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助:美国智库的重要资金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16 21:45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04-13 14:10 | 查看:860次

  张文珍

  智库运作离不了资金支持,这是显而易见的。美国智库的资金来源总体上分为官方和非官方两种。前者主要资助有官方背景的智库,如著名的兰德公司;后者又分为基金会资助、企业资助、个人捐赠、国外政府或机构资助等,这其中的前三项大都属于慈善捐助。

  美国的慈善捐助业异常发达,许多知名的慈善基金会都有百年历史,如卡耐基基金会,成立于1910年,它的创始人是安德鲁·卡耐基,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功成名就后,他将几乎全部的财富捐献给社会,当时估计有3.5亿美元。其捐助涉及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以卡耐基命名的建筑物比比皆是——卡耐基音乐厅、卡耐基大学、卡耐基博物馆等,仅捐建的图书馆就达3500多座。安德鲁·卡耐基有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被人们口口相传。安德鲁·卡耐基还注册成立了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现在已成为美国著名的思想库。卡耐基基金会每年拿出巨额资金资助教育、医疗、文化艺术、智库等。2015年,卡耐基基金会捐助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85万美元(其中,50万用于以非核技术降低核战危险研究,40万用于南亚核稳定及印度民主研究,20万用于网络战研究,75万用于阿拉伯世界国家问题研究,还有100万没有具体的研究指向);另外,捐助布鲁金斯学会285万美元、外交关系协会199万美元、国际经济研究所130万美元,即使是像兰德公司这样有官方背景的智库机构,卡耐基基金会也捐助了50万美元。以上所列捐助的都是比较有名气的智库,其他受其惠助者更是不计其数。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会、大通银行、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等都打着洛克菲勒家族的印记。这个家族的慈善捐助活动,从它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就开始了。约翰·洛克菲勒在1937年去世前,直接捐献达5.3亿美元,他的整个家族的捐助更是数目惊人。洛克菲勒的观点是要尽可能多地赚钱,并用这些钱发展有益于人类的事业。据说他从小就颇有经商赚钱的天分,但他从不满足于单纯赚更多钱,而是希望能让金钱生产出具有长久意义的东西。洛克菲勒基金会每年对智库也有大量的捐助,2015年,对城市研究院慷慨捐助612万美元,另外,捐助布鲁金斯学会100万美元、兰德公司53万美元、外交关系协会27万美元,等等。

  许多知名智库的资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慈善捐助。如布鲁金斯学会,据其网站最新信息, 2015年,其总收入为1.06亿美元,其中86%源于各类捐赠。具体来看,捐款在200万美元以上的“金主”共10个,包括4家基金会: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赫钦斯家族基金会、乐高基金会;3位个人:凯雷集团首席执行官大卫·鲁宾斯坦、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约翰·桑顿、安妮·T及罗伯特·巴斯;1家公司:摩根大通;1个政府机构:卡塔尔大使馆;1所学校: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而在当年度所有捐赠者中,有87家是基金会。可以看出,慈善捐助所占份额比例非常高。

  使命意识可能是富豪们从事慈善捐赠的初衷之一。安德鲁·卡耐基说过,“富人若不能运用他聚敛财富的才能,在生前将其财富捐献出来为社会谋取福利,那么死了也是不光彩的”。他认为成功的企业家捐献出财富用于社会事业,是对社会曾经给予他们圆了“美国梦”的机遇的一种回报。约翰·洛克菲勒则认为面对一些社会问题,他能够对解决这些问题助一臂之力而感到光荣。

  美国完善的慈善制度、法律法规保护、减税政策等也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将自己的财富捐赠出去,而不用担心所用非正途。另外,慈善捐助受人尊重。美国著名经济时评人兰伯特说:“在美国,你可以拥有极多财产,但必须有所回馈,而且必须有人注意到,否则你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大人物。在美国,人们并不景仰富人,而是景仰对社会有所回馈的富人。”赢得财富是一种能力,分享和奉献是责任,有爱和责任感的人最能获得别人尊敬。

  在美国,慈善绝对不是富人的专利,普通人也会捐出大量的钱财,超过70%的美国家庭定期向公益机构提供捐赠。

  慈善捐赠遍及美国的教育、医疗、文化艺术、妇女和儿童权益保护、公共服务、科学研究、环境和文物保护、社区改造、国际援助等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像哈佛、耶鲁等,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靠捐款。可以说,没有慈善捐助事业的发达,就没有美国公共事业的高度发展。

  慈善捐助为大型智库奠定了雄厚的财力基础,为高层次人才的加入提供了足够的吸引力。一个显见的事实是,美国智库研究人员的待遇非常优厚,不仅高于官俸,也高于大学教师的收入。智库研究人员也往往能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长期的跟踪研究,得出基于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的、有说服力的高端成果,这需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智库组织也有意识地花费大量资金派遣研究人员前往国外交流、学习、任职甚至长期居住,这为美国智库成果具备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作者系山东省委党校文史部副主任、教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