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8 20:05 | 来源:腾讯房产 2015-09-24 | 查看:2071次
一次偶然加入到献血的行列,从此便坚持无偿献血13年。孝南区杨店镇杨店村的陈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农民的高尚情操。
13年来,陈革共献血70次,累计献血量达42800毫升,连续三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一次偶然从此坚持多年
2001年,陈革到北京的一处工地上打工。一次下班后闲逛的他发现路上停了一辆流动献血车。他上了车,在体检及初筛合格后,献了200毫升全血。领到了鲜红的献血证,看着自己的血液被采集到血袋里,想着这样一小袋红色的液体能挽救一条生命,陈革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光荣。从此,陈革与无偿献血结下缘份。
之后,每当献血间隔期满,尽管住在偏远的北京郊区,他仍辗转到市内献血,每次的献血量都是400毫升。一次,陈革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市在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推广活动的消息,他立刻去了献血点,但由于当时有规定,外地人不能参加。直到2003年12月,他如愿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至今还没有人能够和我配型成功,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成功帮助需要的患者,挽救需要帮助的生命。”陈革说,他时刻准备着奉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一人献血带动亲人朋友
在传统观念里,血是人身上宝贵的东西。陈革的行为曾被家人反对,乡亲们骂他是“傻子”。有一次,陈革与几个朋友一起到孝感市中心血站献血后,请他们到家里简单庆祝了一下。不理解的街坊却说:“世上哪有做亏本生意的人,你肯定是拿了回扣的‘血头’。”自己好心做了善事,却被人误解,这让陈革很难过,“做公益,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理解。”但是后来一件事让大家改变了对献血的看法。
一次陈革的母亲突然胃出血,被紧急送到医院。看到护士给病床上的母亲输血时,陈革想到自己有一张献血证。“拥有献血证不是可以享受到优惠政策吗?”果然,在办完手续之后,陈革的母亲免费使用了600毫升的鲜血。看着自己的爱心第一次得到了回报,陈革的心里暖洋洋的。这件事,让家人改变了对陈革献血的偏见。自此,他的朋友、妻子、姐姐、姨姐、两个外甥、儿子……符合献血条件的50余人都加入了献血者队伍并成为固定献血者。
一生公益只为爱留人间
虽然献血对于陈革来说,是偶然才接触到的,但是在他的心里,做公益的想法是早已有之。
在他小时候,常有乞讨的外乡人流落至村里。父母都会拿出食品衣物送给他们,这些都被年幼的陈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做人要常怀仁爱之心。”有了父母的现身说法,助人为乐的观念在陈革心中埋下了深深的种子。
2014年底,陈革争取到了位于杨店镇最繁华路口的一面巨幅广告墙,免费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引导村民们走上文明公益之路。每次流动捐血车来到杨店镇时,陈革总是动员他的志愿者朋友们到商家、村里发放宣传单、宣传献血知识,联系捐血车的停靠和接电。在献血活动现场,陈革和他的志愿者朋友穿上红马甲,进行宣传和招募,为前来献血的居民们提供服务。
2010年8月,陈革女儿的同学得了重病。在当时要供两个孩子读书、自己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捐了一千元,前去看望时还给了那个孩子几百元钱。在他的影响下,他女儿和同学联系孝感红十字会,为那个同学组织了募捐活动。
“我的能力虽然有限,但是我的心里一直有帮助别人的想法,是献血让我的想法变成了实际行动。”今年48岁的陈革不善言辞、平凡质朴,但他表示,无偿献血,他会坚持下去。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