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来打工就是为了帮助别人”(图)

发布时间:2017-04-30 11:36 | 来源:中国绍兴 2013-06-26 | 查看:1251次

一个月工资1500元,8年资助困难人员5万多元,现银行卡里只剩10元钱,吃饭都得“蹭”老乡

残疾人张建陆想换一份福利更好点的工作,以便能资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张建陆向记者展示省红十字会的感谢信和一些公益捐赠的票据。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在火车上站了36个小时从绍兴到成都做志愿者;从2011年开始,他每年拿出2000元钱资助丽水市云河县一所山区小学的营养餐;他在今年上半年三次跑到杭州,在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工作站”,分别将总共4000元钱交给工作人员,以资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位好心人叫张建陆,今年54岁,因视力残疾,现在一家市民政局认定的福利企业当门卫,一天工作12小时,工作满30天才能拿到1500元工资,以此谋生。

  昨天上午,记者在一间简陋的宿舍里见到了张建陆。张建陆告诉记者,他是衢州江山人,8年前来绍打工。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张建陆向厂里请了5天假,到四川成都报名做援川志愿者。由于发高烧,中途还在火车上吐了,又因为买的是站票,所以一路站了36个小时才到成都。当时他身上带了7000元钱,但当天晚餐只买了两个包子和一瓶矿泉水,之后大部分钱都捐给了灾民。

  张建陆说,当年父亲经常教育子女要乐善好施,父亲去世后,张建陆一直用行动来诠释。

  2011年11月,张建陆在《浙江日报》上看到一则为山区小学的孩子资助营养餐的信息后,当天就打电话去了解情况,并将第一笔资助款500元打了过去。随后,张建陆又陆续寄去了1500元。他还“自我要求”每年资助该小学2000元,从2011年至今未曾间断。那年岁末,张建陆没回老家过年,而是从菜场买回好几棵白菜,餐餐粗菜淡饭,一直从除夕吃到春节过后。

  “我从老家出来打工,一方面是不想给家里添负担,另一方面是想赚点钱帮助有困难的人。”张建陆说,他每次从报上看到求助信息就去询问,然后取钱寄过去。他联系最多的是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工作站”,今年2~5月,他三次跑到杭州,陆续将4000元钱交给工作人员,资助了一个患白血病的大学生和一个患重病的婴儿。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张建陆口中多次提及的“佳友民情工作站”,一位工作人员证实了他的说法,并向记者补充了一些张建陆赴杭捐款的感人细节。

  除了资助困难人群,张建陆还热心公益事业。据本报接听热线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张建陆在十几天时间里几次打电话反映其所在福利企业门口尹大线上无路灯及周边垃圾成堆的情况,后经本报报道,得以解决。要给他发报料奖,他说:请捐给雅安灾区!今年5月,张建陆又打进热线反映厂区门口道路没有斑马线,行人过马路很危险的情况,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助解决。

  从2005年到绍兴至今,8年时间,张建陆资助过的人、关心过的事,多得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他的大部分积蓄都拿来帮助别人,8年共用掉了5万多元,自己却至今未婚。上个月,他因生病休假6天,150元残疾人补贴被扣,再加上扣除的住宿费、水电费等,现在工资卡里只剩10元钱,连吃饭都要“蹭”老乡。

  “现在我连生病也不敢请假,因为要扣钱。”张建陆说,或许是厂里效益不太好,他想换一家福利稍好点的企业,能多赚点钱来帮助人。

  编 后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张建陆在他的爱心舞台上尽情起舞已整整8年,舞出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残疾的身躯、微薄的收入,都没能阻挡他的向善之举。相反,映衬着他内心的无比强大和乐善好施的执著追求。

  每一次付出,都是那么自豪,每一次帮助,都让他享受快乐。张建陆的所有“独舞”,都是那么的洒脱,那么的靓丽,在那个无形的舞台上,牵引着道义的追光,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他像一位侠义之士,用并不强壮的身躯,扛起了一份本不该由他承担的社会责任。他更像一个文明的使者,传承着真善美的力量。敬佩之余,好想对他说声:“谢谢!”(记者 寿鸥迎 文 何雯 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