制作工具,一套基础级供普通编辑记者当模板使用;另一套专业级供设计师使用。哪家单位需要做专业H5、VR或视频,直接在融合云上发包,技术体系全面开放,意味着全国的媒体团队都可以使用技术工具“接包”,做完交付产品即可。
“生态体系”不一样
不局限于内部的媒体融合发展,而是一个大开放、大协作的全新内容生态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已经与河南日报、湖南日报、四川日报、上海报业、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等地方媒体建立战略合作,旨在围绕内容、技术和传播等,开展一系列的合作,帮助大家加快融合进程。内容上,进行资源共享、协同生产、共建工作室。“国策说”视频节目在地方台落地,带动传统媒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进行内容创新。技术上,可以帮助媒体同行少走弯路,快速建设中小型厨房,并能根据需要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接通,实现内容协作、资源共享、整合传播。传播上,分别与贵阳、江苏、内蒙古等地开展重点活动的全媒体推广,实现一体策划、多元传播、全球覆盖。
目前,人民日报体系是一个旗舰+三大平台+一个新平台。旗舰是人民日报,三大平台为人民日报、两微一端、户外电子屏,总用户3.5亿,旗舰人民日报的用户数其实只占总用户的1%,人民日报社99%的传播阵地已经转移到了互联网。今天,党媒队伍的使命依旧是要依靠所生产的优质内容去引导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形成治国理政的稳定支撑。因此,无论是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是市场的刚性需求,做好内容始终是最核心的、最本质的任务。也正因此,在每个技术发展的波段,人民日报都能凭借内容优势拥有自己一席之地。如今,在媒体以外大量行业抢滩“内容+”的背景下,“中央厨房”要做的“内容+”亦恰逢其时。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