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6 13:16 | 来源:广州日报 2016年12月03日 B4版 | 查看:1438次
散文家、诗人赵丽宏
赵丽宏诗稿《一道光》
《疼痛》 赵丽宏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吴波
11月底,著名散文家、诗人、2013年塞尔维亚国际诗歌大奖获得者赵丽宏推出最新诗集《疼痛》。这本触及人性底部的诗集收录赵丽宏近年最新创作的五十余首新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诗人以身体感受现在,以灵魂感受过去,以思绪触摸未来,以诗句化为箭镞射穿古典与当代,苍凉质朴的文字中奇妙地透出童诗般的明丽。
日前,作者赵丽宏与诗人西川,诗歌评论家唐晓渡,诗人、评论家邱华栋齐聚单向空间,与现场读者一起探讨《疼痛》这个人类最古老又积淀最深的诗题。
赵丽宏有个随身携带的本子,诗人每时每刻的思考都记录其中,很多诗歌都还配有诗人的画作。这些图文相映的手稿,隐约流露着诗人创作的隐秘心迹。
以生命之笔
速写诗歌之魂
诗集《疼痛》收入赵丽宏近年最新创作的五十余首新诗,诗集中的部分作品在出书之前已在全国报刊发表,引起业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赵丽宏上世纪80年代早富诗名,近三十年,他的散文更被人关注。其实他从未放下诗笔,面对岁月的沧桑,他从生命的分分秒秒中,积累“疼痛”的题材,凝聚“疼痛”的能量,以独特的方式,写出撼动人心的诗作。《疼痛》是一本触及人性底部的诗集,其苍凉质朴的文字中奇妙地透出童诗般的明丽。
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这样评论诗集《疼痛》:心灵之痛。人生之痛。岁月之痛。语言之痛。三十五年前,赵丽宏以悟及“痛苦是基石”为自己刚刚出港的文学之舟压舱,如今则以突然喷发的《疼痛》,使2016年成了他夺目的“诗歌之年”。
著名诗人杨炼阅读《疼痛》后感叹:赵丽宏的案例,再次证明,诗须臾不会离开真的诗人,只会冶炼他挣脱虚丽浮华之词,裸出带血的灵魂。诗人不避人生的险峻, 《疼痛》是基于人生深度和厚度之上的抒写,是生命之诗、灵魂之诗。
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兼英国艾略特诗歌奖双料得主莎朗·奥兹称赞他的诗风格奇特,引人遐想,并亲手翻译他的《箫》:“我的体内孕藏无数音符/在每一个洞口徘徊撞击/变成一滴眼泪”……
诗人西川认为《疼痛》是一本重要的诗集,他感受到赵丽宏的诗歌和为人对文学界的影响越来越深。西川表示,两年前与赵丽宏老师去塞尔维亚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时发现赵丽宏是非常君子、优雅的一个人。作为插队的一代人,他的审美并没有因为残酷的生存环境而改变,始终能够保持自身的优雅,追求澄澈的美感。在西川看来,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疼痛,缺的是对疼痛的认识、感受和表达,表达的程度便是艺术家之间的区别。赵丽宏在表达疼痛的同时能够让人感受到诗句间所蕴含的独有的内在控制力。他在诗集里写到了影子和梦这么大的一个哲学问题,西川对此也非常敬佩。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人靠夸张来吸引注意,而一个沉静的人该如何获得写作的深度?邱华栋认为赵丽宏就是一个典范,他的这本诗歌便是一种从生命的深刻体验中结晶出来的体会,是对人生经验的诗意总结。
作品入选语文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
提及赵丽宏,很多读者的第一反应都是他的散文。赵丽宏的散文是入选全国大中小学语文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之一,其散文作品还多次被作为中考、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材料,已出版散文集有六十多部。但他最初登上文坛、引起广大读者注意的却是诗歌。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早富诗名,他当年创作的《友谊》《火光》《憧憬》《沉默》《单叶草的抒情》《江芦的咏叹》等一系列诗篇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影响了一代人。
赵丽宏后来虽然更多写作散文,但他从未中断诗歌写作和对诗歌的追寻。诗歌评论家杨志学认为:“他的散文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他的诗歌的光芒,使人觉得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了他的诗歌。在当代诗人中,赵丽宏是应该被关注、被研究的。他的诗歌具有独立、独特的审美价值,值得品味、阐释。赵丽宏具有诗人的敏感、敏锐,他能够在大千世界各种对象身上迅速发现诗意、捕捉诗意,经过内心的沉淀和构思,找到恰当的角度,将内心的诗意外化为相应的语言形式。……他的许多作品富有节奏感,便于诵读、记忆和传播。”
对话赵丽宏:
阅读可以使你活几十次
广州日报:很多人是看着您的文字长大的,您如何看待当下大家的阅读?
赵丽宏:阅读真的改变人生。一本好书,可能是一个智者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去追求,去表达的。而我们作为读者,只要花几个小时几天,就可以读完一个智者一生的追求。所以说阅读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一个人的人生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你的寿命再长,精力再丰富,也只能看到这个世界一个小小的角落,也只能经历漫长历史的一个瞬间。但是,有一件事可以改变它,那就是阅读。阅读可以使你活一次,活几次,活几十次,可以走到很多你无法了解的人生中去,可以走到一些你永远无法到达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你们到今天一定都读过很多书,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这种积累,对一个人的人格和思想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广州日报:这次您出版诗歌集,引发关注,您如何看诗歌在新媒体中的走向?诗歌和媒体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赵丽宏:我认为,诗人不必拒绝媒体,尤其是那些影响巨大的媒体,电视、网络、广播。应该利用这些媒体,让更多的人看见认识那些好的诗歌。
我记得很多年前,曾有一位法国诗人说,诗歌如果拒绝电视,就等于自杀。那个时代,电视是影响最大的媒体。这话虽然有些偏激,却说出了一个道理,如果诗歌满足于小众化,满足于自我陶醉,路子会越走越窄。再好的诗歌,如果不传播,没有人读,不会有任何影响。
现在是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传播诗歌的一个最有影响力的渠道。中国现在有成千上万个诗歌网站,每天在网络上新发布的诗歌成千上万首,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无法想象的。网络的盛行,使很多原来和文学疏离,和诗歌无缘的人群开始用键盘敲击出诗句。诗歌不仅出现在电脑上,也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有人认为,手机的小小屏幕,是传播诗歌的最好平台。也许这些每天出现在网络中的万千诗句大多是文字垃圾,热闹一时,留不下痕迹。但沙里有金,鱼中有龙,其中确实有真正的好诗,经过读者的选择,经过网络的传播,会进入读者的视野,甚至成为名作。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触及人性底部的心灵之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