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孩子取英文名的网站为啥会火

发布时间:2016-12-14 15:48 | 来源:新京报 2016年12月09日 A04版 | 查看:576次

隔岸观我

  给小孩取英文名这件事也是一样,怕尴尬、怕被人笑话,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战战兢兢。站在整个人类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中看,这样大可不必。

  一个名叫Beau Jessup的英国17岁女孩,创办了一个专门帮中国家长给自己的小孩取英文名字的网站,在短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网站的操作非常简单:只要家长输入一些关于孩子的基本信息,如性别、性格特征等,就能得到若干个推荐的结果供挑选。这位英国女孩幽默地表示,自己实在不愿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给自己的小孩取名叫“劳力士”(Rolex)或者“甘道夫”(Gandalf)。

  姓名的差异与互译的确是不同语言文化相互理解过程中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比如,我认识一位非洲小朋友,非要给自己取中文名“黑龙”——他认为自己的皮肤是黑色的,而龙则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神圣动物。那情形就如同一位热爱音乐的中国少女给自己取英文名叫Melody(旋律)一样有趣。另外,同样意象的字眼,在某一种语言中可以成为姓名,在另一种语言中则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红”、“绿”这些表示颜色的字做中文名就没什么问题,但是若有人将自己的英文名叫做Red或者Green,便会显得很奇怪。所以,17岁的英国女孩Beau Jessup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她看到了不同文化在姓名问题上相互转译的难度,并通过一种跨文化沟通的努力去化解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尴尬。

  不过,尴尬归尴尬,难道一个中国人取英文名字,或一个外国人取中文名字,就一定要符合既定的语言文化规范吗?我看也未必。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本来就是处于流动和变化中的。西方很多常见的名字都源于《圣经》,可如果今天仍有人拿着圣经做参照,给自己的小孩取名“鲁斯”(Ruth)或“参孙”(Samson),那也同样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反倒是中国人,仍然可以从《诗经》、《楚辞》这些优美的古典诗集中挑美丽的字眼来命名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不认为“黑龙”这个名字幼稚可笑,却反而觉得它有种莫名的可爱。同样,我也不认为外国人会对那些不太“合规”的英文名嗤之以鼻。文化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权且利用、为我所用的,又何必人为树立起一道道的观念壁垒呢?

  在面对异文化的时候,我们中国人似乎总有那么一点“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犯错,总想让自己显得更老练、更“地道”。但若人人如此,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过程肯定会变得十分无聊。例如,大家都批评“中式英语”(Chinglish)可笑、丢人,却想不到正是这样“四不像”的词汇和句法才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创造力。给小孩取英文名这件事也是一样,怕尴尬、怕被人笑话,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战战兢兢。站在整个人类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中看,这样大可不必。毕竟在文化领域,正确的未必就是好的,而错误有时候却更可爱、更能体现人性的本真。

  □常江(文化学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