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名”的师范院校如何维持特色

发布时间:2017-01-18 11:11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1月18日 02 版 | 查看:467次

师范大学转型,不意味着要放弃专业的师范教育,反而应该突出特色,改善资金、师资、基础设施等方面,籍此吸引到更好的师范生源。

1月15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在北京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和课程,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不少人对师范院校学生的第一印象是:“你毕业只能做老师吧?能赚大钱吗?”这或许是偏见,但师范毕业生收入一般、师范院校生源质量下降、招生分数线走低,的确是不争的事实。某些知名师范大学面对教育潮流的变动,也采取了相应对策。

一些师范院校尝试转型为综合类大学。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其百年校庆时就提出,将在未来15年内,将其建成为一所综合性、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后,全国多地师范院校纷纷开始“转型”。还有师范学校与其他学校合并为综合性大学,比如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一些师范学校在学科设置上达不到综合类大学的要求,就尽量在校名上“跟上潮流”,在“后缀”上提升档次。

另一些师范院校缩减了师范生比例。欧美国家纯粹的师范大学并不多,名列世界前列者只有巴黎高师等个别大学,其师范教育往往被安置在综合类大学里的教育学院。在国内,这样的转型也逐步开始,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在2015年起明确逐步缩减师范类本科招生,学校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师资培养被统一纳入教师教育学院。

但是,师范大学转型,不意味着要放弃专业的师范教育,反而应该突出特色,改善资金、师资、基础设施等方面,籍此吸引到更好的师范生源。这正是此次要求师范院校“不改名”的现实考虑。

那么,谁来保证不更名、不脱帽的师范院校维持特色和水准,甚至比那些“转型”的学校更有竞争力呢?这就需要秉持一个原则:让师范教育回归师范本身。现在有些高校一面维持着原有师范生培养模式,一方面又搞着其他创收项目,非但整体教学质量没上去,还丢掉了特色。师范教育对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都有较高要求,一般来说,在大三下学期时,师范生会完成理论课程,开始为期两个月到半年不等的实习,实习单位可以接受学校安排,也可以自己联系。有些不打算毕业做老师的学生,就会借实习的机会,考研、找其他工作的实习等。个体选择虽然得到了尊重,但整体的师范教学质量就打了折扣。

师范培养模式理应更清晰。很多学生在高考后填报师范专业时,并没有明确职业规划,或者入校后改变了最初的教师理想,师范教育和学生的职业选择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设置更加灵活的师范教育模式十分必要。比如,学校允许学生在大二时改变专业属性,想当教师的学生可以成为师范生,而师范生也可以选择离开。

另外,我们也该改变对师范教育的“偏见”了。正如历史学者丛小平在《师范院校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所述,传统的师范教育对中国教育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功不可没。尽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师范教育不再发挥那么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师范教育依然改变着无数青年的命运,“不改名”的师范院校应发挥主流的作用。

黄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