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得起检验的才是经典

发布时间:2017-03-25 14:27 |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1-05 17版 | 查看:917次

  陈 原

  前些年,经典的称呼似乎有些泛滥,叫得很随意,划归也过于宽泛,好像什么文艺创作,都可以被封为经典。还有过所谓文艺经典的评选,各地来宾凑在一起,组成个评委会,靠大伙提名、投票,于是,经典就冒了出来。

  究竟什么是经典?其实,含义很明确,典范、权威、经久不衰,这几个关键词是少不了的。“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肤浅、直白、生硬,一旦时过境迁,其艺术表达就失去了吸引力,气韵、气概、气魄,要什么没什么,这样的作品,不论你怎样评选、如何拔高,都与经典无缘。经典不是选出来的,也绝非硬说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作品本身的魅力所致。

  有的作品刚一问世,在研讨会、甚至在评论中,就常常被人捧为经典,这种称呼大多都是互相吹捧,戴高帽子,很难服人。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缺乏历史的审视,谁敢保证将来在世人的眼里是个什么模样?过几年就没人看、没人听的东西,何以称为经典?

  我们应该记得,“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

  不过时,是经典的基本要素。一时的轰动、短期的上座率、迎合时尚的流行,都不足以构成经典,只有超越时空、跨出岁月局限的作品,才会具备穿透力。上个世纪50年代问世的话剧《茶馆》,尽管那些情节、那些故事、那些人物,人们早已了然于胸,但就是百看不厌,60年来始终撞击着观众的心灵,每一次都能获得历史、文化、人性的启迪。当我们唱起《我的祖国》时,不会感觉这是为某部电影、某个时段而创作的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我们民族永世的生存图景,姑娘、小伙儿、好酒,也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场面,“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更是我们世世代代的行为准则。《哈姆雷特》,我们早不陌生,数百年来由不同国家、不同剧团、不同演员一次次上演了各种不同版本,跨越了任何国界,但没有人感到过时;像贝多芬创作的音乐杰作、如《天鹅湖》《吉赛尔》这样的芭蕾舞,几乎所有的舞台都在不断演出。听这样的音乐、看这样的作品,观众不会存在任何疏离感,而且常看常新。

  经典,不是一种即时的封赠。急于给作品下经典的结论,就会让创作满足于一时的掌声和赞美,失去对历史负责的动力,产生自以为高峰的幻觉。经典,应该是历史的定性。在很长的时间里,能不能被不断阅读、欣赏,可不可以被当作保留剧目,这才是经典的试金石。当经历了岁月的淘洗后,是否经典,也就不言自明。

  与其给一部出现不久的作品匆匆戴上经典的帽子,还不如多给创作者以修改、检验的时间,多提一些刺耳的意见。我想,敢于面对不同意见的文艺作品,大概最有可能最终成为事实上的经典。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