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药剂师的“生命处方”:死后器官捐献救4名病人的生命,并帮2人重获光明(7图)

发布时间:2016-11-28 20:36 | 来源:新京报 2016-11-27 A12版 | 查看:1654次

11月17日,医院重症监护室内,常永芬抚摸着儿子的额头呼唤他的名字。

11月16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手机里李杰生前照片,这是母亲为他拍的照片。

11月17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将李杰的器官放在箱子里带出手术室,交给红十字会送到移植手术室内。

11月17日13时51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李杰停止了心跳。按他生前愿望,医生进行了器官获取手术,医护人员鞠躬向遗体告别。

11月16日,签订捐献李杰器官和遗体协议前,其父母在医院办公室内失声痛哭。

11月18日,李杰生前工作地,天津塘沽安定医院中草药房,桌子上留有其物品。

11月17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李杰父母填写《生前志愿捐献自身遗体申请表》。

  11月17日13时51分,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病房,因大脑缺血缺氧时间过长,失去自主呼吸的第22天,34岁药剂师李杰的心跳停止。

  一小时后,他的肝脏、心脏、两个肾脏和一对角膜被成功获取,拯救了4名病人的生命,并将帮助2人重获光明。

  告别仪式上,医护人员、亲属低头默哀;母亲常永芬默默走上前,俯下身,亲触儿子的额头,泣不成声。

  器官、遗体捐献,是李杰生前与母亲的约定。

  22日,4名器官受捐病人转入普通病房。“我的儿子重生了。”常永芬说。

  约定 死后器官捐献救更多人

  “李杰、李杰……”11月16日,躺在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李杰,双目紧闭,靠床头的呼吸设备维持生命。常永芬俯身在儿子耳边,一遍遍呼唤他的名字。她喃喃道,“妈妈来看你了,你要坚强。”

  走出病房,医生告知,李杰的身体状况初步符合捐献标准。她点点头,伸手从口袋里拿出黑色笔,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了字。 “这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实现他的心愿,挽救更多的人。”常永芬合上笔,双手难以抑制地颤抖。 记忆回到一年前,一家人吃饭时,电视上正播放捐献者公墓。常永芬放下碗筷告诉儿子,“在我百年之后将身上可用的器官都捐献出来,如果年龄太大器官没法用,就把遗体捐出来。”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和儿子交流捐献的事,“他很高兴地说,捐赠器官可以救好多人,自己以后也要捐献,把器官留给需要的人,遗体还能给师弟师妹们做教学使用。”

  昏迷 22天呼唤终未叫醒儿子 “11月1日,上午发烧了,有痰了,洗了头发……11月3日,血压110-120,心跳90,没有呼吸,仍不醒……”常永芳随身携带一个黑色笔记本,记录儿子的情况。 她回忆,10月26日,儿子和往常一样,下班后回家吃饭。夜半,他突然呼吸困难,呼喊母亲,“我气上不来。” 常永芬急忙叫救护车把儿子送进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李杰的心脏重新恢复跳动。但因大脑缺血缺氧时间过长,已经失去了自主呼吸,生命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 儿子昏迷的22天里,每天清晨,常永芬做的第一件事,是为儿子祈祷。下午1点赶往医院等待探视。 隔着重症监护室的透明玻璃,常永芳通过电话呼唤儿子。“我总觉得他能听见。这就是一场战争,战争结束了,我的儿子又会站在我面前,说,妈妈我回来了。” 夜里,常永芬再没安然睡着,突然惊醒,她就在网络上搜索各种信息;此外就是和老伴四处走访专家。 儿子最终因缺血缺氧性脑病去世。再次拿出笔记本,她悲恸不已,最终没能写下期望的,“儿子终于醒了。”

  重生 器官活在他人的身体里 生前,李杰是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的药剂师。 小学六年级时,在报纸上看到职业药剂师报道的李杰,产生学医念想,他和母亲说,“一颗药用对了就能救人,我想学药。”

  高考填报志愿时,李杰填报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选择了药学专业。并在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药剂师。 “他对待病人,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常永芬说,塘沽安定医院主要服务精神专科,面对精神病人这一特殊群体,李杰会为他们赠书,讲故事,有时把家里录像带去医院播放。 医院的玻璃心愿墙上,还留有李杰写下的愿望:和家人快乐平安过好每一天,在五年内拥有自己的药店。 开一家爱心药店,是他多年的目标。就在去年10月,通过自修考上国家级职业药师的他,曾对母亲表示,“等我开了药店,要给贫苦的人免费赠药。” “儿子的器官活在他人的身体里,我会觉得他从没有离开,他获得了重生。”常永芬说,她和老伴也找到天津市红十字会签字登记。百年之后,老两口也将进行遗体捐献。“捐献者的名字,都会留在天津元宝山庄陵园,刻在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我们一家人还会在一起。”

  新京报记者 王飞 左燕燕 摄影报道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34岁药剂师的“生命处方”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