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的这7个故事你听过吗?(图)

发布时间:2016-10-26 12:43 |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2016-10-23 08:10:10 | 查看:909次

  原标题:习近平讲的这7个故事你听过吗?

  习近平总书记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喜欢用生动的故事来说明道理,尤其是从历史故事中寻找借鉴。他曾说过,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领导干部读点历史,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党建网微平台为您汇集习近平讲给党员干部的7个历史小故事,从中体会做人做事做官的道理。

  1.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春秋时期正考父的故事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故事链接:

  正考父是春秋时期宋国的上卿,孔子的七世祖。史书记载,正考父贵为帝室之胄,且博学多才,文武兼备,德高望重,深受宋国几代国君倚重,官拜上卿,却是个谦谦君子,为人处世甚是恭谨低调,平和有加,俭朴至极。《史记·孔子世家》《左传》等典籍均有记载。

  2.实事求是,敢讲真话

  初唐名臣裴矩的故事

  2012年5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这样讲道——

  《古文辑要》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时,曾经阿谀逢迎,溜须拍马,想方设法满足隋炀帝的要求;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故态,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司马光就此评论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

  故事链接:

  初唐名臣裴矩以敢于直谏而为人称道。唐太宗称帝后,憎恶官吏贪污受贿,于是就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贿,测试这些官员是否廉洁。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了一匹绢的贿赂,唐太宗下令将其处死。对此,裴矩进谏道:“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以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唐太宗听了不仅没有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反而高兴地对诸大臣们说:“裴矩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由此,人皆称裴矩为诤臣。

  3.讲究工作方法

  西门豹的故事

  2004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考察温福铁路开工现场后专程来到瑞安市飞云镇和基层干部座谈,他提到——

  西门豹是战国时魏人,他以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面貌出现,不站在百姓的对立面,顺利革除“为河伯娶妇”的陋习,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用重典治乱世,百姓不敢欺骗他。这些道理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干群关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不无裨益,应该好好体味。

  故事链接:

  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得知当地巫婆和官绅有给河伯娶媳妇的习俗,硬逼着老百姓出钱,还抓年轻的女孩沉入漳河,百姓非常不满,但没有办法。西门豹命卫士将巫婆作为“河伯的媳妇”投进了漳河,震慑了当地恶绅,又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得到了好收成,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4.作风问题无小事

  两则典故

  习近平2007年2月12日发表在《之江新语》专栏的文章《生活情趣非小事》中有一段这样的话——

  有两则小典故至今读来仍有强烈的警示意义。一则是《宋人轶事汇编》记载:钱俶进宝犀带,太祖曰:“朕有三条带,与此不同。”俶请宣示,上笑曰:“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俶大惭服。另一则是《南村缀耕录·缠足》记载:李后主嫔妃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令窅娘以帛绕脚,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不为者为耻也”。这两则典故一正一反,说明了领导人在生活细节上体现出来的态度,绝不是小事。

  故事链接:

  钱俶(chù)向宋太祖进献了一条贵重的腰带,宋太祖看了之后就说道他还有三条腰带,但是和这个却不同。钱俶觉得十分好奇,便接着问了下去,太祖说,这三条分别是汴河、惠民河和五丈河。钱俶听后十分惭愧,再也不敢做类似这样的事情了。

  关于缠足这一陋习的起源,一个说法是,南唐李后主的宠妃窅娘用帛布缠足,使双脚看起来非常纤小,李后主对其非常赏识,于是世人遂皆效仿。

  5.扎扎实实从基层做起

  宰相起于州部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讲道——

  古人早就总结出“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这一历史现象。历史上,许多名人志士为官从政是从县一级起步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二十七岁担任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知县,任职三年,“治绩大举,民称其德”,为以后革新变法打下了基础。清代郑板桥长期在河南范县、山东潍县担任知县,其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千古流传。陶渊明、狄仁杰、包拯、海瑞等很多人都当过县令、知县。

  故事链接:

  陶渊明最后一次也是最有名的一次出仕是担任彭泽县令。在东晋末年黑暗腐败的政治风气里,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郑板桥40多岁才考上进士,做了十几年知县,尽管“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他不贪,后来他辞官后到扬州卖字画为生。狄仁杰在被贬担任蓬莱县令时,大兴水利,积极赈灾,老百姓都感谢他。包拯入仕之初,任天长知县,后升任端州知州,当地特产端砚极富盛名,他却一砚不取,即将离任时,当地精制一方好砚,赠给他作纪念,他也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

  6.勤学善思

  古人治学的故事

  2012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

  我们的先人有许多勤学苦读的动人故事,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等,一直传为美谈,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记取。大家要安下心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深入进行研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句话讲得好。学习与思考、勤学与善思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不可把二者割裂开来。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

  7.心系百姓

  但愿苍生俱饱暖

  习近平2004年1月5日发表在《之江新语》专栏的文章《心无百姓莫为“官”》中这样讲——

  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我们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努力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